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昌市委黨校

1953年創立的公立學校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創建於1953年9月,歷經中共南昌市委幹部學校、中共南昌市委初級黨校、南昌市革命委員會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等多次變遷,於1972年12月正式定名為中共南昌市委黨校。

簡介


1995年4月經南昌市人民政府同意設立南昌市行政學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與南昌市委黨校合署辦公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是南昌市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要基地,是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陣地,是幹部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半個多世紀來,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艱難探索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個時期,始終堅持以教育培訓領導幹部為己任,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開展教育培訓,先後舉辦各類班次500餘期,輪訓、培訓各類幹部近5萬人次,開展多層次學歷教育畢業學員近2萬人次,為南昌市培養了大批領導幹部和專門人才,為南昌市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了積極的貢獻。
自創辦以來,就十分注重發揮黨校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重要陣地作用。尤其是1995年以來,南昌市委黨校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中共中央關於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委關於黨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密切聯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努力履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在加強理論武裝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世紀以來,南昌市委黨校堅持以改革促發展,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地區特點的新型黨校。在開展幹部培訓工作中,黨校始終堅持黨校姓“黨”的辦學方向,從嚴治校、加強管理、探索幹部教育規律和特點,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規範主體班辦學,突出馬列主義基本原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主課地位,使黨校的教育事業呈現出新的局面。黨校在教學上堅持和完善教學新布局,實現教學方法、教學管理上的創新,在教學內容上突出了“三性”,即針對性、研究性和指導性。在教學方式上,大力倡導研究式、體驗式教學這一新的教學理念,並貫穿了教和學的全過程。以“軍營體驗式”教學、“縣區領導論壇”為代表形成了一批精品教學品牌。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提高教學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教學管理上,深入探索和建立新專題試講制度、學員聽課評比制度等,培訓效果不斷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政治文化素質的提升。
市委黨校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教學科研一體化工程,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加強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在承擔調研課題方面,繼“九五”期間中標結項三個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的基礎上又連續多年實現結項、立項歷史記錄的新突破,教師的科研論文碩果累累。2003年,成功創辦校刊《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為黨校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2008年組織編寫的專題輔導材料《掌握科學方法,用好科學武器》實現了主體班教材編寫上的新突破。市委黨校把科研工作的重點由學科理論研究向市情調研上轉變,全面加大對南昌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開展了系列調研活動,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參考價值、操作性較強的調研報告並得到有關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實現了科研工作在政策諮詢上有新作為。
黨校現有內設部門17個,其中參照管理處室8個,單列部門(機關黨委)1個,教研部4個,教輔部門4個。現有在職教職工101人,離退休教職工49人。黨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強化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後勤服務三支隊伍建設,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黨校現有正高專業技術人員3人,副高專業技術人員18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1人。初步形成了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人才梯隊,為黨校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發展


半個多世紀來,南昌市委黨校由最初簡陋的辦學、生活條件,發展到今天較為齊全的辦學和生活服務設施,硬體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校老校區位於南昌市中心,八一廣場西南側。現有校園面積 20畝,校園建築面積35000多平米,有十層綜合大樓一幢,六層多功能學員宿舍樓一幢,四層教學樓一幢,教職工宿舍五幢。圖書館2000平方米,藏書近10萬冊。為適應新形勢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先後建成了多個多媒體教室、一個電子閱覽室和一個計算機教室。2001年建成中央黨校遠程教學B級站。2005,中共南昌市委在紅角洲高校園區新劃撥100畝地建設黨校新校區,並將其列入全市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36131平米,投資規模近2億元,主體工程已於2011年6月順利封頂。一所政治文化氛圍濃郁、設施齊備、環境優美的新黨校即將矗立在美麗的贛江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