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灘鎮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轄鎮

白沙灘鎮(BaishatanZhen)屬乳山市。在乳山市區東南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117.9平方公里,人口4004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海岸線長19公里。原為白沙灘鄉。1989年12月18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設立白沙灘鎮。鎮政府駐白沙灘。

2019年10月,白沙灘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白沙灘鎮原為海陽縣第三區轄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乳山縣墮崮山區;1951年,區下設白沙灘、大單家、大陶家、念頭等鄉;1984年3月,撤公社,建白沙灘鄉。1989年12月,撤鄉建白沙灘鎮。截至2018年末,白沙灘鎮戶籍人口有40045人。截至2020年6月,白沙灘鎮下轄45個行政村、8個社區。

2018年,白沙灘鎮財政收入7877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2億元,農業總產值2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6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890元。2018年,白沙灘鎮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歷史沿革


白沙灘鎮原為海陽縣第三區轄地。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牟海縣第一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隸第二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乳山縣墮崮山區。
1950年7月,復稱第二區。
明成化年間,孫成甫由貴州錦屏縣樂桑屯遷此立村,因南臨一片白沙灘而取名。1951年設白沙灘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鄉,1989年12月撤鄉建鎮。1995年,面積117.9平方千米,人口47330人,轄白沙灘、曹家莊、丈八石、南西北庄、溝李家、王家口、稗子劉家、北王家莊、吉林、林家塂、念頭、南馬家莊、董格庄、孔家莊、唐曲窪、祉家莊、大單家、焉家莊、邵家莊、潘家莊、潘家、焉家、鄒家、蔡家、小陶家、小侯家、小單家、徐家塂、港頭、六村屯、桃村李家、堡上、桃村王家、窪於家、單家莊、宮家、大陶家、韓家莊、翁家埠、常家莊、八甲、小灘、宮家莊、劉家塂、玉前庄45個行政村。2004年2月10日,與銀灘旅遊度假區管委實行“鎮區合一”的管理體制。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位於乳山市南部,西鄰乳山口鎮,北連大孤山鎮,東接徐家鎮,南濱黃海米。東西15千米,南北8.9千米,面積117.9平方千米,人口4004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轄白沙灘、曹家莊、丈八石、南西北庄、溝李家、王家口、稗子劉家、北王家莊、吉林、玉前庄、林家塂、劉家塂、念頭、南馬家莊、董格庄、孔家莊、唐曲窪、祉家莊、大單家、焉家莊、邵家莊、潘家莊、潘家、焉家、鄒家、蔡家、小陶家、小侯家、小單家、徐家塂、港頭、六村屯、桃村李家、堡上、桃村王家、窪於家、單家莊、宮家(宮家、南泊)、大陶家(大陶家、十垧地)、韓家莊、翁家埠、常家莊、八甲、小灘(小灘、小灘新村)、宮家莊45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白沙灘,距市區17千米。
境內北部為山區,中、南部地勢平坦。海岸線長19千米。經濟以農業為主,漁業為輔,花崗石儲量豐富,為乳山市重要產糧區、花崗石材基地和海產品基地。為墮崮山武裝起義(1940年3月10日)發起地。白沙口建有全國最早的潮汐發電站。南部海濱為省級銀灘旅遊度假區。翁家埠、桃村王家、潘家莊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堡上村有戰國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沙灘鎮地處乳山市區南部偏東,東接徐家鎮,南瀕黃海,西連乳山口鎮,北鄰大孤山鎮,行政區域面積122.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沙灘鎮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東北部為低山丘陵。南部的濱海平原,地勢平坦,間有緩丘散布。
氣候
白沙灘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3℃。無霜期205天。年平均降水量790.4毫米。
水文
白沙灘鎮境內白沙灘河源於北部山區,南流入海。
自然災害
白沙灘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

自然資源


白沙灘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地質儲量1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0.1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東南部長白山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3844萬立方米。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沙灘鎮下轄6個社區、45個行政村。
白沙灘鎮區劃詳情
頤和月亮灣觀海苑益天碧海苑
白浪灣白沙灘小陶家大陶家小候家
小單家韓家莊宮家宮家莊常家莊
小灘八甲桃村王家桃村李家堡上
六村屯翁家埠焉家鄒家蔡家
單家莊稗子劉家潘家王家口邵家莊
大單家唐曲窪孔家莊潘家莊窪於家
焉家莊祉家莊念頭董格庄溝李家
南馬家莊南西北庄曹家莊丈八石港頭
劉家堪林家堪玉前庄徐家堪吉林
北王家莊   
截至2020年6月,白沙灘鎮下轄45個行政村、8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白沙灘村
白沙灘鎮區劃詳情
頤和社區白沙灘村常家莊村焉家村大單家村董格庄村林家塂村
月亮灣社區小陶家村小灘村鄒家村唐曲窪村溝李家村玉前庄村
觀海苑社區大陶家村八甲村蔡家村孔家莊村南馬家莊村徐家塂村
益天社區小侯家村桃村王家村單家莊村潘家莊村南西北庄村吉林村
碧海苑社區小單家村桃村李家村稗子劉家村窪於家村曹家莊村北王家莊村
白浪灣社區韓家莊村堡上村潘家村焉家莊村丈八石村/
大慶社區社區宮家村六村屯村王家口村祉家莊村港頭村/
東方社區社區宮家莊村翁家埠村邵家莊村念頭村劉家塂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沙灘鎮總人口3.8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萬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8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9839人,佔51%;女性19061人,佔49%;14歲以下6271人,佔16%;15—64歲21558人,佔55%;65歲以上11367人,佔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112人,佔99.78%。2011年,人口出生率4.1‰,人口死亡率9.7‰,人口自然增長率-0.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4.2人。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
2017年末,白沙灘鎮常住人口為38342人。
截至2018年末,白沙灘鎮戶籍人口有40045人。

經濟


綜述
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2.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1.5億元,農業總產值8.4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28億元,財政收入42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45元。中學2所,小學2所,在校生4350人。白沙灘鎮於2001年規劃建設了金海灣工業園,全鎮現有內資企業120家,外資企業7家,鎮辦企業主要有18個行業,行業涉及建材加工、石材加工、高科技工業、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加工、木工機械、漁具加工等,形成了以高科技工業為主的格局。主要產品有釣魚竿、金屬管件、石材、防靜電地板等。2006年新開工產業項目41個,總投資55.3億元,開工面積達136萬平方米,完成技改投資7億元,開發新產品6個,主營業務收入36億元,利稅1.1億元。
白沙灘鎮2006年糧食總產量23416噸,果品總產量4076噸,蔬菜總產量72980噸,水產品總產量38250噸。全鎮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6:45.3:29,在穩定糧食種植的基礎上,生薑、綠茶等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全鎮大姜種植面積達1萬畝,綠茶麵積達1600畝;養殖業結構得到優化,大力發展了蘭狐、貂等特色飼養業,特別是水產養殖,2006年,實現漁業總產值2億元;旅遊業初具雛形,結合毗鄰銀灘旅遊度假區的地理位置優勢,部分村因地制宜發展“漁家樂”、“茶園游”等特色旅遊項目,有效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威茗茶園和大陶家漁家樂分別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2006年,白沙灘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2.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1.5億元,農業總產值8.4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28億元,財政收入42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45元。2006年,白沙灘鎮糧食總產量23416噸,果品總產量4076噸,蔬菜總產量72980噸,水產品總產量38250噸。白沙灘鎮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為16:45.3:29。
2011年,白沙灘鎮財政總收入4.36億元,比上年減少10.6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8億元,比上年減少7.7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0120.1萬元,增值稅383.87萬元,企業所得稅2857.33萬元。
2018年,白沙灘鎮財政收入7877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2億元,農業總產值2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6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890元。2018年,白沙灘鎮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農業
2011年,白沙灘鎮有耕地面積4萬畝,人均1.02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姜、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24325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2011年,生產糧食2.3萬噸,人均586.7千克,其中小麥0.8萬噸,花生0.41萬噸,玉米1.1萬噸。大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6.2萬噸。生豬飼養量1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羊飼養量0.3萬隻,年末存欄0.1萬隻;家禽年飼養量80.4萬羽。
工業
2011年,白沙灘鎮工業總產值3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0%。實現工業增加值10.14億元。白沙灘鎮有工業企業55家,職工1500人。
商業
2011年,白沙灘鎮有商業網點192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4億元;城鄉集貿市場15個,年成交額7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白沙灘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83億元,比上年減少2.57%;各項貸款餘額7.04億元,比上年減少5.49%。

文化


● 地名由來
白沙灘鎮因鎮人民政府駐白沙灘村而得名。
村名來歷
白沙灘明成化年間,孫成甫由貴州錦屏縣樂桑屯遷此立村,因南臨一片白沙海灘而取名。天啟六年,王姓由?里遷入。清乾隆年間,馬、許姓由海陽所遷入,焉姓由焉家遷入。現890戶。
丈八石明萬曆年間,李堂由大崮頭徙大孤山又遷此立村。因村北有一孤石高一丈八寸,故名。崇禎年間,劉東福由黃格庄遷入。現298戶。
曹家莊清康熙初年,任姓由海陽縣縣小灘遷此立村任家莊。后因該地是曹姓的種地莊子,故更此名。嘉慶年間,姜、邢姓先後由峒嶺、文登縣島集遷入。道光年間,鄒、許姓由鄒家、許家遷入。現426戶。
吉林明末,于姓由獅子於家遷此立村。因此地有棘子林,故稱棘林,后演作今名。清康熙年間,姜姓由東峒嶺遷入。後有任姓遷入。現240戶。
北王家莊明崇禎年間,王姓由榮成縣薄落遷此立村王家莊。清末,程姓由八門鄒家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250戶。
徐家?明崇禎年間,徐姓由指揮遷此立村西?庄,后更今名。清康熙年間,林姓由東林家遷入,后岳姓由玉前庄遷入。現173戶。
玉前庄清初,岳姓由文登縣小岳家遷此立村岳家?。清康熙年間,李姓由海陽縣六甲、王姓由文登縣遷入。咸豐年間,於、張姓由文登縣北黃、宅口遷入。民國初年,因村后建有玉皇廟,故更此名。現140戶。
林家?清康熙年間,林姓由東林家遷山?處建村,故名。雍正年間,姜、丁姓由河崖、上夼遷入。乾隆年間,夏、于姓由光明頂、獅子於家遷入。現116戶。
劉家?明崇禎元年,姜姓由姜格遷此建村姜家莊。清康熙元年,于姓由獅子於家遷入。雍正八年,劉姓由丈八石遷入。后因劉姓人眾而更此名。現110戶。
念頭明永樂末年,鞠姓由海陽所遷此建村鞠家莊。嘉靖年間,王世興、王世連由文登縣遷此。明末鞠姓遷走,更名念頭(村名來歷無考)。清順治年間,李姓由萊陽縣遷入。乾隆年間,單姓由大單家遷入。現320戶。
南西北庄明嘉靖四十二年,李姓由大崮頭、張姓由文登縣張家埠遷此立村。因位於溝李家村北,故名西北庄。清乾隆年間,宋、馬姓由三甲疃、西泓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248戶。
溝李家明嘉靖年間,李姓由大崮頭遷此山溝立村,故名。清乾隆年間,劉、趙姓由董格庄、趙東庄遷入;嘉慶年間,王、林姓由王家台(今名南馬家莊)、大孤山遷入。乾隆年間,蔣姓由池源遷村西建蔣家莊,1945年併入溝李家。現200戶。
南馬家莊清康熙年間,馬姓由北馬家莊遷此建村馬家莊。乾隆年間,宋姓由南泓遷入。另,清康熙年間,王姓由文登縣遷此建村王家台,嘉慶年間,劉姓由寶口和薛格遷入,後有辛、李、于姓由西泓、山東頭、院前遷入,民國年間,薛姓由濟寧市遷入,1941年併入馬家莊。1980年更今名,現260戶。
董格庄明天啟年間,劉九錫由文登縣鴨兒灣遷此定居,因此前有董姓建村董格庄(萬曆年間遷堡上),故襲舊稱。清乾隆年間,姜姓由峒嶺遷入。后丁、李、王姓由附近村莊遷入。現320戶。
孔家莊明萬曆年間,孔彥蛟由牟平縣五裡頭遷此立村。清雍正年間,李姓由李家遷入。清末,於、宋姓分別由王家口、南泓遷入。現273戶。
大單家明永樂五年,單仲禮由安徽省鳳陽城南大柳樹遷此建村。現425戶。
邵家莊明萬曆年間,邵姓由歷城縣南流村遷此建村邵家。清乾隆三十二年,潘姓由潘家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140戶。
唐曲窪清初,曲姓在此建村曲家窪(后曲姓遷走)。道光年間,單、王姓由大單家、祉家莊遷入。雍正年間,唐姓由南唐家遷此建村唐家窪,后陳姓由西里村遷入。1942年,兩村合併取此名。現159戶。
焉家莊清初,韓姓由韓家溝遷此定居,嘉慶年間遷居韓家莊。道光年間,焉姓從焉家遷此立村。現58戶。
窪於家明萬曆年間,於才旺由司馬庄遷此立村,因此處地勢低洼,故名。清末,潘、姜姓由潘家、姜格庄遷入。現120戶。
祉家莊明永樂年間,王姓由雲南從軍海陽所,后入籍落居此地。于姓由文登縣泊子庄遷此定居。時有造紙作坊,故稱紙家莊,后演作今名。現57戶。
桃村李家明天啟年間,李琳及其子李應藻由牟平縣辛安遷此立村。因當時李家門前植桃樹3株,故名。清乾隆年間,單姓由大單家遷入。現300戶。
桃村王家明末,王姓由祉家莊遷此建村,因位居桃村李家附近,故名。后王姓遷走。清嘉慶二年,姜樹德、姜裕德由吉林村遷此定居,襲舊稱。襲舊稱。清末,蘭、盛姓由蘭家、榮成縣遷入。後有秦、盧姓遷入。現300戶。
堡上明萬曆年間,董姓由董格庄遷古堡墩建村,故名。清乾隆年間,賈姓由掖縣遷入。清末,高姓由高家屯遷入。現120戶。
潘家莊明正德九年,潘禎由潘家析居立村。此地原是潘家的種地莊子,故名。現185戶。
潘家明正統十二年,潘福壽由河南滎陽縣遷此立村。民國末年,宋、于姓由南泓、小孤山遷入。現376戶。
單家莊清道光年間,單德全、單德芳由大單家析居立村。現50戶。
焉家元末,焉慶由河南鄢陵縣遷居沙溝寨(今名海陽所),明初遷翁家埠,弘治十四年,又遷此定居立村。清末有胡姓遷入。現有628戶。
鄒家明永樂年間,鄒洪由河南省鋪集磨街遷此立村。清道光年間,潘姓由潘家遷入。現319戶。
蔡家元末,蔡彌由雲南遷此立村。明中期,王姓由雲南遷入。清初,單姓由大單家遷入。現87戶。
稗子劉家明崇禎年間,劉姓由文登縣鴨兒灣遷此立村。因此地窪澇生長稗子,故名。清順治年間,李姓由桃村李家遷入。后焉姓由焉家遷入。現200戶。
王家口明正德年間,王、劉姓來山口處定居建村,故名。后二姓遷走。清乾隆十三年,于思清、于思惠由吉林村遷此定居,襲舊稱。后單姓由大單家遷入。現420戶。
六村屯明末,唐、方、苗、楊(雲南遷來)、劉(文登縣鴨兒灣遷來)、王(文登縣遷來)六姓各聚居此地一方,后村莊漸連一起,故取此名。清康熙年間,林姓由西林家遷入,孫姓由念頭遷入。嘉慶年間,許、趙、張、傅姓由海陽所遷入。現1140戶。
港頭清康熙八年,丁姓由河東來居。康熙十一年,于姓由西泓於家遷此立村。初以地名犁犋灘取村名,后更今名。現215戶。
翁家埠金前,翁姓居海邊立村,故名。明初,焉姓由海陽所來居(后遷焉家)。明萬曆年間,王姓由小雲南來居,後於姓遷入。清乾隆二十一年,單姓由大陶家遷入。清末,劉、姜、宋、李、遲、蔣、薛等姓由鄰近村莊遷入。現430戶。
常家莊明中期,常姓由海陽所遷居以姓建村,后遷走。清初,孫姓由小灘、白沙灘遷入,襲舊稱。乾隆年間,張、于姓由所后張家莊、姜格遷入。現649戶。
八甲明萬曆年間,于姓由文登縣大水泊遷此立村,以當時劃為邵村社第八甲而得名。清順治年間,周、宋姓由文登縣高村和九頂埠遷入。康熙年間,宮姓由青山遷入。清末,韓、陳姓由韓家莊、所陳家遷此,王姓由小灘遷此。現197戶。
小灘明嘉靖年間,孫姓由文登縣廟東遷此立村,因位居海灘附近,故名。崇禎年間,王姓由雲南遷入。清康熙年間,張姓由海陽縣下河頭遷入,宋、宮姓由大庄、宮家遷入。現450戶。
宮家莊明弘治年間,宮風由宮家析居以姓立村。現365戶。
宮家明景泰六年,宮貴從文登縣議城遷此以姓立村。清康熙年間,馮姓由馮家遷入。現980戶。
大陶家明永樂元年,陶姓由安徽省鳳陽遷此建村陶家,許姓由安徽臨淮縣遷入。嘉靖年間,單姓由大單家村遷入,后因建小陶家而更此名。清順治十八年,侯姓從小侯家遷入。現1125戶。
小陶家明嘉靖年間,陶姓由陶家遷此建村小陶家;侯姓由文登澤庫遷居建村大侯家。天啟年間,董姓由遼寧省遷入。清康熙年間,焉、劉、潘姓先後從焉家、董格庄、潘家遷入。1942年,兩村合併稱小陶家。現640戶。
小侯家明萬曆十五年,侯姓由大侯家遷此立村。清初,潘姓由潘家遷入。康熙年間,李姓由峒嶺遷入。后呂姓遷入。現350戶。
小單家明永樂五年,單應道由安徽省鳳陽大柳樹遷此立村,為區別大單家取此名。清康熙年間,潘、孫姓由潘家、小灘遷入。后盧、焉姓遷入。現371戶。
韓家莊清嘉慶年間,韓姓由焉家莊遷此建村。后王、李、宮、宋姓遷入。1945年併入大陶家,1981年析出。現110戶。

交通


白沙灘鎮境內有國道G309、省道S206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016年,白沙灘鎮有中學2所,小學2所,在校生4350人。
2011年末,白沙灘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85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2所,在校生802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961人,專任教師129人;乳山市第六中學1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20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662萬元,比上年增長20%。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增長1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白沙灘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0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5個;各類圖書室40個,藏書40萬餘冊。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3個。8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沙灘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2個;病床12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47張,固定資產總值4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0名,其中執業醫師30人,註冊護士3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白沙灘鎮有醫療救助8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5人次,共支出2.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4戶,人數801人,支出85.5萬元,月人均89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8.2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5人。社區服務設施4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4個。慈善分會1個,使18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72萬元,比上年增長60%;基金支出合計172萬元,比上年增長6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萬人,參保率98%。

資源優勢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
白沙灘鎮交通便利,毗鄰濟威鐵路、青威高速公路、309國道,距青島、煙台、威海三市的車程均在一個半小時以內,並與國家二類開放口岸——乳山口港接壤。白沙灘鎮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12.3攝氏度。白沙灘鎮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先後投資15億元人民幣用於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管道液化氣、集中供熱以及生態化污水處理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了“七通一平”,醫院、學校、商場、公共交通等配套設施非常完備。
白沙灘鎮政府駐宮家莊村。轄45個行政村,年末戶籍人口37877人。鎮域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大力發展工業和旅遊業。特色物產有花崗石材、海參、鮑魚、對蝦、生薑、茶葉等。
白沙灘鎮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予“全國環境保護優美鎮”、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省級文明村鎮”、被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平安鎮”、被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人居環境十佳鎮”榮譽稱號。全國千強鎮位次也前移了188位,名列全國千強鄉鎮的第三方陣。

企業發展

民營企業取代鄉鎮企業后,乳山市白沙灘鎮的民營建材企業呈現出了蓬勃的發展勢頭,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54家,年上繳稅金700多萬元,白沙灘鎮主要圍繞石材加工做文章。鎮政府專門成立了石材生產辦公室,開闢了佔地200畝的石材加工區,引導石材企業集中生產、規模加工。先後有2家石材業戶實現由戶到企的轉變,其中磊信石材、玉成石材、鑫磊石材等業戶投資額分別達到200萬元以上,年出口創匯額1000多萬元美元。
同時,這個鎮還通過優化園區建設,加大對外來民企的吸引力度。先後投資3000多萬元對園區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吸引了30多家民企進區經營,總投資額在5億元。

特色產業

隨著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建築業越來越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經濟“大蛋糕”,蘊涵著巨大的市場。白沙灘鎮把發展建築業作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主攻產業之一,並著重培植了白沙灘鎮建築工程公司,從人才引進、市場佔領、設備更新等方面給予扶持,使鎮建築公司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實現利稅500多萬元,建築市場拓展到威海乃至山東省,被譽為威海市建築行業中的一支鐵軍,已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迅猛發展的建築業還輻射帶動了該鎮建材業的發展,這其中蘊涵的巨大商機還使許多外地客商加盟,黑龍江客商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木材批發市場和建材廠,銷售、生產新型建築材料,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年可實現利稅200多萬元。一些精明的農民還發揮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優勢,紛紛組建了自己的建築隊,在建築大市場中分得一份“蛋糕”。

旅遊


● 芙蓉暉生態園
芙蓉暉生態園位於在白沙灘鎮王家口村西北面,因村西邊有一棵大芙蓉樹(威海地區習慣叫合歡為芙蓉),迎風婆娑在進山的路口旁,所以取名為芙蓉暉生態園。生態園所處地帶,除南面是山口外,余者全是山嶺,山嶺圍成了大椅子圈。此處村民叫卧龍,起因於奇異現象。據說山間常有紅潤的祥雲繚繞,似有巨龍雲頭騰躍,故名。
● 霄龍寺膠東特委秘密聯絡站舊址
霄龍寺膠東特委秘密聯絡站舊址位於白沙灘鎮小侯家村東蒼龍嶺東坡。霄龍寺共分3個院落,中院正殿供奉佛像,東院偏殿為廟人住處。
● 銀灘旅遊度假區
銀灘旅遊度假區距市區10公里。旅遊區西起白沙口海灣,東至洋村河入海處,長20公里。因區內沿岸海灘沙質潔凈純白而得名“銀灘”。該度假區自然景點由陸、海、島3個部分組成。陸上景點有:仙人橋、和尚洞、三觀亭等。海上景點有:潮汐湖、珍珠灣、白浪灣等。島上景點有宮家島、墮崮山等。
芙蓉暉生態園位於在白沙灘鎮王家口村西北面,因村西邊有一棵大芙蓉樹(威海地區習慣叫合歡為芙蓉),迎風婆娑在進山的路口旁,所以打算取名為芙蓉暉生態園。生態園所處地帶,除南面是山口外,余者全是山嶺,山嶺圍成了大椅子圈。此處村民叫卧龍,起因於奇異現象。據說山間常有紅潤的祥雲繚繞,似有巨龍雲頭騰躍,故名。
在“大椅子”東扶手處,是櫻桃、杏子、大棗等果樹區。樹蔭中建有客房,外觀風格追求古樸,就像果農看護林果住的房子。內裝修卻極為講究,火炕、浴室、寫字間一應俱全。客房區西面是餐廳和蔬菜種植區,蔬菜全使用農家肥,人工捉蟲。蔬菜區西面有水庫,是釣魚觀荷的地方。“椅子”西扶手處,丘頂平坦,是停車場。“椅子”的整個靠背,要保持原生的自然林貌,是松柏槐柞的樂園。
“椅子圈”外面,東有“深挖洞、廣積糧”時代修築的備戰山洞,術語叫坑道,是軍事遊戲區;北面是雞鴨鵝、豬羊牛的散養區;西是馴犬場,養著馴狗所用的野兔野雞;當年林場修建的環山公路將各區連接,這些山路是開展山地車賽的主場地。站在山頂上,舉目四周,美景像空氣清新劑一樣,頃刻就把人的心志沖洗得明凈清爽。山下的景觀如沙盤,房屋如火柴盒,村莊就是那存放火柴盒的大盤子;道路如絲線,水庫平塘如散落的鏡片。物再大也大不過山,是山給了我們這種大氣的感覺。
南面,乳山銀灘管委辦公大樓清晰可見,大樓前海的宮家島像一艘航空母艦,護衛著銀灘的藍藍海灣、皎皎沙灘;西面,無極山綿延起伏,主峰老雕頂盡顯崢嶸;北面,田如棋盤,遠處群山疊翠,像一幅上好的山水畫;東面,墮崮山及蒼龍嶺捲起了銀灘碧波,定格在這神奇的土地上。
霄龍寺膠東特委秘密聯絡站舊址位於小侯家村東蒼龍嶺東坡。霄龍寺共分3個院落,中院正殿供奉佛像,東院偏殿為廟人住處。1932年冬,中共牟海地區黨組織在此設立了秘密聯絡站,對外稱霄龍寺雞鴨公司,租賃霄龍寺西院偏殿飼養雞、兔、蜜蜂,劉經三等人在此開展地下活動,印刷宣傳品,密藏和轉運槍支彈藥,與膠東各地黨組織進行秘密聯絡。1933年3月改為膠東特委秘密聯絡站。是年8月,該秘密聯絡站因被國民黨牟平縣黨部察覺而撤銷。
銀灘旅遊度假區距市區10公里。旅遊區西起白沙口海灣,東至洋村河入海處,長20公里。因區內沿岸海灘沙質潔凈純白而得名“銀灘”。這裡林木蔥鬱,鳥語花香,恬淡靜謐,是理想的天然避暑、療養、度假、娛樂、旅遊勝地。該度假區自然景點由陸、海、島3個部分組成。
陸上景點有:
仙人橋位於旅遊區東部臨海峭壁上,為一座由海潮雕鑿而成的天然石拱橋。橋身全長10餘米,寬9米,高5米。橋體為紫黑礁石,一端接陸,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一端接海中礁盤。每當旭日從海上升起之時,晨霧繚繞,波濤涌動,浪花拍岸,登上橋頂,使人如入仙境,有“一橋跨海陸,腳踏天地間”之感。
和尚洞位於仙人橋之北的海岸峭壁上。原有一巨大岩洞,洞深約10米,寬6米,高4米,洞內可容納三、四十人。很早便成為當地漁民和遠方遊覽者乘涼小憩的佳處。傳說唐末日本高僧圓仁和尚入唐求法路過此地,曾在此洞居住。1970年代修建和尚洞漁港碼頭時因取土而使該洞遭到破壞,現只留下光滑的洞底。
三觀亭位於旅遊區中部,是由海岸伸入大海的一個岬角,岬角尖端高峻陡峭,其頂端為一平台,可容納數十人登台覽勝。傳說當年秦始皇第2次東巡時,自琅琊去成山路經此處,發現這一海中礁盤平台,便率眾臣登台觀大海日出,觀海市蜃樓,觀求長生不老葯的船隊歸來。從此便留下“三觀台”的傳說。現成為旅遊區主要景點之一,並在三觀台上修建了三觀亭,為遊人提供了方便。
海上景點有:
潮汐湖位於旅遊區西部,是一處天然的、利用大海漲潮納水的瀉湖式港灣,水面面積約4平方公里。1971年,在潮汐湖與大海相接的海口處修建了潮汐發電站的攔潮大壩。漲潮時,海水通過大壩閘門進入潮汐湖內,落潮時閘門自動關閉,海水留在湖內。湖水平靜如鏡,廣闊的水面在岸邊綠蔭的映照下,碧光粼粼。潮汐湖北岸修建了遊艇碼頭,為遊人在湖上遊覽提供了方便。
珍珠灣位於旅遊區西南部,海灣呈半月形,長約4公里。灣內沙灘平緩,沙質潔白如銀,海水清澈見底,現闢為第一海水浴場,並修建了造型各異的仿生型更衣室。在珍珠灣的西部建有海上樂園,配有遊覽戰艦和水上餐廳、舞廳等。
白浪灣位於旅遊區東端,海灣呈半圓形,全長4公里,海灣灘平坡緩,銀沙熠熠。漲潮時,由於海底無阻力,海潮在微風的作用下,捲起層層白色浪花,向岸邊追逐簇擁而進,形成特有的白浪潮,成為一大景觀,海灣由此而得名。現已闢為第三海水浴場。
島上景點有宮家島,原名公雞島,位於旅遊區中部之南約3公裏海中。海島常年海霧繚繞,站在海岸遠眺,似一隻雄雞卧伏於海中,伸出頎長之頸報曉。島上松樹蒼翠,風景秀麗,登島或觀海聽濤,或悠然垂釣,如身臨仙境。相傳清代初年朝中有一位王爺觸犯宮中禁律,遭滿門抄斬之禍,只有其子康兒託人寄養於該島,此後該島遂有名聲。
墮崮山位於度假區北部,山勢突兀,面海而立,遠處觀之,狀如坐佛。據《山海經》記載,遠古時“列姑射日”,一日墜落東海之濱化為墮崮山。這裡峰奇谷幽,林巒深邃,山巔常年薄雲籠罩,千年古井聖水泉、仙人洞、桃源古洞等眾多自然景觀,處處充滿靈異神奇,被稱為海上仙山。此山陽處建有碧霞元君殿、三清宮、觀音殿、龍母殿等古剎,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四天廟會,開展娛樂、交易、祭祀等活動,是領略膠東民俗的理想場所。

獲得榮譽


2019年,白沙灘鎮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1年3月,入選山東首批教育強鎮築基試點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