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下轄鎮

江平鎮位於東興市東部,南瀕北部灣,北靠防城區,西接東興鎮,鎮政府距東興市區16公里,被稱為東興市的“東大門”,防東二級公路和廣西濱海一級公路(在建)穿越鎮境。江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下轄鎮,地處東興市東部,東與防城區江山鄉交界,南瀕北部灣,西同東興鎮接壤,北和防場面區那梭鎮相鄰。全鎮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

1949年前,屬防城縣江平鎮。1984年,江平公社撤改為江平鎮。1996年,改隸東興市。2020年,江平鎮轄區常住人口49875人。截至2020年6月,江平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江平鎮城南社區。

2011年,江平鎮財稅收入3019.45萬元,比上年增長3339%。其中國稅收入200.46萬元,地稅收入2819萬元。2018年,馬路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江平鎮有海岸線38公里,全鎮行政區域面積238.5平方公里,江平鎮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村(島)是京族在我國的唯一聚居地。

2019年7月24日,江平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2019年10月,江平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防城縣江平鎮。
1950年,設南區。
1952年,為第二區。
1955年,為江平區。
1957年,撤區設江平鄉。
1958年,設江平公社。
1984年,江平公社撤改為江平鎮。
1996年,改隸東興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平鎮地處東興市東部,東與防城區江山鄉交界,南瀕北部灣,西同東興鎮接壤,北和防城區那梭鎮相鄰。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平鎮西北高,東南低,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多灘塗、港灣。
氣候
江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全年基本無霜,乾濕季度明顯,年均雨量2800毫米。年均氣溫22℃。極端最高氣溫39.4℃,極端最低氣溫0.8℃。
水文
江平鎮境內主要有江平江和黃竹江2條河流,均屬內陸感潮河流。江平江全長58千米,黃竹江全長16千米。
自然災害
江平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颱風、暴雨、低溫、陰雨、海霧等。颱風7月、8月最多,年均3—4次;暴雨6—8月最多,年均暴雨(日雨量≥80毫米)日數為8.3天,最高達12天;低溫陰雨多在2—3月;大霧以冬春最多,佔全年霧日總數98%:海霧多集於2—4月,月均有4—6天。

自然資源


江平鎮境內主要有石英礦、玻璃砂、二氧化硅,均分佈在山心、型頭、瀝尾3個島嶼。另有儲量豐富的花崗岩,分佈在思勒、橫隘、那漏等地。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江平鎮下轄城北、城南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行政村江龍吒祖班埃交東貴明山心瀝尾巫頭潭吉長山格樹頭思勒橫隘那漏黃竹
截止2020年6月,江平鎮下轄2個社區:城南社區、城北社區;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江平鎮城南社區。
行政村萬尾村江龍村吒祖村長山村潭吉村橫隘村班埃村交東村山心村黃竹村榕樹頭思勒村那漏村貴明村巫頭村

人口民族


2011年鎮區轄區總人口56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945人,城鎮化率17.7%。
2018年末,江平鎮轄區戶籍人口52969人。
2021年6月24日,東興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江平鎮常住人口4987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江平鎮財稅收入3019.45萬元,比上年增長3339%。其中國稅收入200.46萬元,地稅收入2819萬元。互市稽查收入551.7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16億元,比上年增長80.12%。
農業
2011年,江平鎮農業總產值5.65億元,比上年增長4.1%。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紅薯、甘蔗、花生及各類蔬菜,是水稻等優良品種的制種基地。水果主要有橘柑、橙子、香蕉蕉、菠蘿菠蘿等,是黃皮果的主產地。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2.2萬頭,出欄2.3萬頭;家禽存欄27萬羽,出欄59.9萬羽。漁業以捕撈及水產養殖為主。2011年末,水產品養殖面積50993畝,產量37957噸,產值51070萬元;海蜇加工4108噸,產值5040萬元。沙蟲、蟹、海蜇為江平的3大特色海產品。
工業
江平鎮主要有建築建材、編織生產、爆竹生產、海水養殖、捕撈加工、鹽業生產、種植、交通運輸、飲食服務、木器加工、鐵業加工、縫衣加工、松脂加工、邊貿、電子等產業。2011年末,企業2836家,從業人數9780人。2011年工業總產值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江平鎮個體戶900戶,批零業727戶,飲食服務行業64戶,從業人員合計2040人。集市貿易有江平民族市場、黃竹集貿市場、瀝尾集貿市場3個,年營業額超3500萬元。
江平鎮擁有京島港和潭吉港兩個主要港口,年吞吐能力100多萬噸。江平鎮農業以種植稻穀、玉米、紅薯等為主,盛產蝦、海蜇、沙蟲、蟹、文蛤等海產品,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尤其是海產品的加工為主。鎮境內的京島旅遊度假區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內有著名旅遊勝地萬尾金灘
全鎮土地總面積257.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8公里,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2007年末總人口5萬人,有漢、壯、京、瑤等民族,其中京族人口約佔1/4。城鎮建成區面積1.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萬多人。江平鎮是全國少數民族-京族的聚居地。江平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3.7萬畝,山地19.6萬畝,可開發利用海灘塗4.5萬畝,盛產玉桂八角和魷魚、蝦、蟹、文蛤、沙蟲、海蜇等山海珍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京島金灘(AAAA),以及新石器時期交東貝丘遺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哈節、紅樹林、萬鶴山等自然人文景觀,全鎮每年接待國內遊客100多萬人次。水陸交通便利,濱海一級公路貫境而過,距東興口岸17公里,距防城港22公里,距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北海福成機場均約150公里。鎮內潭吉港、京島港可與我國華南各港口、越南各大港口通航。
產業結構
江平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發展迅速,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億元,第一產業已成為鎮的支柱產業。財政收入6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40元。農、林、畜牧、漁業全面發展。江平鎮盛產對蝦、海蜇、沙蟲等海特產及水稻、玉米、花生、蔬菜等農產品。近年來,江平鎮充分利用沿海灘塗及咸酸田、中低田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田建塘,發展對蝦養殖,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2004年末全鎮對蝦養殖面積達1.65萬畝,年產值1.2億元,對蝦養殖業已成為鎮特色產業。
經濟發展
2012年,全鎮共完成財稅收入5136.84萬元,同比增長70.12%;農業生產總值完成5.95億元,同比增長4.6%;工企業總產值完成10.76億元,同比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3億元,同比增長10.89%;農民人均年純收入9637元,同比增長16%。
二、抓三農,調結構,特色農業優勢彰顯
2012年,我鎮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重心,推動我鎮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和特色產業健康成長。
一是農業產值穩步上升。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0萬畝,糧食總產量1.37萬噸,同比增長1.23%。
二是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紅衣花生、“紅姑娘”紅薯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紅薯種植面積達5160畝;江龍村、長山村“菜藍子”工程基地建設穩步推進。
三是產業化經營成效顯著。按照“種養結合、多業並舉、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全年共完成甘蔗、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1.4萬多畝;水產品養殖面積5.3萬畝,其中對蝦養殖面積3.17萬畝,產值3.35億元,海蜇加工2000噸,產值2500萬元;全年畜牧總產值5000萬元,同比增長3.52%;生豬存欄500頭以上企業5家,家禽存欄1000羽以上養殖場10戶;
四是農業新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先後深入村屯組織開展無公害蔬菜、高產“紅姑娘”紅薯、超級優質稻種植等培訓班,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建成江龍村大棚蘑菇種植、山心村生豬養殖及黃竹村福甜甘蔗、香蕉種植3個示範基地。
五是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民心。積極組織開展“大種樹、種好樹、年年種、人人種”及“珍貴樹種進萬家”活動,完成造林面積3000畝,補植面積2900畝,四旁植樹3萬株,義務植樹0.5萬株。建成長山、榕樹頭、班埃、黃竹等4個村屯綠化示範基地。
六是“三資”清產工作穩步推進。在“三資”清產核資工作中做到清理徹底、規範登記、準確核實、全面公示、合法確認和及時上報,有效維護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二、強基礎,建新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一是大力夯實農村基礎。已完成交東村、班埃村、吒祖村、貴明村、巫頭村、長山村、思勒村共110公頃用地的村莊集中規劃工作,基本完成全鎮15個村的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完成吒祖、江龍等沿線村屯城鎮風貌房屋立面改造158間,全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積極籌措和落實“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行動”及邊境轉移支付項目等資金2000多萬元,建設村級道路20多公里及一批基礎設施,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二是新農村建設注重生態和文化建設,提升文化品位。黃竹村以“六個一”工程項目,打造防城港市古文化旅遊示範基地;交東村以國家生態紅樹林保護區、貝丘遺址及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金花茶等珍稀植物保護為契機,打造“生態、休閑、養生”旅遊品牌;
三是農田水利渠系改造成果顯著。年內,對全鎮水利工程進行了全面檢查維修加固,確保了全鎮2萬多畝農田生產用水需要。
三、抓機遇,創名鎮,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是名鎮建設成效顯著。按照“早部署、細方案、明分工、快推進”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建設廣西特色文化名鎮機遇,堅持高起點規劃、廣渠道籌資、高標準建設要求,設定20個大項目,總投入2500萬元,截止2013年1月底,各名鎮項目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全鎮基礎設施及人文環境格局得以大幅提升;
二是鎮區建設成績喜人。鎮班子領導按照“一掛三聯”工作要求,有力推進商貿城項目、京島陽光房地產等項目建設,並全部進入竣工驗收階段;江平雄風客運站建成並投入使用。
三是飲水工程進展順利。概算總投資1840.57萬元的江平鎮自來水廠在停建兩年後於2012年2月份依法復工建設,6月底竣工並正式投產。年供水總量達72萬噸,有力保障全鎮居民的飲水安全。
四是征地搬遷工作穩步推進。以一對一包戶責任制穩步推進防東高速公路征地搬遷工作,累計發放征地、拆遷補償款800多萬元,鎮轄區範圍內需徵用的980畝土地已全部交付使用,全線路基已經貫通並平整。

文化


地名由來
江平鎮原是臨江草坪,得名江平鎮,后改為江平鎮。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末,江平鎮境內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2項。

交通


江平鎮防東公路穿城而過,東距防城港22千米,西距東興市13千米,距南寧150千米;潭吉港與京島港距越南鴻基70海里,距廣西北海港72海里。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文菜等國通航。

社會


教育事業
江平中學
2011年末,江平鎮設初中2所,34個教學班,在校生1397人,教職工118人;完全小學22所,61個教學班,在校生2443人,教職工15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江平鎮設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7個,京族歌圩1個,農家書屋17個,老年活動中心2個,京族博物館1個,生態博物館1個。民間藝術有採茶戲、粵曲、山歌、京族獨弦琴。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江平鎮設有衛生院1所,科室11個。城鄉醫療網點17個,鄉村醫療防疫人員35人,床位20餘張。
社會保障
2011年,江平鎮設有敬老院1家,五保村15個,農村五保對象供養率100%;發放醫療救助25.7萬元;高齡補助81萬元;落實城市居民低保210戶,發放資金146萬元;農村低保4064戶,發放資金377萬元;廉租房59戶,發放住房補助資金1.7萬元;享受邊境地區0—3千米邊民生活補助6372戶,29887人,發放資金2874萬元;發放貸款貼息、危房改造等資金402.7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2%。
基礎設施
江平鎮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04年2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之一,城鎮內街道、市場、水電、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擁有目前廣西一流的鄉鎮政府辦公大樓。現在正在動工興建京族文化廣場和活動中心。
目前,江平鎮人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把江平鎮建設成為集旅遊、商貿、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濱海小城鎮而努力奮鬥!

獲得榮譽


2018年,江平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江平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