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科

石竹目蓼科植物

蓼(liǎo)科(Polygonaceae),雙子葉植物,高從10厘米到160厘米以上都有。葉子通常呈現兩兩互生及長針狀,有柄。花朵則通常長成穗狀。共40屬,800種,主產北溫帶,少數在熱帶,中國引入的有14屬,約228種,全國均有分佈,其中有些供食用,如蕎麥,有些入葯,有些供觀賞用。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水田,人造溝渠或濕地。在克朗奎斯特系統里為蓼科單獨設立一個蓼目。

形態特徵


草本稀灌木或小喬木。莖直立,平卧、攀援或纏繞,通常具膨大的節,稀膝曲,具溝槽或條棱,有時中空。葉為單葉,互生,稀對生或輪生,邊緣通常全緣,有時分裂,具葉柄或近無柄;托葉通常聯合成鞘狀(托葉鞘),膜質,褐色或白色,頂端偏斜、截形或2裂,宿存或脫落。花序穗狀、總狀、頭狀或圓錐狀,頂生或腋生;花較小,兩性,稀單性,雌雄異株或雌雄同株,輻射對稱;花梗通常具關節;花被3-5深裂,覆瓦狀或花被片6成2輪,宿存,內花被片有時增大,背部具翅、刺或小瘤;雄蕊6-9,稀較少或較多,花絲離生或基部貼生,花藥背著,2室,縱裂;花盤環狀,腺狀或缺,子房上位,1室,心皮通常3,稀2-4,合生,花柱2-3,稀4,離生或下部合生,柱頭頭狀、盾狀或畫筆狀,胚珠1,直生,極少倒生。瘦果卵形或橢圓形,具3棱或雙凸鏡狀,極少具4棱,有時具翅或刺,包於宿存花被內或外露;胚直立或彎曲,通常偏於一側,胚乳豐富,粉末狀。

分佈情況


約50屬,1150種,世界性分佈,但主產於北溫帶,少數分佈於熱帶,我國有13屬,235種,37變種,產於全國各地。

主要價值


本科有多種經濟植物,大黃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何首烏是沿用已久的中藥,拳參草血竭赤脛散金蕎麥是民間常用的中草藥,蕎麥、苦蕎麥是糧食作物,蓼藍可作染料,有些種類是蜜源、觀賞植物。

下級分類


蓼亞科Subfam.Polygonoideae
酸模亞科Subfam.RumicoideaeDamm.

模式屬


蓼屬Polygonum L.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半灌木或小灌木。莖直立、平卧或上升,無毛、被毛或具倒生鉤刺,通常節部膨大。葉互生,線形、披針形、卵形、橢圓形、箭形或戟形,全緣,稀具裂片;托葉鞘膜質或草質,筒狀,頂端截形或偏斜,全緣或分裂,有緣毛或無緣毛。花序穗狀、總狀、頭狀或圓錐狀,頂生或腋生,稀為花簇,生於葉腋;花兩性稀單性,簇生稀為單生;苞片及小苞片為膜質;花梗具關節;花被5深裂稀4裂,宿存;花盤腺狀、環狀,有時無花盤;雄蕊8,稀4-7;子房卵形;花柱2-3,離生或中下部合生;柱頭頭狀。瘦果卵形,具3棱或雙凸鏡狀,包於宿存花被內或突出花被之外。

代表植物


酸模葉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L.
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莖直立,具分枝,無毛,節部膨大。葉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3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常有一個大的黑褐色新月形斑點,兩面沿中脈被短硬伏毛,全緣,邊緣具粗緣毛;葉柄短,具短硬伏毛;托葉鞘筒狀,長1.5-3厘米,膜質,淡褐色,無毛,具多數脈,頂端截形,無緣毛,稀具短緣毛。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近直立,花緊密,通常由數個花穗再組成圓錐狀,花序梗被腺體;苞片漏斗狀,邊緣具稀疏短緣毛;花被淡紅色或白色,4(5)深裂,花被片橢圓形,外面兩面較大,脈粗壯,頂端叉分,外彎;雄蕊通常6。瘦果寬卵形,雙凹,長2-3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6-8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