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

漢語成語

三旨相公,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 zhǐ xiàng gōng,意思是指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出自《宋史·王圭傳》。作賓語、定語;指低能的大官。

典故


此典為王珪身為宰相,庸碌無為,上朝退朝,惟誦聖旨事。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華陽(今屬四川)人。仁宗時進士,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執政),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集賢殿大學士。自執政至宰相共六年,無所建樹,惟倡導阿諛順從之風。他本人上朝退朝,惟誦聖旨。上朝時,將各種奏章上呈,說“取聖旨,請皇上裁決”;待神宗批複后,說“領聖旨”;下朝後又對呈遞奏章的人說“已得聖旨”。自己不提任何意見,不作任何決定,也不承擔任何責任和風險。因此,人們譏諷他為“三旨相公”。
宋史》卷312《王珪傳》10242、10243頁:“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然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十為衍字),無所建明,率道(通“導”)諛將順。當時目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也。”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賓語、定語;指低能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