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是胡錦濤主席在十六大提出的精神理念。

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的靈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的主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
十六大報告的精髓: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相關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各大軍區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統一到十六大精神上來,同心同德地完成十六大確定的各項任務,確保黨和國家在新世紀新階段奮鬥目標的勝利實現,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六大是我們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也是我們黨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大會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大會批准了江澤民同志代表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批准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這次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極大地振奮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進一步展示了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形象,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們黨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科學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進一步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推進各方面工作的方針政策,深刻回答了關係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加強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報告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論述精闢,體現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高度統一,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高度統一,總結過去與規劃未來的高度統一,立足國情與面向世界的高度統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綱領。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是全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用十六大精神統一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激勵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艱苦奮鬥,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對於確保社會主義中國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始終保持安定團結和強大生機,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和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確保我們勝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全面準確地把握十六大的基本精神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這是十六大的主題。要緊緊圍繞這個主題,認真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全面把握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靈魂。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是十六大的一個歷史性貢獻。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中心環節。要全面深入地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牢牢把握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在全黨興起一個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充分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充分認識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要通過學習,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提高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深刻理解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深刻理解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發展、穩定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對團結全黨、振奮民心,鼓舞鬥志、開創未來,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深刻理解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是黨長期探索和實踐的結晶,是全黨的寶貴財富,必須認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深刻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鬥目標,必須最廣泛地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深刻理解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深刻理解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深刻理解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深刻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深刻理解必須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進世界多極化,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同各國人民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深刻理解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項任務,必須毫不放鬆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深刻理解面對很不安寧的世界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十六大報告的精髓。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要緊緊把握這個精髓,使全黨同志深刻懂得,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展,迫切要求我們認真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使全黨同志深刻懂得,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要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善於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
題,把握靈魂,狠抓落實。十六大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這一主題,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在新世紀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實現什麼目標等重大問題。十六大報告的全部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這一主題清楚地向世人昭示: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高舉的旗幟,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旗幟,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幟;中國共產黨要走的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新世紀前五十年所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進而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十六大的這一主題,順應時代潮流,符合黨心民心,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緊緊圍繞這一主題,認真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就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十六大的基本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靈魂。十六大的一個歷史性決策和歷史性貢獻,就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大會深刻總結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條基本經驗。這些基本經驗,必將同我們黨已經確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一道,有力地指導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些基本經驗,歸結起來就是“三個代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這個中心環節,全面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牢牢把握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圍繞主題,把握靈魂,深入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要落實到把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統一到十六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確保黨和國家在新世紀新階段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黨同志都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要在各項工作中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繼續推進改革開放;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要毫不放鬆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要緊密聯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繫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聯繫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著眼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著眼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把運用十六大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衡量學習成效的重要標準。 《人民日報》(2002年11月27日第一版)
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經驗 二論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報告一個鮮明的亮點和特色,就是聯繫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系統地深刻地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基本經驗,共有十條: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些經驗,聯繫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黨的基本經驗,內涵豐富,高度凝練,覆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黨領導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重大認識和重大方針,標誌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進一步提高。這些基本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進行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踐創造的智慧結晶。基本經驗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一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成為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必須認真學習、全面把握基本經驗,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這對於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黨組織都應當從實際出發,加深對基本經驗的認識,在實踐中長期堅持並創造性地加以運用。要深刻理解基本經驗的精神實質,緊密聯繫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實際,著眼於進一步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深入研究涉及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的重大戰略性問題,明確奮鬥目標,理清發展思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基本經驗。黨的基本經驗既是對實踐的科學總結,又是指導實踐的行動綱領。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新的實踐基礎上,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形成了一整套方針政策,這些都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法寶。貫徹十六大精神,完成十六大確立的各項任務,確保黨和國家在新世紀新階段奮鬥目標的勝利實現,關鍵在於毫不動搖、一以貫之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認真學習基本經驗,堅持運用基本經驗,就一定能夠貫徹落實好十六大精神,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人民日報》(2002年11月29日第一版)
三論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確立的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鬥目標。這個目標展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前景,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但我們必須看到,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確立,意義十分重大,影響極其深遠。集中力量,到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到本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有了可靠的保證。回顧我們黨的奮鬥歷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時期,我們黨都根據人民的意願和事業發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標,並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為之奮鬥。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是我們黨依據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的深刻分析,依據對我們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正確把握而提出來的,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必將激勵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奮發圖強,昂首闊步,奮勇前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一幅宏偉藍圖,實現這個目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對實現這個目標充滿必勝的信心,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全黨同志和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鬥目標,必須最廣泛地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深刻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深刻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目標已經確定,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落實。全黨同志和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部署,從各地各部門的實際出發,紮實工作。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實現現代化。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通過學習十六大精神,胸懷全局,立足本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勤奮工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人有責,人人受惠。可以肯定,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的祖國必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讓我們積極投身於這一偉大事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共同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人民日報》(2002年12月02日第一版)
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四論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
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個重要論斷,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揭示了發展與執政、興國與執政的內在關係,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發展為己任,以興國為目標,以富民為取向。同時也表明,在黨面臨的一系列任務中,發展始終是第一位的任務、根本任務、中心任務。黨和國家其他任務都要圍繞這個“第一要務”來進行。應當看到,我們黨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係著人心向背、事業興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離開了發展,一切無從談起;發展不快,就要被動。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宏偉,任務艱巨,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發展問題尤其迫切。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要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增強戰勝各種困難、應對各種挑戰和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佔據主動地位,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實踐表明,發展是根本,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需要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穩定需要發展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只有發展了,我們才有解決各種問題和矛盾的餘地。總起來說,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能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落實,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使強國富民的要求不斷得到實現。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中國現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發展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發展要有新思路,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新世紀新階段,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充分認識發展的重大意義,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展是億萬人民的事業,要相信和依靠人民,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情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更好地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努力奪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勝利。
《人民日報》(2002年12月09日第一版)
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改革開放 五論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
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實行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為現代化建設注入巨大生機和活力。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徵。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勇於探索、敢於攻堅、善於創新,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回顧過去,正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造就了今日的輝煌,贏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性成就。繼往開來,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不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改革要有新突破,十六大提出的這個重要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深化改革,全面落實十六大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對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對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對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進一步健全市場體系,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開放要有新局面,這是與改革要有新突破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我們既面臨著大好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堅實的步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要進一步擴大商品和服務貿易,進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又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20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證明,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都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貫穿於現代化建設整個過程。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必須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改革開放是我國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改革開放是為了人民群眾,改革開放要依靠人民群眾。改革愈是深入,開放愈是擴大,就愈能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出來,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都應當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的工作,站在改革開放的前列,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鼓舞和激勵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積極地投身於改革開放新的偉大實踐,奏響新世紀新階段改革和開放的雄壯樂章。
《人民日報》(2002年12月23日第一版)
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六論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
毫不放鬆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是十六大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奮鬥目標的根本保證。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最重要的是把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把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成效作為檢驗黨的建設工作的根本標準。這一條抓住了,就抓住了根本;這一條落實了,黨的建設就會取得新的進步。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各方面建設,最終都應該體現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上來,體現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上來。實踐證明,執政黨的建設和管理,比沒有執政的時候要複雜;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的黨的建設和管理,更面臨著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這就必須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貫穿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經受住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堅持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這是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的進步潮流,堅持與時俱進,永葆先進性的關鍵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要求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改進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使黨的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本組成部分。黨的思想建設為黨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思想基礎;黨的組織建設為黨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組織保證;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的重要體現。黨的建設各方面是相互聯繫的整體。這就需要把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既立足於做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極大地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熱情。廣大人民群眾對國家發展的美好未來充滿信心,對我們黨寄予厚望。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在思想作風和領導方法上務必有新改進、新氣象。要扎紮實實做好黨的建設的各項工作,保證黨的建設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朝著黨的建設總目標來加強,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人民日報》(2003年01月0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