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暉區
湖南省衡陽市轄區
珠暉區,雁城衡陽的發源地。是湖南省衡陽市轄區,珠暉區為衡陽市區“東大門”,因珠暉塔而得名,全區轄六個街道、兩鎮、兩鄉、五個農場,是衡陽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1942年成立江東區,2001年由原江東區改名珠暉區,境內酃湖平原是衡陽的發源地。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置酃縣於酃湖平原。近現代史上,毛澤東、夏明翰等多次指導衡陽市珠暉區湘南學聯工作。珠暉區交通發達,湘江、耒水環抱全境,京廣鐵路、京廣高鐵、湘桂高鐵、湘桂高鐵、吉衡鐵路、懷邵衡鐵路在此交匯。2020年,常住人口為337337人。
珠暉區自漢高祖五年(前202)置酃縣於城郊酃湖平原,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先後入臨蒸、新城、衡陽、清泉等縣屬地,是古城衡陽的發源地。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衡陽市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設立衡陽市珠暉區、雁峰區、石鼓區、蒸湘區。珠暉區因境內珠暉塔而得名,珠暉區轄原江東區的行政區域以及原郊區的和平、酃湖、東陽渡3個鄉和茶山坳鎮。
2010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廳批複同意將衡南縣咸塘鎮王江、茅坪2個村劃歸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管轄。12月8日舉行交接儀式,並正式執行。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東區常住總人口177909人,其中,廣東路街道43485人、東風路街道21600人、冶金街道20368人、苗圃街道52168人、粵漢街道19851人、東陽街道5513人、新湘街道14924人;此外,郊區的茶山坳鎮23893人、東陽渡鄉29464人、和平鄉32857人、酃湖鄉21815。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34號):撤銷衡陽市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設立衡陽市珠暉區、雁峰區、石鼓區、蒸湘區。珠暉區轄原江東區的行政區域以及原郊區的和平、酃湖、東陽渡3個鄉和茶山坳鎮。區人民政府駐湘江東路。
2004年,珠暉區轄6個街道、2個鎮、2個鄉(根據《湖南省縣及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整理)。 廣東路街道轄湘江東路、廣東路、廣西路、湖南路、衡機里、安全里、湖北路、葵花里、荷花坪、和平小區、臨江路11個社區。 東風路街道轄東風路、前進里、玄碧塘、一六村、茅坪5個社區。 冶金街道轄互助里、友愛里、勤儉里、建國里4個社區。 苗圃街道轄服務里、蔡家皂、清泉里、東方里、扶小里、光華里、樂群里、苗圃路、健康里、光明裡8個社區。 粵漢街道轄安居里、向榮里、粵漢、機場、濱江5個社區。 新湘街道轄工農居、新華、聯盟3個社區。 茶山坳鎮轄茶山、金甲2個居委會和茶山、藕塘、田心、堰頭、農林、樟木、金甲、黃州、合興、古城、皇橋、秧田、大昌、龍塘14個村委會。 東陽渡鎮轄東陽、周家坳2個居委會和紅星、人民、太山、松山、金塘、新龍頭、新塘、東風、栗塘、高山、曙光、南陂、荷塘、光耀、興湘、坪田、新田、興隆、沿江、東陽、果林場、金龍魚場22個村委會。 和平鄉轄新華、五四、東山、江東、和平、洪塘、新民、湖東8個村委會。 酃湖鄉轄大眾、解放、國慶、向陽、雙江、上托、勝利、凌塘、光明、合福、東湖11個村委會。 金甲嶺農場轄復興村委會。
2010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廳批複同意將衡南縣咸塘鎮王江、茅坪2個村劃歸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管轄。12月8日舉行交接儀式,並正式執行。
2015年,根據衡陽市珠暉區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東陽渡鎮、新湘街道合併設立東陽渡街道。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珠暉區共撤銷1個鄉級建制,現轄酃湖、和平2個鄉,茶山坳鎮,苗圃、廣東路、冶金、東風、衡州路、粵漢、東陽渡7個街道。
位於東經112°34′41″~112°43′54″,北緯26°45′02″~27°01′50″。地處衡陽市東部,東南、東北與衡南縣接壤,西南、西北與雁峰區、石鼓區隔湘江相望,北與衡山縣毗鄰。
珠暉區地處湘南丘陵中心,境內有全市最大的內河衝擊平原——酃湖平原。陸地佔90%,水域佔7%,耕地面積6.54萬畝。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頂部渾圓,連續分佈的圓丘狀地貌集群。丘陵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結果。在地貌演化過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過渡的中間階段。從構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區一般地殼抬升緩慢,從氣候條件上看,一般在溫暖濕潤地區丘陵分佈較多。根據起伏高度,相對高度小於100米者為低丘陵,100—200米者為高丘陵。
珠暉區
珠暉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8.1℃,降水量1452毫米,無霜期300天。該地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中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乾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區內水資源豐富,有水庫13座,中型電站一座,年發電量8000萬千瓦時。城鄉電網密布,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珠暉區境內有湘南學聯、珠塔朝暉、酃湖碧水、雲峰聽濤、白漁搏浪等人文自然景觀,以及白鷺湖、酃湖水上樂園、怡心園等休閑農業園。
主要有柑桔、葡萄、雞蘿蔔、食用筍、畜禽、花卉苗木等。
衡陽市轄區珠暉區,位於湖南省南部,區政府駐廣東路街道湘江東路95號。全區轄7個街道、1個鎮、2個鄉,分別為:
2015年,根據衡陽市珠暉區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東陽渡鎮、新湘街道合併設立東陽渡街道。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珠暉區共撤銷1個鄉級建制,現轄酃湖、和平2個鄉,茶山坳鎮,苗圃、廣東路、冶金、東風、衡州路、粵漢、東陽渡7個街道。
區劃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街道 | 430405007000 | 衡州路街道 |
430405009000 | 廣東路街道 | |
430405010000 | 東風路街道 | |
430405011000 | 冶金街道 | |
430405012000 | 苗圃街道 | |
430405013000 | 粵漢街道 | |
430405014000 | 東陽渡街道 | |
鎮 | 430405100000 | 茶山坳鎮 |
鄉 | 430405200000 | 和平鄉 |
430405201000 | 酃湖鄉 | |
茶場 | 430405403000 | 松林茶場 |
珠暉區
2021年6月16日,衡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珠暉區常住人口為337337人。
姓名 | 職務 |
魏中發 | 中共衡陽市珠暉區委書記 |
陳禮洋 |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
袁谷平 | 區委副書記 |
陽麗紅 | 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 |
梁璞存 |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彭建元 |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
聶百洲 | 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 |
唐黎明 | 區政府副區長 |
李健 |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
肖斌 |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
劉浪 | 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
周春蘭 | 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
珠暉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大環境,著力營造小氣候,突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綜合
經核算,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8.1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可比價增速,下同)。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9億元,增長3.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8%,拉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5.03億元,增長7.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9.8%,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3.23億元,增長10.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8.4%,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全區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3:54.8:40.9,與2015年比,第一產業下降1.9%,第二產業下降1.6%,第三產業上升3.5%,經濟結構進一步改善。
二、農業
年末全區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100.44億元,增長3.8%。農業產量方面,糧食總產量為3.28萬噸,增長0.9%;油菜籽產量為0.26萬噸,增長1%;蔬菜總產量為1.96萬噸,增長1.0%;瓜果總產量為2.17萬噸,增長1.0%。畜牧水產業方面,出欄肉豬23.98萬頭;出欄牛0.02萬頭;出欄羊0.09萬頭;出籠家禽64.47萬羽;水產品0.45萬噸。
年末全區有市級以上龍頭農業加工企業18家;建成農產品基地24個,擴建蔬菜基地0.03萬畝,建成無公害種植面積0.17萬畝;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現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19個,增長21.4%,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4076人,增長1.0%;家庭農場35個;耕地流轉面積2.1萬畝。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00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0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0.91萬千瓦,增長6%。新建和改建各類水利工程110餘處,累計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全年爭取資金200萬元,續建東陽水廠二期管網鋪設工程,解決約0.25萬人的飲水困難及飲水不安全問題。
全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5戶,棚戶區改造2064戶,新建按放農村垃圾桶1.3萬個,完成庭院綠化16000戶,栽種樹木80萬餘株。以茶山坳、東陽渡等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為依託,休閑農業蓬勃發展,茶山坳獲得“全國全國美麗宜居鄉鎮”、“全國生態鄉鎮”等榮譽。
三、工業和建築業
年末全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個。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02.97億元,產銷率達99.5%。全年規模工業實現利稅1.18億元,下降75.76%;利潤3.46億元,下降30.8%。
年末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2個,完成總產值132.87億元,上升13%;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6.59億元,增長9.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6.65萬平方米,增長30%,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7.72萬平方米,增長22.9%;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95萬平方米,下降23.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年末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7.31億元,增長17.4%。國有投資92.17億元,增長52.1%;第三產業投資79.44億元,增長40.7%;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38.4%、282.9%、23.3%。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全年實施各類項目369個,其中省市重點項目61個。
年末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9億元,增長2.3%。商品房竣工面積9.02萬平方米,下降14.11%;商品房屋銷售面積16.13萬平方米,增長40.5%。
五、商貿、旅遊和招商引資
在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費能力提升等利好因素的帶動下,城鄉消費品市場繼續呈現活躍態勢。年末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22億元,增長11.9%。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商貿單位17個,限額以上單位共86個。全年外貿進出口完成1500萬美元,下降43.75%。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8.3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491.5萬人次,增長109.1%。
全年投資2000萬以上產業新開工項目8個,引資16.55億元,到位6.58億元;全年新竣工項目6個,引資14.92億元,到位14.23億元。全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709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0億元。
六、財政
年末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5.3億元,增長6.1%;其中,地方收入合計6.25億元,增長10.3%。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80.37%,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達6.71%。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58億元,增長17.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4億元,增長0.96%;農林水事務支出7857萬元,增長8.9%;科學技術支出65萬元,下降50.38%;醫療衛生支出15226萬元;教育支出17657萬元;交通運輸支出346萬元,下降28.8%。
市樹
衡陽火車站中的明代古樟
文化
截止2013年全區共擁有鄉鎮、街道文化站11個,其中綜合性鄉鎮文化站4個,街道文化站7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紀念館1個,電影院1個。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5個,6000平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廣場5個,社區文化廣場36個,示範性學院1個、學校2個、學習中心5個;新增圖書9000餘冊。全年共舉辦了“廣場旬旬演、社區周周樂”66場,其中“廣場旬旬演”6場,“社區周周樂”60場,群眾文體活動深入人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2項原創舞獲衡陽市“歡樂瀟湘”暨“和風衡州”第三屆群眾文化藝術節獎項,區“小百靈”合唱團獲“小雲雀”獎。體育成績斐然,參加省青少年常規體育比賽獲8枚金牌,網球代表省、市參加全國比賽獲冠軍2個,季軍3個。
腐乳
珠暉區
珠暉葡萄
珠暉區
珠暉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湘江、耒水環抱全境,京廣鐵路、京廣高鐵、湘桂鐵路、湘桂高鐵縱橫交錯,衡陽北編組站以其吞吐量大而成為全國鐵路十大編組站之一。武廣高鐵於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為衡陽東站帶來8萬人次的日客流量。
全區現有在職教師1171人,共有小學4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學4所,在校學生共23091人(含民辦學校)。全年完成投資5000萬元,新建校舍25000平方米,完成1所合格學校建設。一是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全年投資500萬元,完成1所公辦幼兒園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校(園)。全區幼兒園擁有量達到66所,在園幼兒9415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101%,學前一年入園率100%。二是義務教育全面發展。小學在校學生21029人(含民辦小學),小學適齡兒童入學100%,鞏固率100%。初中在校學生2062人(含民辦學校);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鞏固率99.6%。
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21.95億,增長14.98%,實現增加值70.86億,增長20.57%。獲上級部門科技項目14項,經費242萬元,按新標準累計認定並有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12家,專利申請數509件,授權專利數24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159件,授權發明專利數42件。10萬人專利申請數150件,10萬人授權專利數73件,10萬人授權發明專利數12件。
全區共擁有鄉鎮、街道文化站10個,其中綜合性鄉鎮文化站3個,街道文化站7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院2個。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51個,6000平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廣場5個,社區文化廣場13個,示範性學院1個、學校4個、學習中心10個;新增圖書4500餘冊。文化活動有聲有色,全年共舉辦了“廣場旬旬演、社區周周樂”65場,其中“廣場旬旬演”5場,“社區周周樂”60場;舉辦“歡樂瀟湘.幸福衡陽”大型系列文藝活動,群眾文體活動深入人心。
全區擁有體育場地290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236個,游泳池2個,各種訓練房51個。體育成績斐然,參加省青少年常規體育比賽獲37枚金牌,網球參加國際比賽獲得國際比賽冠軍20個,亞軍8個,季軍1個,網球參加全國比賽,獲全國比賽冠軍23個,亞軍27個,季軍39個。
全區共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54個,其中區屬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婦幼保健院1個,婦女兒童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其他各類醫療機構及個體診所237個。衛生技術人員98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89人,註冊護士495人,衛生防疫人員94人;醫院、衛生院床位924張。著力抓好重大傳染病防治,保障人民健康。全區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數847例,發病率256.66/10萬,全年計劃免疫接種一類苗,接種率97.3%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3.1%,住院分娩率100%;7歲以下兒童管理率89.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2‰。作為衡陽市首個申報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單位,全年區內專項經費58萬用於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組建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健康教育網,發送健康提示手機簡訊10萬條,向居民群眾派發健康支持性工具5萬套,向社區健康自測點配送自助檢測工具10多套;建立困難慢性病人醫療救助平台,開展上門服務共16萬餘次,免費醫療救助困難慢性病人18250人次,免費發放就醫優惠卡23280張,贈送藥品總價值150.2萬元,開展生活方式指導17500人次。
全區兩廂提質改造總投資約2180.74萬元,其中,粵漢路—廣西路道路全長2.95公里,兩廂舊貌換新顏。拆除防盜網2580平方米,拆除遮陽罩857米,新增綠地4500平方米,牆麵粉刷5.57萬平方米。投資357萬解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溝不通、路不平、燈不亮、化糞池淤塞”等問題,硬化路面2400平方米,增加路面油化4862平方米,疏通下水道4200米,清化糞池297座,維修路緣石7217m,安裝太陽能路燈87盞,修復路燈175盞。投入資金207.46萬元對商業城、太平洋市場、雁東市場、金泉路進行了維修改造。啟動王江汽車站周邊道路建設,436米的主道路已成型。全區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年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3起,比上年減少13起;死亡3人,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
年末全區總人口為34.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450人,出生率為11.5‰;死亡人口1471人,死亡率為4.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6‰,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6.22:100。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7.7%,多孩率為2.6%。全區發放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124.61萬元,共計1298人、獨生子女死亡傷殘特別扶助306.35萬元,共計547人。全區共辦理結婚登記2110對,離婚登記904對,辦理老年優待證3253個。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社區綜合服務事業等都有較快發展。全年發放90歲以上高齡老人長壽生活補貼54.63萬元。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45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100%;失業人員再就業315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1207人。
年末全區共征繳企業養老保險20118萬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6%,發放基本養老金17975萬元,按時足額發放率100%;征繳失業保險78.2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96%;新農保和城居保263.12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50%,共發放基礎養老金2388.33萬元;城鎮職工醫療收入3039.9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1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484.3萬元,生育保險收入70.85萬元,完成全年任務101%;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97%。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對象為2708戶,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
年末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3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3元,增長8.8%。
註: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相對數均為本年與上年比較。
4、本公報中的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天子墳位於衡陽市珠暉區蔣家山空軍495醫院內。在該醫院內操坪左側高冢堆,呈橢圓形,寬11米,高6米,周長40米,全部由夯土築成,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重,為西漢劉望“天子墳”。1954年,湖南省考古隊在這座墳墓的山頭髮掘出一大批西漢古墓。緊靠天子墳清理了一個小型墓,出土文物100餘件,其中商周銅器最為精美,還有一件1斤多重的馬蹄金,送至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
珠暉塔為雁城三塔之一,位於茶山坳鎮藕塘村,雄踞湘江東岸之拜亭山上。為清代安徽巡撫衡陽人王之春主持興建,耗白銀6萬兩,費時13載,於光緒丁酉(1897)年建成。塔高10丈5尺,磚石結構,七層八棱,石階旋梯。塔基四周刻有飛禽走獸圖形,塔內拱門嵌有石刻碑文,為江蘇學政王先謙撰寫、寧夏知府黃自文手書,原為6塊,現存4塊。建珠暉塔與原來的來雁塔隔江相望,互為犄角,鎮鎖風水不致流失,使衡陽地氣靈脈永保不遜。
1952年省文物工作普查隊在酃湖旁,發現酃縣古城址。城址東面為老茶亭,南為胡家台,西靠排漬站,北頻耒水,面積20萬平方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衡陽設酃縣,縣治設於此。《水經注》稱:“耒水北過酃縣,縣有酃湖……湖邊尚有酃縣故治”。經發掘東西土牆殘垣尚存。城址內有陶片,漢代銅瓦板瓦,陶器有盆、壺、罐、缽,另有鐵劍、銅渣等。1956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5月,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初設酃縣,即以此湖而名,酃縣古城遺址就在附近。酃湖水清例甘沁,源出清泉山,附近居人汲湖水烹糯米釀酒,即古之酃醁,亦稱酃酒,為中國十大貢酒之首,晉人張載特為之作《酃酒賦》。現衡陽特產湖之酒(酃湖之酒),醇美可口,釀造沿用其法。20世紀60年代初期,建成國營酃湖漁場。
酃湖公園位於衡陽市珠暉區,將耒水河U型灣道和原酃湖漁場連成一體擴建而成,總佔地11000餘畝,是湖南省水面面積最大的集吃、住、游、購、娛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和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風景度假區。東臨酃白路和蔣酃路,南臨清泉路,西臨西酃路,北臨衡州大道。
湖東寺遺址現為湖東小學所在地。《清泉縣誌.營建志》載:“湖東寺,在城東酃湖之東。唐大曆初,法照禪師卓錫於此立五會念佛台,住僧盈千。”元末明初,湖東寺曾兩度毀於戰火,並經兩度修復。至清順治時,尚有殿宇4進,僧房30間。現湖東小學僅留有石柱10根,石刻楹聯兩幅,其一雲“式是南邦,已向熊湘留揭去;惟茲東土,曾從雁寺渡江來”。另有百年古柏1株及舊戲台遺址尚在。
1982~1984年,衡陽博物館在茶山坳發掘出東漢、三國、晉、六朝墓46座,出土文物546件。14座東漢墓中,有一座雨道寬而長,有1塊刻有“熹平五年七口”的銘文磚。三國墓1座,墓磚刻有“陽遂.富貴”字樣,隨葬銅錢有“大泉五十”字樣的20枚,“大泉當千”5枚,“五株”30枚。晉墓19座,其中1墓有1塊“永康5年”的銘文磚。南朝墓12座,其中1墓有“貴”字銘文磚。
李芾:南宋衡州治(今衡陽市)人,字叔章。宋末曾任知臨安府等職,被賈似道罷黜。帝顯德祐元年(1275)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抵抗元軍,城破后壯烈戰死。
丁鵬翥:湖南衡陽人,號博生。創造出中國第一部鐵木結構的提絨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受命為輕工業部草擬全國羽絨工業發展計劃,歷任長沙市輕工業公司董事長兼湖南鴨絨被廠廠長。著有《中國羽絨工業》。
2021年2月18日,入選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表彰的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