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脊龍
蜥臀目雙脊龍科動物
冰脊龍(屬名Cryolophosaurus),又名埃爾維斯龍、冰棘龍、冰冠龍或凍角龍,是一類大型的雙足獸腳亞目恐龍,也是一種中型的食肉恐龍,性情兇猛,生活在距今約一億九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在其頭部有一個像西班牙梳的奇異冠狀物。可能是用來異性展示和炫耀的裝飾物。由於它的頭冠像1950年代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即貓王)的高聳髮型,所以亦有非正式的昵稱“Elvisaurus”。在1991年,William Hammer博士在南極洲的早侏羅紀地層發現冰脊龍的化石。它是首例在南極洲發現的肉食性恐龍,且是首例被正式命名的南極洲恐龍。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羅紀的普林斯巴赫階,是最早的堅尾龍類恐龍。後來的研究認為冰脊龍可能較接近雙脊龍科。冰脊龍的後肢強壯,牙齒鋒利,用兩條腿行走。
冰脊龍是第一種發現於南極洲的肉食性恐龍,頭頂有突出的骨質頭冠,嘴裡長著鋸齒狀的牙齒;前肢的指頭上長著銳利的爪子;後肢較長,一般用後肢行走。由於侏羅紀時期的南極洲冬季長達6個月,氣候嚴寒,冰脊龍必須維持足夠高的體溫才能避免被凍僵,這說明它有可能是溫血動物。
冰脊龍的化石,是在南極洲南極橫貫山脈比爾德莫爾冰川柯克帕特里克峰發現的,化石出土於Hanson組的硅質粉砂岩,年代估計為早侏羅紀普林斯巴赫階。
冰脊龍的重建模型,位於布魯塞爾,化石包括部分壓碎的頭顱骨、一個齒骨、30節脊椎、腸骨、坐骨、恥骨、股骨、腓骨、脛跗骨及蹤骨。頭顱骨部分被比爾德莫爾冰川所壓碎,但該部分已經被重組。在1994年,這些化石正式被描述、命名為冰脊龍,並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冰脊龍的名字並非指發掘隊伍所面對的嚴峻環境,而是這頭恐龍所生活的較涼氣候。在2003年,發掘隊伍回到原來的地方發現了更多的化石,並在30米的更高處發現第二個挖掘地點。
冰脊龍的化石是一個高及窄的頭顱骨,約65厘米長。它那獨特的鼻冠位在眼睛之上方,垂直於頭顱骨,及橫向排列。頭冠是有縐折的,外觀很像一柄梳。它是從頭顱骨向外延伸,在淚管附近與兩側眼窩的角癒合。其他有冠的獸腳亞目,如單脊龍,它們的冠多是沿頭顱骨縱向長出,而非橫向的。這個頭冠若用在打鬥上是很易碎的,故認為是作為求偶用的。冰脊龍最大的特徵就是頭部長著一個梳子狀的頭冠,不過這個頭冠是很脆弱的,不像在爭鬥時使用的,推測是求偶用的,頭冠的顏色可能是很艷麗的。
冰脊龍
冰脊龍
冰脊龍的重建模型,位於布魯塞爾化石包括部分壓碎的頭顱骨、一個齒骨、30節脊椎、腸骨、坐骨、恥骨、股骨、腓骨、脛跗骨及蹠骨。頭顱骨部分被比爾德莫爾冰川所壓碎,但該部分經已被重組。在1994年,Hammer與William J. Hickerson正式將這些化石描述、命名為冰脊龍,並發表在《科學》期刊上。冰脊龍的學名是從古希臘文的“κρυος”(意即“冰”或“凍”)及“σαυρος”(意即“蜥蜴”)而來。這個名字並非指發掘隊伍所面對的嚴峻環境,而是這頭恐龍所生活的較涼氣候。種名則是以首先發現化石的David Elliot為名。在2003年,發掘隊伍回到原來的地方發現了更多的化石,並在30米的更高處發現第二個挖掘地點。
除了發現冰脊龍以外,該地還有大型的原蜥腳下目(類似板龍科的板龍及祿豐龍)、小型的翼龍目、似哺乳爬行動物的三瘤齒獸(是合弓類的一種,約有老鼠的大小)及另一頭不明的獸腳亞目。在兩米以外的範圍亦有硅化木。這個挖掘地點大約在海拔4000米。在早侏羅紀時,這裡是岡瓦那大陸南岸的一條河床。這些支持了一個理論,早侏羅紀的南極洲縱然在緯度較高的地方,至少沿岸地區仍有著森林,生存著多樣性的物種。雖然當時的世界較現在為暖和,而南極洲當時是較接近赤道,南極洲的氣候仍然是屬於溫帶氣候。最近的侏羅紀氣流模型研究顯示,雖然內陸地區有極端的氣候環境,但海岸地區並未曾過於嚴寒。可見當時恐龍可以抵受相對較涼的環境及可能在下雪時仍可生存。
冰脊龍的化石在距南極約650公里的地方被發現,但在它們生存的時期,這個地方距離約1000公里或更為偏北的地區,因此冰脊龍並不會遇上極夜。與這個標本同時被發現的有原蜥腳下目的化石,因此有猜測指冰脊龍是因吞食時窒息至死,不過這卻沒有實質證據。
冰脊龍
後來發現冰脊龍是更為原始的,接近雙脊龍的腔骨龍超科。這引發了對堅尾龍類的肉食龍下目(如異特龍),是否與原先被認為是較為原始的角鼻龍及其近親,兩個演化支有著同一祖先、且是近親的爭論,而冰脊龍是否就是這兩類恐龍的祖先,或是它們祖先的近親亦有所爭議。
冰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