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津市扶輪中學的結果 展開

天津市扶輪中學

天津市扶輪中學

1918年創建的天津市扶輪中學(原天津鐵路一中),是中國鐵路成立的第一所職工子弟中學。學校現建有理化生實驗樓、體育館、圖書館、信息技術教室、階梯教室、塑膠操場等教育教學設施,現為天津市重點中學。學校先後被市有關部門認定為“體育項目傳統學校”、“天津市3A學校”、“天津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天津教科院教育科研試驗基地”。建校90餘年,為國家培養出了以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為代表的大批棟樑之材。

歷史沿革


民國七年(1918年)二月,京奉、津浦、京漢、京綏四路員工聯合組建的“鐵路同人教育會”在北京成立。交通部次長(時任交通總長曹汝霖)葉恭綽⑴為會長、交通部路政司司長關庚麟⑵為副會長,徐世章⑶(時任交通部次長)、詹天佑⑷(時任總工程師)、施肇曾⑸(時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周自齊⑹(前交通總長)、徐廷爵⑺、王景春⑻、任鳳苞⑼、丁士源⑽、陳夢雄、孫鴻哲(1932年任唐山工程學院院長,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方仁元、龍學競⑾為董事。隨即以“扶輪公學”為統一校名在“四路”⑿沿線籌建員工子弟學校。是年夏,鐵路同人教育會借用位於呂緯路與五馬路交口處屬於津浦鐵路局的一塊地基用於創建子弟中學,即天津扶輪公學第一中學。這是我國鐵路創辦最早的一所員工子弟中學。聘請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堂的顧寶埏(贊延)先生任校長兼算術教員,主持建校工作;同年10月,學校面向“四路”員工子弟招生,首屆招收新生2個班共80人(男生),聘請職員兼教員11人,11月4日開學,實行“壬子癸丑學制”(舊四年制中學),前兩年為普通科,后兩年分為文、理、商等科。經投標,由天津振元木器場承建的兩座校舍樓分別於民國八年(1919年)和十年(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南樓為教學樓,北樓為辦公兼宿舍樓,兩樓均用青石條砌成,至今仍為該校標誌性建築。兩樓於1993年被天津市河北區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民國十一年(1922年)鐵路同人教育會被撤銷,該校改屬北洋政府交通部直轄,更名為交通部第一中學,旋即改稱交通部立天津扶輪中學,每年辦學經費6—9萬元,由“四路”分攤。
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行新學制(“壬戊學制”),成為“三三制”完全中學。
民國十五年(1926年)高中部除設普通課外增設商科班。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屬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直轄,更名為鐵道部立天津扶輪中學。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招收女生入學。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該校曾改屬北寧鐵路局教育委員會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該校有4個班426名學生,職教員49人。
是年七月底天津淪陷后,校舍被侵華日軍強佔為日本陸軍醫院。學校被迫停班后,部分師生隨一些鐵路職工(約2000人)向“大後方”南撤。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北方南撤的大批鐵路員工聚集在湖南省冷水灘,校長張新虞遂以“扶輪中學”校名在冷水灘組織招生複課,當時有初一至高三共6個班。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春節前,該校在被迫繼續南撤中解散。日寇投降后校長張新虞接受交通部任命,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在天津原址組織復校為交通部立天津扶輪中學,面向交通部所屬的路、電、郵、航等系統員工子弟招生,復校后首屆招生380人(初一4個班、初二2個班、高一1個班)。
天津解放前夕,全校共有學生11個班529人,職教員35人。
1949年天津解放后,學校屬於天津鐵路管理局直轄。
1950年改稱天津鐵路職工子弟中學(天津鐵中),面向天津鐵路管理局內鐵路職工子弟招生。
1949、1950兩年,高中部曾終止招生,原高中部改設“鐵路通信信號班”。
1951年通信信號班學生畢業后,高中恢復招生。
1953年初中擴為6軌、高中雙軌,1956年高中也擴為6軌。是年,天津鐵路管理局併入北京鐵路管理局,學校隨之屬北京鐵路管理局(1958年改為北京鐵路局)管轄。
1958年建立校辦工廠,並在南倉建校辦農場;隨之南倉鐵路小學併入該校為其附屬小學,又在中山路70號設6個班為其分校。
1960年,南倉附小恢復獨立建校為南倉鐵路小學;中山路分校也遷至調緯路西口。
1963年隨著天津鐵二中的成立,該校改稱天津鐵路職工子弟第一中學(天津鐵一中)。
“文革”開始后“停課鬧革命”,分校撤銷,學校改屬天津鐵路分局管轄。
1968年初中恢復招生,學生分片就近入學,不再招收外地住宿生。
1973年高中恢復招生,實行“三·二學制”;
1983年恢復“三·三學制”;學校也基本穩定在30多個班、1600多在校生的規模。
1997年天津市教育局(津教批[1997]17號)批准該校為市級重點中學。
2004年10月29日為了適應鐵路主輔分離的改革,由原天津鐵路分局與天津市河北區政府簽署移交協議,原鐵一中整體(包括組織、人事、資產)劃歸河北區教育局管理。
2005年9月經河北區編製委員會北編字(2005)23號文件批准該校申請,恢復“天津市扶輪中學”校名。11月4日啟用新公章。
註:
⑴葉恭綽:字裕甫,又字玉甫、譽虎、玉虎、玉父,號遐庵,晚年號遐翁,別署矩園,廣東番禺人,1881年10月3日生。清廩貢生。1902年入京師大學堂仕學館。1904年起任湖北農業學堂、方言學堂、西路高等小學堂、兩湖師範學堂教習。1906年捐通判,入郵傳部,任總務股幫稿兼辦京漢鐵路事宜。嗣歷任鐵路總局建設科總科員兼承政廳機要科員、路政司員外郎、路政司郎中、承政廳僉事、機要科科長、承政廳副廳長、參議上行走、承政廳廳長、鐵路總局提調,旋升蘆漢鐵路督辦。辛亥革命時,任內閣議和處參議。1912年5月,任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長兼鐵路總局局長;同年任中華全國鐵路協會副會長。1913年9月代交通部總長;12月改任交通部路政局局長。1914年6月任交通部次長兼郵政總局局長,次年6月因故暫行停職。袁世凱稱帝時任大典籌備處會辦,1916年6月去職。1917年7月復任交通部次長,兼鐵路督辦、郵政總局局長;7月張勳復辟段祺瑞任其為討逆軍總部交通處處長。1920年8月任交通部總長。1951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同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52年5月任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委員。1953年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1954年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常務委員。次年任北京中國畫院院長。1957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葉恭綽還是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之一,曾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二、三屆理事。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停止全國政協常委職務和解聘代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職務。1959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於1968年8月6日病逝,終年87歲。
⑵關庚麟:清末進士,1922年6-7月任西南交大總校校長
⑶徐世章:徐世昌之胞弟。天津市人。生於1889年,卒於1954年。1902年留學於比利時列日大學經濟管理系。歸國后,曾任交通部次長、國際運輸局局長等要職。1922年到天津作寓公,其故居坐落於英租界威靈頓路與香港路(今河北路睦南道)交口,為二層混合結構,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建於1934年。離任后寓居天津,從此專心致力於收藏。
⑷詹天佑:字眷誠。1861年生於廣東南海縣。1872年7月8日年僅12歲的詹天佑作為中國第一批官辦留美學生留學美國。他領導了京張鐵路的修建,發明並使用了自動掛鉤法。由於中國政府的腐敗無能,帝國主義的在華角逐,竟使這位愛國的、天才的傑出工程師不能施展才能,焦慮至極。終因勞瘁成疾,於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時半逝世於漢口,享年五十九歲。
⑸施肇曾:(1865-1945),字鹿珊,號省之,吳江震澤鎮人,曾先後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學院、電報學校。從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起,先後任知縣、同知、道員等職,二十年赴美,任駐美使(領)館隨員、領事等。二十三年(1897)回國,任漢陽鐵廠提調,兼理京漢鐵路工程。三十二年(1906)五月,任滬寧鐵路總辦兼招商輪船局董事,三十四年(1908)又改任滬杭甬鐵路總辦。民國元年(1912年),督辦隴豫海鐵路。3年(1914)任國內公債局董事、漕運局總辦,4年(1915)任交通銀行董事長,8年(1919)1月,任全國商會公舉國際稅法平等會赴歐總代表。34年(1945)9月19日,在上海寓所無疾而終。
⑹周自齊:1871年生,山東單縣人,留美,歷任駐美公使館參贊,駐紐約、舊金山領事。1911年任袁世凱內閣度支部大臣;1913年任交通部總長、陸軍部總長、財政部總長;1916年任稅務處督辦兼中國銀行總裁。因支持袁世凱稱帝,1916年6月列為帝制禍首之一,逃亡日本;1918年特赦后,任財政總長,幣制局督辦、總裁;1922年任國務院總理兼教育總長;1932年去世。
⑺徐廷爵:字健侯,直隸天津人(生於廣東香山),留美,曾任津浦、京奉鐵路局長。
⑻王景春:字兆熙,河北灤縣人,留美,郵政總局長。
⑼任鳳苞:字振采,江蘇宜興人,交通銀行協理。
⑽丁士源:字問槎,浙江吳興人,留英,京綏、京漢鐵路局長
⑾龍學兢:字澄宇,廣東順德人,拔貢,交通部總務科長。
⑿“四路”:即京奉、津浦、京漢、京綏四路。

辦學條件


學校設施

學校現建有理化生實驗樓、體育館、圖書館、信息技術教室、階梯教室、塑膠操場等教育教學設施。
天津市扶輪中學
天津市扶輪中學

師資力量

天津市扶輪中學
天津市扶輪中學
現有教職工167人,其中專技教師147人。高級教師58人,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142人,研究生學歷16人,研究生課程班畢業26人。

知名校友


陳省身——20世紀數學學家。
姜思毅——原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將。
郭琨——我國南極事業的開拓者,工程師。

學校地址


天津市河北區呂緯路93號(呂緯路與五馬路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