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桂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
茹桂徠茹桂,陝西長安人,1936年生。先後就讀於西安美術學院和陝西師大中文系,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陝西省書法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學術委員,陝西省政協委員,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藝術短期大學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書法作品曾參加國內外重大書展並多次獲獎,先後在日本、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和聯展,並進行講學。被評論界稱其為“具有詩人氣質的”“學者型書法家”。
茹桂
茹桂原名樂生,1936年生於長安。 1953年入西北藝術學院中專部美術科學習繪畫,1956年畢業留校任教;1959年考入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師從霍松林研習中國古典文學和藝術理論;1961年至今一直執教於西安美術學院,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書法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陝西省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學術委員,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藝術短期大學客座教授,美國世紀大學特聘藝術家,美國巴登魯日市榮譽市長,日本全日書道教育協會名譽會長。
茹桂先後擔任古典文學選讀、藝術概論、美術評論、書法以及書法美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堅持奉行“法由古授,美自我成”的藝術宗旨,在不斷學習與吸收傳統書法藝術美的同時,廣泛採擷當代中外藝術精華,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與個性,取得了顯著成果。先後擔任古典文學選讀、藝術概論、美術評論、書法史論以及書法美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茹桂
茹桂現為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書法教育中心主任,
一個書法家要想傳世就必須具備三個特點:有風格、有靈魂,有人文含量。
(一)
茹桂作品
茹桂的出身是農家子弟,先學畫,後學中國古典文學,師出於古文泰斗霍松林門下,然後在學校教中國古文選讀,從1975年開始在西安美術學院教書法、古典文論和藝術美學,後來成為教授,研究生導師,直至退休被聘為書法教育中心主任至今。
在當代書法家中,梳理其出身,無非三類:一類是所謂的家學派,也叫童子功派。這類人必講其門第,論其家學。然後是幾歲學顏,幾歲習柳,年紀漸長,搜羅名帖,苦臨百家,遍游山川,再加一二大師點化,修得今天境界。這是傳統神話文化的現代版。二類是所謂的名家派,也叫票友派。這類人往往是原本和書法素不相干,後來或從商為官治學經藝有了名聲之後,開始附庸風雅,捉起毛筆塗鴉,日久天長也搞出些須動靜,其實許多都是人為的動靜。這就是所謂的名人字畫的淵源。三類是所謂的學院派,也是師爺派。這類人其實很少,因為它特指從事的這個職業,教授書法實踐或鑒賞書法藝術就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不敢心有旁騖,必須抱緊自己的飯碗,技藝精進,修成正果。這類人往往是中國當代書法藝術的希望,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悲哀!
徠這三類人很多時候是糾纏扭結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在當前的社會形態之下,他們無論何類何派,只能有一個出口,就是與市場化現實對接,然後無論是痛苦地生,還是愉悅地化蝶,徹底地規範成向社會提供商品的職業書法家!
從1976年開始的近30年,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大衝突,大格局,大聚合,大發展的30年,也是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一日千里由不知溫飽到盡享太平盛世的時代。這樣的時代里世道人心既興奮開放又複雜詭異,作為從事嚴肅藝術門類的書法家其實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
好在茹桂抓住了時代的機遇,一切之於他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茹桂作品
茹桂作品
茹桂的學術出身決定了他不是從術的層面介入書法的,他是從藝和文的層面切入的。因為他是由繪畫到文學到書法的軌跡。有一個細節可以支撐這個論點。有著述說,茹桂是在1975年前後,因為在西安美院教授書法課的老師缺席,由他臨時頂替教授書法課從此而“誤入歧途”,從此而“一發不可收拾”。
(三)
在中國書法的傳統理論中古雅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古雅是指古質天然、太朴未散的境界,是以質樸無華為其特徵。強調一種典雅平正的書風,不主張欹側險絕的姿態,不刻意地放逸無法。隨意書來,筆意精妙,神聚不散,靈動自如,暗存古雅之氣。對於凡人,很多時候,不需要知道要去哪裡,只要知道當下怎麼做。而對於智者,他們不在今天在什麼地方,他們要知道是明天的方向!
今日之茹桂更應該成更大之氣象,達更高之境界。因為他身兼中國一個傳統文人所有的優秀品質,因為他經歷了從學畫到學文再到學書的幾重歷練,在書法世界中已然跋涉濡染三四十年,因為他已年近古稀,對於一個書法大家而言,這正是黃金一樣的年華。尤其是經歷了太多的生活磨難之後,他已經將生活賦予他所有的波折坎坷和失敗都轉化為藝術的微笑回報給社會。
但是,他並沒有“陷”進去。在這30多年的書法實踐和藝術咀嚼中,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一直在貫穿,就是要身兼文墨,要先文後墨,要時刻知道“書為詩之餘也”,“詩之不足,溢而為書,變而為畫”(蘇東坡語)。從這個意義上看,茹桂對中國書法的本質是見識極深的,也是不可能陷入的。
著有《文學創作常識》(合作)、《書法十講》、《藝術美學綱要》、《茹桂書法教學手記》、《美術辭林·書法卷》,藝術散文隨筆《硯邊絮語》,及行草書貼《白居易(長恨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茹桂書自作詩{長安好)》等。2002年被中國書協評為德藝雙馨書家。
獲獎及收錄
著作和論文曾獲“中國書展”優秀獎、陝西科技成果獎、亞太華文教學成果獎及美國世界著名藝術家“金帆獎”。藝術歷略與實績先後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漢詩大典》、《中國大百科人物傳集》、《中華驕子》、《東方主子》及美國紐約傳記中心《世界藝術家名人錄》等。
茹桂長於行草書,取法二王及米芾,形成了自己雄健豪爽、恣肆跳宕的風格;尤其在行書創作上參合了國畫甚至西畫的技法,寫來自然隨意,縱橫多變,或逆或順,或中或側,有方有圓,有重有輕,忽疾忽徐,時澀時暢,奇崛中見平易。我們通過欣賞他的行草書作品,完全可以領略到其中的意味——輕鬆、自然、快意、感情充沛、映帶連綿,得到一種變幻莫測、目不暇接的感受。仔細觀之,其結字中宮緊、外圍縱,長短參差,粗細有別,神采飛揚,像一首詩,又如一幅畫,入情入景,引人入勝。被稱為“學者型書法家”的茹桂,在書法理論方面亦著述甚豐。再版多次的《書法十講》,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書法史論觀和創作觀,在書壇引起了較大反響。《關於書法美的思考》、《漢詩與中國書學》、《筆情·墨韻·詩魂》等論文,又從文化和美學的角度分析和論述了書法藝術創作的規律,為中國書法理論研究中文化觀念的介入作了積極的探索。特別是他在《書法藝術的文化品位》中,以“書者,詩之餘”、“流美者,人也”、“技巧,美學思維的組成部分”三部分為構架,在引經據典曆數張旭、懷素、蘇軾等人的“臨池心態與創作過程”之後,寫道:“這簡直是一種自我燃燒,似乎每根神經、每個精神細胞都在躍動;若郢匠運斤、庖丁解牛,是一種得意忘形的慣性勞動,有心與無心之間的放任主義。”這一過程,又被他描畫為“力的充盈、情的貫注、氣的流暢”。
茹桂作品
茹桂作品
茹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