黃梧

明末清初歷史人物

黃梧(1617~1673年),字君宣,福建漳州市平和縣高坑鎮霄嶺村人。明末清初歷史人物。

崇禎十七年(1644年),成為平和縣衙差役。順治三年(1646年),見鄭成功勢大,陰有投順之心,於是謀殺知縣,往投鄭成功。順治十三年,鄭軍兵退,乃與副將蘇明叛降大清,封為海澄公,提出為“遷海令”。康熙六年,封為一等公。

康熙十三年,病逝於漳州,終年57歲,謚號“忠恪”。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縣衙當差役

黃梧,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在平和縣衙當差役。
清順治三年(1646年),鄭成功與其父鄭芝龍分道揚鑣,反清復明。是時,黃梧雖為差役,但他“饒智勇,喜任俠”,久有投鄭之心。不久,他與門役賴升密謀,殺知縣,往投鄭軍。鄭成功對他的機智勇敢頗為賞識,委以中權鎮左營副將。

統領兵營

順治八年,黃梧升為英兵營統領。
順治十二年四月,升任英兵鎮鎮帥,不久改任前沖鎮(今海澄)鎮帥。八月,黃梧與前提督黃廷、左先鋒蘇茂同被派駐揭陽。
順治十三年,清平南王尚可喜統兵萬餘回奪揭陽,使鄭軍損兵折將。

叛變降清

順治十三年三月,鄭成功論處揭陽喪師之罪,斬蘇茂,黃梧被記責,“戴罪代守海澄”。但黃梧知道鄭一向治軍嚴苛,害怕自己再犯錯就會送命,便與副將蘇明(蘇茂的堂弟)商議,決定向清廷投降。同年六月,二人率眾獻海澄歸順清廷。
黃梧此舉不僅使鄭失去數百萬計軍械糧餉,而且失去一個拱衛廈門的重要據點。清順治帝為此於同年封黃為“海澄公”,給予敕印,開府漳州。
順治十四年,追封黃梧祖上,並賜金在他家鄉霄嶺營造宗祠。對此殊榮,黃甚感新主之恩,實心任事,戮力征戰、屢建戰功。
順治十七年,晉太子太保
康熙六年,康熙表彰黃梧,授一等公,准襲12次,並賜予金匾。當耿精忠發動兵變並傳檄黃梧一同為戰時,黃悟正重病在身,他驚恐不安。
康熙十三年,黃梧病逝於漳州,終年57歲,死後謚號“忠恪”。

後世紀念


黃梧宗祠

祠堂
祠堂
在歷史上,由皇帝親自撥款賜建的祠堂不多,由兩代皇帝撥款修建的更是鳳毛麟角,但在平和縣國強鄉的一個小村莊霄嶺,卻就有這樣的一座祠堂,它原來叫霄嶺黃氏“上公祖廟”,1988年平和縣人民政府批准為文物保護單位時改名叫“黃梧宗祠”。這座祠堂是順治十四年由順治皇帝特許並撥款興建,康熙十四年該廟被鄭經從台灣反攻大陸時毀於平地,康熙十六年康熙帝又撥款重新修建。這座與清皇聯繫密切的黃梧宗祠,被人們稱為“閩南第一祠堂”。
黃梧宗祠坐北朝南,氣勢恢宏,超越民間常例的三進式結構,由下廳、中廳、頂廳組成,中間隔兩個天井,在同一個基線上分別以0.32米至0.52米漸漸增高,前後落差1.20米。廟寬15米,縱深30米,佔地面積650平方米。天井與廳之間有三級石階,每級石階長3.2米,寬0.28米,高0.20米,兩邊還建有甬道。全廟有24支石柱,其中頂廳有二支龍柱,當地鄉親稱青龍纏柱,該龍柱龍頭向下,獻瓜,口中含珠,好似從天而降。木雕紅漆亮麗,鮮艷耀眼。龍柱兩邊,高掛清順治帝賜匾“太子太保”、“勛高九錫”。

軼事典故


平賊五策

民間有一傳說,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太子隨順治帝到東南沿海一帶巡視,有一天遇到鄭成功的部下劉國軒襲擊,黃梧奮力掩護太子,並千方百計護送太子回京,孝庄皇太后十分歡喜,馬上封黃梧為“太子太保”。同年順治帝崩,皇三子玄燁繼位,黃梧向清廷當權者鰲拜建議“平賊五策”,內容包括:一、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二十里居民強行內遷,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二、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三、斬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於流徙處寧古塔(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說斬於北京菜市口(即今府學衚衕西口,元代以來的刑場);四、挖鄭氏祖墳;五、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

高官顯爵

黃梧被封為海澄公,非同小可。清代的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有清一代,漢人封王者5位,包括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都是替滿洲人打天下的大功臣,接下來,爵位最高的就是默默無聞的黃梧了,一等海澄公,世襲12次。比較一下,被稱為“開清第一功”的洪承疇不過得到一個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世襲4次,連男爵都沒混上。施琅入台,撈到一個靖海侯。後來,大名鼎鼎的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也不過封侯,比黃梧差遠了。黃梧是以沿海百姓,包括自己家鄉人的血,得此富貴。

子孫多俊

據史記載:十世黃梧,被順治帝封為海澄公,順治十八年晉陞太子太保,康熙六年又晉陞為一等公,世襲十二次,開府漳南。自是十餘年無復寇患。十一世黃芳世,授一等侍衛,康熙十六年襲一等海澄公加太子太保,同時任福建水師提督,同時執掌十三支王令,可調各省兵馬。康熙帝還賜玉章一枝,有急上聞。時漳泉寇盜很多,芳世既至,且撫且捕,賊多解散。有山寇自稱偽太子,聚眾數萬,皆以白頭為號。芳世一鼓破之,悉降其眾。方提師誓滅海寇,以病卒于軍。贈少保,封“忠襄王”。

家族成員


後代世襲表

兒子第二任海澄公黃芳度,康熙十三年八月襲。十四年十月,漳州陷,合門死之。贈郡王,謚忠勇。
侄子第三任海澄公黃芳世,康熙十五年三月襲。以病卒于軍。贈少保,謚忠襄。
第四任海澄公黃芳泰,黃芳世弟。任江南京口總兵,康熙十七年五月襲。二十九年,卒。諡襄愍。
侄孫第五任海澄公黃應纘,黃芳度嗣子。康熙三十年正月襲。
曾侄孫第六任海澄公黃仕簡,黃應纘子。雍正八年十月襲。乾隆五十二年,坐罪奪爵。
玄侄孫第七任海澄公黃秉淳,黃仕簡子,乾隆五十一年任江西狼山鎮總兵,贈光祿大夫海澄公。
來侄孫第八任海澄公黃嘉謨,黃仕簡孫。授頭等侍衛,溫州總兵,乾隆五十二年襲。
第九任海澄公黃慶春,授德州總兵,鎮守福建,散秩大臣御前行走,任廣東惠州協鎮總兵。道光年襲。
第十任海澄公黃懋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