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宗周的結果 展開

張宗周

同盟會員

張宗周(1885~1917年),名希聖,字宗周,希聖人。

基本介紹


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取庠生,后肄業於浚縣英文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到開封,先後執教於河朔中學、河南省立優級師範。同年,張宗周加入同盟會。宣統一年(1909年),張宗周、暴式彬等到豫北開展工作。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張宗周辭去教習職務,在沁陽組織革命武裝,多次襲擊清朝軍隊,響應起義。1912年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張宗周當選為河南省臨時議會議員。他與沈竹白、程仲雨、曾可樓、杜潛、暴式彬、林伯襄等人積極參於社會活動,籌備成立“河南社會黨”,設事務所於開封雙龍巷。1913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張宗周繼續從事反袁活動。1917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樹起護法旗幟,張宗周赴廣州參加護法運動。因廣州新軍閥從中破壞,運動很快失敗,張隨孫中山到達上海。不久,奉命回豫,謀划南陽起義,並至南陽鎮守使吳慶彤部,策動該部反正,事泄,以“亂黨”罪被捕殺,年僅32歲。為紀念張宗周,1932年浚縣人民在城內小姑山為他建立了紀念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