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江之戰的結果 展開

馬江之戰

中法戰爭中的一場水上戰役

1884年七月初二日(8月22日)下午5時,法國艦隊司令孤拔收到攻擊馬尾的電令,即讓法國駐福州副領事從艦上趕回福州通知各國駐福州領事及閩浙總督,另派人通知馬尾羅星塔下游的英、美軍艦和各國商船。又於當晚召集各艦艦長發布作戰命令和進行具體作戰部署,決定第二天下午2時左右(預估時間)退潮時開始攻擊福建水師

開戰前夕


1884年七月初三日(8月23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30分左右的漲潮期間,法國艦隊各艦處於不利陣位,孤拔提心弔膽坐鎮指揮台,惟恐福建水師搶先動手。而儘管早有諭旨“統籌全局、設法出奇”的重託和六月二十四(8月14日)以後清廷屢頒“倘法國竟將照會置之不復,亦不退出兵船,惟有即與決戰”及“日前法人如有蠢動,即行攻擊,毋稍顧忌”等電旨,在福州和馬尾的軍政大臣依舊畏敵避戰,連一貫積極主張先發制敵的張佩綸也一反常態,至臨戰前仍坐等觀望,等待清廷直接下旨開戰。閩浙總督府於開戰當天中午(約11時至下午1時)接福州法國領事館送達的開戰照會時,競錯看為第三天開戰,待搞清是當天開戰時,才驚慌失措,電告馬尾,時間已臨近下午2時,來不及向福建水師下達作戰命令。此時,法國艦隊已做好攻擊福建水師的戰鬥準備。

開戰經過


下午1時30分,馬尾港開始退潮,在調轉艦身時,法國艦隊各艦暗中慢慢起錨。近在咫尺的福建水師各艦看見法艦的備戰活動,也暗中準備,鬆開錨鏈以便儘快啟航,清軍的一些小炮船及武裝民船也慢慢向法艦靠近。法國艦隊司令見中國軍民的備戰情況也膽戰心驚,不到照會規定的開戰時刻,即於1時45分提前升起攻擊信號旗。1時56分,法國旗艦“伏爾達”首先開炮攻擊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和靠近它的清軍各種小艇,其他法艦也向福建水師各艦展開炮火攻擊。在法艦炮火掩護下,45號和46號魚雷艇沖向上游,分別向“揚武”號和“福星”號發射魚雷。“揚武”號雖早有戒備,因上級保持沉默,以致備而未戰。
退潮剛調轉艦身時,即遭敵艦、敵艇攻擊,艦身中炮、中雷,受到重創。“揚武”號管駕張成和全艦官兵沉著應戰,一面用尾炮反擊敵艦,一面艱難調轉艦身以主炮和舷炮作戰,在險惡條件下將敵46號魚雷艇擊傷,敵艇長重傷,數人斃命,“伏爾達”號也中數炮,斃敵多名。“揚武”號重傷擱淺,大部分官兵犧牲,張成等少數官兵艦沉后落水,被岸上軍民救起。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的擱淺沉沒,使各艦群龍無首,失去指揮聯繫中心,陷於各自為戰的困境。法國艦隊一梯隊各艦在旗艦發出攻擊信號后,迅速向上游的福建水師攻擊,遭到炮火攻擊的福建水師各艦和武裝民船多數不及起錨調轉船身,以尾炮與敵艦的前主炮對抗,陸續中彈沉沒,只有“伏波”號和“藝新”號受傷后駛往上游林浦擱淺。
福建水師各艦官兵在遭敵突然襲擊受到嚴重傷亡情況下,不畏強敵,冒著硝煙彈雨,拚死與敵艦戰鬥。靠近旗艦“揚武”號的“福星”號,戰鬥一開始,就遭敵艦“伏爾達”的炮火轟擊和45號魚雷艇的魚雷攻擊,中彈起火,管駕陳英仍然駕艦來回衝撞敵艦,不時發炮攻擊,威震群敵。“福勝”號和“建勝”在督帶呂翰、管駕葉琛、林森林指揮下,在各艦中最早調轉船身向“伏爾達”號和“益士弼”號開炮還擊,屢中敵艦,自身也在敵數艦交叉炮火下中彈進水,官兵不顧安危,戰鬥不息,直至艦身下沉,還在發炮還擊。
“永保”號和“琛航”號是無火炮的運輸艦,海戰開始后,遭敵“蝮蛇”號和“豺狼”號炮擊而起火,艦上官兵不顧生死,駕艦沖向敵艦,以求同歸於盡,途中連中敵彈而沉沒。停泊在馬尾江面南側的福建水師“飛雲”號、“振威”號和“濟安”號,在海戰時,很快就被敵艦第二梯隊4艘巡洋艦的強大炮火齊射所吞沒,“振威”號靠近敵艦,首當其衝,艦身多處中彈傾斜,管駕許壽山指揮若定,一面下令開炮還擊,一面開足馬力駕艦沖向敵艦,作最後拼搏,前進中又連中敵彈,引起彈藥庫爆炸,在沉沒前仍向敵艦發射最後一發復仇的炮彈,全艦官兵光榮殉國。“飛雲”號督帶高騰雲在艦上中彈起火時,駕艦全速沖向敵艦,開炮還擊,掩護“振威”號,半途中彈沉沒。泊於港內的清軍數十艘武裝帆船、火攻船、桿雷船也各自為戰,用不同方式、從不同方位,英勇地與敵艦搏鬥,終因攻擊力量有限,難以重創敵艦,被敵艦的機關炮火所擊沉。
馬尾岸上各炮台官兵在海戰時,也英勇發炮助戰,重點攻擊敵旗艦“伏爾達”號和其他巡洋艦,多發炮彈命中敵艦,敵司令孤拔的副官被岸炮擊中斃命。因部署不當,缺乏統一指揮,老式火炮性能差,又不能和福建水師各艦密切配合,收效不大,各炮台先後被敵艦炮火摧毀。約經30分鐘戰鬥,福建水師艦船9沉2傷,各種武裝小船多數被擊沉
第二天,法國艦隊開始重點攻擊船廠、岸上防禦工事和江面未沉的中國船隻。“伏爾達”號等法艦先炮擊船廠,毀壞鐵船槽,廠內設備遭到一些破壞,但未達徹底毀壞的目的。敵重巡洋艦吃水深,不敢貿然駛向上游炮擊船廠,從下游開炮又被馬限山所阻。馬尾岸上軍民嚴陣以待,迫使敵艦不敢派兵登陸。七月初五日(1884年8月25日)敵人見羅星塔孤懸閩江邊,先用艦炮封鎖後面可能增援的地段及炮台四周,然後派陸戰隊登上羅星島,將3門大炮搬走,再炸毀炮台建築。當天下午,法艦集中炮擊閩安(即亭江)炮台,又派陸戰隊登岸,運走火炮,將炮台徹底平毀。初六、初七日(26~27日),法國艦隊駛向閩江口,沿途對兩岸炮台進行轟擊或派陸戰隊登岸爆破。各處炮台設計是火炮射界向閩江口,無法攻擊從上游駛來的敵艦,數十年苦心經營的防禦設施多毀於一旦。只有長門炮台佔據有利地形,加上有數營陸軍防守,敵艦無法攻擊又不敢派陸戰隊登陸,得以倖存。
七月初九日(1884年8月29日),法艦“拉加得桑尼亞”號從基隆趕來閩江口,闖入長門水道逞凶,被長門炮台連連擊中,前弦裝甲被擊穿,主炮底座受創失靈,在死傷近10人後慌忙逃竄。馬江戰役中,福建水師官兵犧牲796人,連同岸上軍民傷亡人數,死難者總數逾千人。法國艦隊重傷巡洋艦2艘,魚雷艇1艘,輕傷艦艇3艘,傷亡數十人。

陣亡將士


附:中法馬江戰役清軍部分陣亡將士名錄
高騰雲,系“飛雲”督帶總兵銜准補廣東平海營參將
呂翰,系“福勝”、“建勝”督帶藍翎參將銜補用游擊儘先都司
陳英,系“福星”管駕都司銜五品軍功
許壽山,系“振威”管駕都司銜留閩儘先守備
葉琛,系“福勝”管駕都司銜留閩補用守備儘先千總
林森林,系“建勝”管駕都司銜五品軍功
梁梓芳,系“揚武”兵船副管駕花翎都司銜升用守備儘先千總
蔡福安,系平海左營三號師船管駕藍翎留閩儘先補用都司
蔡接,系平海左營一號師船管駕藍翎儘先補用都司
張啟,系平海左營四號師船管駕藍翎儘先補用守備
李來生,系鎮海右營漁船管駕閩浙督標守備銜儘先千總
陳善元,系“建威”大副六品軍功
謝潤德,系“飛雲”大副六品軍功儘先拔補外委
丁兆中,系“建勝”大副六品軍功補用把總
梁祖勛,系“振威”大副六品軍功
林鵬,系“揚武”二副五品軍功
張春,系“福星”二副六品軍功
鄺詠鍾,系“振威”二副六品軍功
潘錫基,系“飛雲”正管輪五品軍功
林維三,系“振威”正管輪都司銜水師提標儘先守備
任三穆,系“福勝”正管輪七品軍功
陸崇業,系“建勝”正管輪五品軍功
陳士秀,系“福星”副管輪五品軍功補用把總儘先外委
鄭守三,系“建勝”副管輪六品軍功從九職銜
龐廷楨,系“揚武”三管輪七品軍功
邱芳泉,系“振威”三副五品軍功
吳進階,系“濟安”醫生
陳錦超,系“建勝”學習管輪學生
梁琛,系“濟安”管炮六品軍功
黃得才,系寧船三號隊長
黃有福,系寧船三號隊長
王益年,系寧船三號隊目
林榮光,系平海左營一號師船司事五品藍翎候選州吏目
胡定魁,系平海左營二號師船司事五品軍功儘先外委廣東平連學武生
倪竹虛,系平海左營四號師船司事儘先都司
鄭景濤,系寧船三號總頭目長樂學武生
鄭葆辰,系“揚武”正管隊五品軍功
郭玉麟,系“揚武”正管隊藍翎閩浙督標水師儘先補用守備
張湧泉,系“揚武”管炮正頭目六品軍功
楊兆楠,系“揚武”留美回國練生六品軍功
薛有福,系“揚武”留美回國練生六品軍功
黃季良,系“揚武”留美回國練生七品軍功
馬應波,系“飛雲”三管輪五品軍功
王漣,系“福星”三副五品軍功
陳常籌,系“福星”三管輪六品軍功
陳維傑,系“福星”管炮六品軍功
翁守正(原名守恭),系“福勝”大副五品軍功
江鴻珍,系“建勝”管炮六品軍功
余懷,系“揚武”水手正頭目
楊保,系“揚武”水手副頭目
劉就,系“飛雲”水手頭目六品軍功
王良慶,系“福星”水手頭目
楊昌勝,系“福勝”水手頭目
任阿煥,系“福勝”升火頭目
鄭德春,系“建勝”升火頭目
胡軾翼,系福靖老后營差弁花翎游擊銜儘先補用都司
陳俊,系看管塢口差弁世襲雲騎尉候選守備
李紹芬,系“建勝”炮船升火從九職銜
楊寶,系“揚武”水手副頭目
梁紹廣,系“揚武”練生
蔡五塤,系平海左營一號師船炮手五品軍功從九職銜
張林,系平海左營一號炮手六品軍功
殷明恆,系平海左營一號炮手儘先把總
戴漢超、李雲海、羅桂生、張維貴、張大德、郭勝春、余金元、陳寶堂、姚愛之、陳海棠、嚴貞祥、姚玉田、陳俊才、歐鵬飛、李海樓等系福靖老新后營把總;李俊雲,系花翎都司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