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鄉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轄鄉

太平鄉地處北部,鄉駐地距市區14公里,距雙溪鎮10公里,東面與市林場、仙渡鄉交界,南與聯城鎮毗鄰,西同老竹畲族鎮接壤,北靠雙溪鎮。全鄉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物產豐富,麗雅公路、金麗溫高速公路從鄉域中部通過,交通便利,是蓮都區最大的水果之鄉。

太平鄉位於蓮都區西北部。面積105.5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0870人(2017年)。

行政區劃


轄3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太平村,距市區14千米,距雙溪鎮10千米。麗雅公路、金麗溫高速公路穿境。
太平昌坑頭
謝山頭吳弄
大畈沙河
城頭朱弄
學坑上大坑
小安樣后
長瀨普愛
木后龍門坑
吳山富山頭溪上
竹舟湯山
下夭留畈
吾古高田
楓柴西畈里坑口
長樂彰口塘
下樟戴弄
橫崗
200楓柴村216朱弄村
201吾古村217吳弄村
202太平村218大坑村
203木后村219樣后村
204竹舟村220橫崗村
205下(土夭)村221下樟村
206吳山村222戴弄村
207長瀨村223彰口塘村
208小安村224里坑口村
209沙河村225西畈村
210謝山頭村226高田村
211學坑村227留畈村
212城頭村228湯山村
213昌坑頭村229溪上村
214長樂村230普愛村
215大畈村231龍門坑村
232富山頭村

歷史沿革


2006年,撤銷巨溪鄉建制,與太平鄉合併。調整后的太平鄉轄3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不變(太平村)

經濟


全鄉總面積105.57平方千米(2017年),轄19個村委會,10870人(2017年)。2005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543萬元,比上年增長6.82%;實現財政總收入82.64萬元,比上年增加50.77萬元,增長159.30%;農民年人均收入達到3093元,比上年增長10.3%。
有耕地322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99.5公頃,糧食總產量1358噸,畝產227公斤。其中山林面積6533公頃,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鄉鎮。年末農業總產值4714萬元,其中水果總量8316噸,柑桔6800噸。牛頭山蜜桔、下有工業企業12家,其中鄉屬企業4家,私人企業8家。年末工業總產值達829萬元。

農業

抓好3.3公頃的大坑村糧食中心方建設,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建立了6個水果生產基地,其中謝山頭村柑桔基地、楓柴村柑桔基地、吾古村柑桔基地通過了區級無公害基地論證。加快老果園改造力度,其中對牛頭山老果園技術改造2.8公頃,栽種了1200株特早熟柑桔苗木。建立了“綠旺”生豬專業合作組織、太平鄉農產品銷售服務中心,由鄉、村幹部、農副產品購銷大戶註冊為浙江農民信箱會員83戶,使農戶及時了解各類農業政策、市場行情、氣象消息及最新農情等信息。

社會


年末已有18個村開通有線電視網路,用戶2092戶,19個村覆蓋調頻廣播網路。電話網路覆蓋18個村,太平村附近5公里轄區開通電信寬頻網路,已安裝固定電話1432部,寬頻網27戶。6月28日在竹舟村成立太平郵政儲蓄,提供儲蓄、匯兌、保險證券等服務,年儲蓄額達到500萬元。太平信用社年存款額達到2500多萬元,貸款額達到1000多萬元。

基礎設施

一是十百工程建設。小安村共投入資金91.158萬元,積極進行整治村建設,完成了自來水改造、蓄水塘疏浚、村莊道路硬化、舊房拆除、外牆改造等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二是康莊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麗雅公路政策處理和安置建房工作,安彰公路改造工程政策處理全部落實到位;安彰公路至大坑的康莊工程全面完工;麗雅公路至吾古村、小安至謝山頭村兩條康莊路全面完工,並通過質量鑒定。全年共完成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總里程8.4公里,全面改善了全鄉的交通環境。
建立基層綜治工作網路
建立了太平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心,為全鄉基層綜治工作構建了一個資源集中、分工到位、職責明確的新格局。2005年來,全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5批,200多人次,全部按時報結,報結率為100%;共召開綜治工作專題會議6次,開展法制培訓7期,授課人數達420多人,發放禁毒、反邪教、村兩委換屆選舉相關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600多份。楓柴、太平等10個村被評為三星級“民主法治村”,小安村已申報四星級“民主法治村”。同時,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村級財務公開,嚴格做到公路沿線7個村每月公開一次,其它12個村每季公開一次。2005年對朱弄、木后等6個村的財務進行了審計,審計金額248萬元。
太平鄉
太平鄉

計劃生育工作

長樂村為試點和突破口,在全鄉開展以“訪民情、送溫暖、保平安、促發展”為主題的計劃生育遺留問題治理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摸底、數據清查、走訪群眾和案例分析,全鄉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和難易程度分四批開展工作。到2005年10月20日止,全鄉10多年遺留下來的119位違規生育對象已有108位在規定期限內主動繳納了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應徵金額1068449元,已徵收910994元,徵收率達到85.3%。

教育

隨著教育布局的調整和教育改革的推進,2005年鄉中心小學形成了“一校兩校區”的教育新格局。學校教育質量和教學成績顯著提高,學校獲得了“浙江省農村示範性小學”、“浙江省教育強鄉”、“浙江省標準化學校“、“校本科研先進單位”、“蓮都區小學生運動會第三名”、“市平安校園”、“師德師風達標學校”等多項榮譽、獎項,並被評為“三星級學校”。有小學1所,校區2個,教學班14個,學生561人,教師47人,其中具有小學高級教師職稱11名;幼兒園6個,班級7個,幼兒202人,教師7人。9月,太平中學撤併到聯城、雅溪中學,該校舍成為太平中心小學的太平校區,有班級6個,學生220人,為五六年級級段教學點。太平中心小學原駐地竹舟現為竹舟校區,有班級8個,學生341人,為低年級段教學點。學校總佔地面積15145平方米,建築面積7419平方米,生均綠化面積2.05平方米。設有體育室、心理諮詢室、科技室、音樂室、美術室、校史展覽室、室內乒乓球室、勞技室、黨員活動室等十多個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2個,計算機51台。

醫療衛生

總投資120多萬元、建築面積1256平方米的鄉衛生院門診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全鄉醫療衛生的硬體條件進一步改善。2005年1-12月全鄉共報銷新農醫基金41.1萬元。2006年全鄉新農醫參合人數為10919人,籌集資金20.9240萬元,參合率達到76.8%。鄉衛生院一所,是蓮都區屬的二級鄉鎮衛生院,擔負著全鄉近1.5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院址位於竹舟村,配備門診室、分娩室、藥房、防疫科等及心電圖、超聲波、人流吸引器、顯微鏡、電動洗胃機、電腦等醫療設備。

民政優撫工作

配合區民政局對全鄉269戶低保戶、五保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對符合低保條件的167個對象按期限進行分類施保1至5年,取消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102人,同時,新增上報審批低保對象14人。全年發放低保金17.3萬元,救災救濟款8.7萬元,義務優待金4.5萬元,醫療救助款2.0375萬元。實施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2005年對3戶殘疾人進行了危房改造,計面積105平方米,爭取資金9000元。

旅遊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麗水市蓮都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浙政函〔2006〕90號)和《麗水市人民政府關於蓮都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復函》(麗政函〔2006〕62號)精神,蓮都區對部分行政區劃作出調整:撤銷巨溪鄉建制,與太平鄉合併;原巨溪鄉境內有革命老區三岩寺,民國《宣平縣誌》載:“三岩在縣東七十里,符岩(天師樓)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廣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稱紅軍洞。進得洞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同志題寫的“三岩寺紅軍烈士紀念碑”赫然而立。1930年9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十三軍浙西三縱隊指揮部紮營此洞。碑的背面,記載了當時紅軍的活動經過。
三岩寺邊上有馬腰峰,爬上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氣:馬腰的一側,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淵,深淵的一角,有兩岩山夾一溝,既狹又深還長。而在溝一側豎立著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寬400餘米的擎天大旗。這一刻,我感覺著那大旗正在獵獵飄動著,在引領著身後的千軍萬馬。另外還有天師樓、大旗擎天、神龍峰、連環洞、飯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遠看景區,峰巒相接,飄飄忽忽,霧嵐如飄帶般蕩來蕩去,彷彿仙女聚會,各顯身手,共同紡織起一張魅力無窮的網。這裡其它景點不一一概述了,唯有身臨其境方可真正感受到這裡的美。
太平鄉
太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