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縣第三中學

縣重點公立中學

永泰縣第三中學,簡稱永泰三中,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是一所完全中學,福建省二級達標學校。

辦學條件


永泰三中
永泰三中
永泰縣第三中學,簡稱永泰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學,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大洋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1公里。學校始辦於1958年9月,1970年1月閩侯師範下放與本校合併辦學,1978年5月列為莆田地區重點中學,現為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福州市文明學校、福州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福州市高中課程改革樣本學校。全校現有47個教學班,2500名學生,172位教師,其中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68人。校園依山而建,佔地面積43189平方米,校舍面積23380平方米。

基礎設施


校門
校門
校門
1號樓
1號樓
1號樓
2號樓
食堂和宿舍
實驗樓

現任領導


永泰三中校領導班子簡明情況一覽表
序號姓名職 務性別出生時間民族入伍時間文化程度技術職稱備註
1侯協添校 長74.1296.08本科中一
2蔡理穎書記70.0391.08本科中高
3蔡金鋒副校長77.0801.08本科中一
4趙子真副校長70.0893.08本科中一

教育理念


學校秉承“天道酬勤、滴水穿石”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學生首位”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新”為目標,建校以來共向社會輸送了兩萬多名合格的初、高中畢業生,其中四千多人進入高校深造。學校曾被評為福建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福建省課改先進集體、福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福州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福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永泰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強化質量立校意識,深入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是三項國家級教育科研項目的實驗學校。辦學生源效益居全縣前列,高考綜合比率居全市同類校前矛,高考本科上線率高(2004年45%、2005年54%、2006年56%、2007年50%),高中會考成績達省一級達標學校水準,30多位學生在市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60多篇教師教科研論文在CN刊發表。
學校充分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創辦“家長學校”,聘請校外法制、科技、心理健康輔導員,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的網路,寓德於教,寓教於樂,寓教於情。堅持全面育人,著力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著力學生體質的增強;著力學生高雅情操的塑造。搭建平台,組成了山月文學社等社團和興趣小組20多個,舉辦全校性的科技文藝節和運動會,組織參加社區活動,指導研究性學習,營造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快樂、全面地成長。

教學特色


重視科技教育是該校辦學的傳統和特色。20世紀70年代。該校師生研製的“土壤營養度分析儀”在中央農業展館展出並在全國部分地區推廣,80年代“J—C正碰器”在國家教育部教具展評中獲二等獎,九十年代利用校辦農場試驗研製的“必克泰”農藥對水稻“普矮病”有明顯防治和增收作用。新世紀之初,生物教師帶領學生人工養殖棘胸蛙成功,得到省電視台的報道;學生開展校園氣象觀測活動,也得到了中國氣象報的關注。2001年以來,組織師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碩果累累,有77件創新作品在市級及以上比賽中獲獎,先後獲省、市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稱號,學校被確立為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基地。

學校榮譽


榮譽稱號頒發機構獲得時間
福州市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本校福州市教育局2006.3
第十一屆文明學校(2003-2005)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2006.3
永泰縣2001-2002文明學校中共永泰縣委、永泰縣人民政府2003.11
高中辦學效益優勝獎第二名
2004-2005學年度永泰縣教育系統先進單位中共永泰縣委、永泰縣人民政府2005.9
福州市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福州市教育局2005.5
2004-2005學年度初中四率達標單位永泰縣教育局2005.10
語文組被評為2000-2002學年度福州市中小學先進教研組福州市教育局2002.11
福州市2000-2004年度電化教學先進集體福州市教育局2005.2
永泰三中黨支部2006-2008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共永泰縣委2008.6
地理科普教育基地(2007.08-2010.07)中國地理學會2007.08
2001-2002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福州市教育局2003.7
第21屆全國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2006.8
課題試驗先進集體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2004.4
福州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第一輪驗收評估達標福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福州市教育局2002.5
福州市2004年度紅旗團委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2005.5
永泰縣2002年度紅旗團委共青團永泰縣委員會2003.5
福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教育廳2009.9
福州市第十二屆文明學校(2006-2008年度)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