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北部45千米處,保護區範圍全部在固原市原州區境內,除南端屬官廳鄉外,絕大部分居寨科鄉。北起寨科鄉吾爾朵,南至官廳鄉的老虎嘴和前窪,東臨寨科鄉庄窪梁,西至寨科鄉沙河子。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6°21′~106°27′,北緯36°10′~36°17′之間,南北長13.18千米,東西寬8.4千米,總面積666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70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5.5%;緩衝區面積140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1%;實驗區面積356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3.5%。
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典型草原生態系統、典型草原生物多樣性、典型草原自然生態“本底”及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
雲霧山
1982年,經固原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雲霧山草原自然保護區。
1985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保護區。
1991年,被農業部評為“農業環保工作先進集體”。
1993年,被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組織接納為首批成員。
1999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土資源部等部局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
2013年6月4日,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北部45千米處,地處祁連山地槽東翼與鄂爾多斯台地西緣之間,居黃河流域的上游,黃土高原的中間地帶。
雲霧山是清水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海拔1800~2100米,最高峰2148.4米,大部分在2000米以下,山脈屬南北走向。地質以石灰岩為主,其次是紅沙岩,除個別山頭岩石裸露外,一般山體渾圓,山坡平緩,黃土層覆蓋深厚。地勢南低北高,南坡平緩,北坡較陡,為黃土覆蓋的低山丘陵區。
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於中溫帶半乾旱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半乾旱氣候特徵,大陸性與季風性都很明顯。氣候特點是乾燥,雨量少而集中,蒸發強烈,冬季寒長,夏季熱短,溫差大,日照長,光能豐富;冬春季風多,無霜期較短。年平均氣溫5℃,最熱月7月,氣溫在22℃~25℃之間,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氣溫-14℃左右。≥0℃的積溫為2370℃~2882℃,年日照時數為250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25Kcal/cm2,年平均無霜期137天,年平均降水量445毫米。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乾旱、暴雨、霜凍、冰雹、乾熱風等。
地下水: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補給主要是靠大氣降水。基岩為石灰岩和紅沙岩,其上覆蓋黃土較厚,除個別山頭基岩裸露外,一般覆蓋黃土厚度達數米到數十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在70~100米之間,且儲量相對較小,但水質良好。
地表水: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嚴重缺水區,地表水很少,沒有長流水,在核心區只有11 眼水泉,流量較小,約為0.01立方米/秒,水質較好。若遇連續乾旱年份,部分泉水將會出現乾涸;逢雨水較好年份,泉水流量會相對增加。
山地灰褐土:主要分佈在大小雲霧山、尖山、堡子梁、蝸牛山等處及其山腳下,即海拔1999~2148米之間。其它地段土層較厚,土質肥沃,土壤呈淡褐色或棕褐色。
黑壚土:主要分佈在1999米以下的丘陵梁峁一帶及農田,土壤剖面表層為淺灰棕色,中部為淺灰褐色,輕壤質地,塊狀結構。
雲霧山
核心區:位於保護區中偏北,南以高家新莊為界,北以馬場溝道為界,東以蔡川窪為界、西以鞍子區為界。面積170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5.5%。
緩衝區:核心區以外、實驗區以內為緩衝區。東以南埫溝底及石頭溝公路為界,南以斜壕為界,西以鞍子區溝底為界,東北以堡子梁為界,面積140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1%。
實驗區:緩衝區以外的區域劃為實驗區,南、東、北三面由前窪、西灣、庄窪梁、吾爾朵構成實驗區的外圍,西以沙河子為界。面積356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3.5%。
金雕
(1)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典型草原生態系統及包括植被、氣候、土壤、野生動物、昆蟲、微生物等在內的草原自然資源。
(2)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典型草原生物多樣性。
(3)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典型草原自然生態“本底”。
(4)黃土高原半乾旱區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
香茅草
玉帶海雕
雲霧山
截至2011年,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名稱為“寧夏固原雲霧山草原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屬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行政級別為處級,內設資源保護科、科研宣教科、辦公室、計劃財務科、經營管理科、公安派出所6個職能科室, 2個保護管理站,3個檢查站,1個監測試驗站。根據自然保護區組織機構建設的有關規定及主管部門的定編標準,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結合保護區實際,全處編製定為47人,管理處領導3人(處長1名、副處長2名)、資源保護科9人、辦公室4人、科研宣教科8人、計劃財務科2人、經營管理科3人、公安派出所6人(為公安序列編製、不佔保護區管理處編製)、保護管理站6人(每站3人)、檢查站6人(每站2人)。
雲霧山
二、保護區成立以來,採取工程措施對核心區和緩衝區進行全面保護,在核心區修建生物網圍欄10千米,緩衝區設立界樁多處,界線護埂6千米,修建瞭望塔1座,修建巡護防火路4條12千米,2006年以來,保護區管理處積極爭取天然草原保護項目,對保護區3個功能區進行了全面圍欄,圍欄面積達85%以上。每年割建草原防火隔離帶20千米。截至2011,共有警用防火車1輛,巡護車1輛,宣傳車1輛,割草機4台。在保護區建派出所、管理站工作用房18間410平方米。建防火室46平方米,配備防火服20套,風力滅火機17台,防火梯1個,防火鐵掃把、鐵杴40餘把,防火鐵板8張50平方米。
三、開展生態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保護區周邊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印製《雲霧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2000餘冊,發送周圍鄉、村,戶均1本。自2006年以來,每年10月上旬,通過出動宣傳車輛、印發宣傳彩頁、製作防火宣傳展板、播放宣傳錄音等形式,在保護區相鄰的官廳、寨科兩鄉集市日進行草原防火重要性及防火知識宣傳活動。據統計,共出動車輛20餘次、製作宣傳展板8面、印發宣傳彩頁10000餘份、播放宣傳錄音30餘次。
2014年,寧夏雲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進了“草原協議保護”項目,以劃定草原協議保護地、補貼農機具、提供優良草籽、指導示範戶種植牧草、兌現保護資金、發放小額貸款等形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區管理,探索著帶動保護區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截至2016年05月,已建立協議保護示範戶32家,協議保護示範黨組織1家,累計建立草原協議保護地639.04公頃。
雲霧山
2009年1月成立了《寧夏雲霧山草原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小組。在對1984年形成的雲霧山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資料及《寧夏雲霧山草原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建設方案》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又對雲霧山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生物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經營情況、環境質量、基礎設施以及保護區境內、周邊社會經濟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以此作為總體規劃的基礎材料。
寧夏固原博物館
寧夏固原博物館
2017年2月,投資50萬元,建設保護區界樁、界碑,包括埋設界樁300個、界碑20個。建設保護區動物、昆蟲標本陳列室162平方米。
雲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