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氏石坊
祖氏石坊
祖氏石坊坐落於遼寧省興城古城南大街(延輝街)中部,原有兩座,相距85米。南為明前鋒總兵祖大壽忠貞膽智坊,建於崇禎四年(1631年)。因有倒塌危驗,1969年拆除,現已經修復;北為明援剿總兵祖大樂登壇駿烈坊,建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兩坊均為四柱三間五樓式,單檐廡殿頂,柱高樓小,雕飾細膩。
祖氏石坊 |
葫蘆島 祖氏石坊 |
葫蘆島市興城古城內延輝矗立著兩座宏偉壯觀的石坊。這兩座石雕藝術的瑰寶,猶如一首凝固的音樂,其優美的旋律時刻回蕩在古城內外,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兩座石坊相距85米。居南的一座是祖大壽於崇禎四年為標榜自己盡忠保主有功而立的,名為"祖大壽石坊"。上刻"忠貞膽智"、下書"四世元戎少傅"的橫額,背面橫書"廓清之烈"。此坊為灰白色花崗岩所造(該坊曾因妨礙交通,1972年經省有關部門批准予以拆除,1988年又將石坊復立)。居北的一座是"祖大樂石坊"。祖大樂於崇禎十一年,為顯赫揚威、宣揚自己功世高重而立的。此坊為赫色岩石所造。石坊正面橫匾題為"登壇駿烈",楹聯為:"桓糾興歌國依干城之重;絲綸錫寵朝隆銘鼎這褒"。背面橫匾為"亢勛初錫",楹聯為:"松檟如新慶善培於四海;琳琅有赫賁永譽於千秋"。這兩座石坊全部是用陽文刻的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這雖與現實中二人叛明降清形成一種莫大的諷刺,但其藝術價值卻不容泯滅。那一筆一劃、一刀一式,都凝聚著勞動人民辛勤的血汗。兩座石坊造型大體相同,都是四柱三間五樓式,單檐廡殿頂。兩側柱下蹲大小石獅兩對,造型生動逼真,弓背昂首雙雙微作互相欲視之態。這些石獅子,當地人們都把它看成遇難呈祥、逢凶化吉的象徵。幾百年來,每到農曆正月十五,全城的男女老幼都聚擁在石獅旁,以求摸獅消災、祛病。因為以前就流傳下來一個風俗,誰摸到石獅子的哪一部位,自己身體中那部位的疾病就會痊癒。祖氏二人為堂兄弟,祖氏"四世元戎少傅,世襲遼東督都",祖大樂還是東晉名將祖逖之後。在明清寧遠戰役時,都是明朝將袁崇煥的部將,並立下許多戰功。明思宗朱由儉默許祖氏兄弟自行建立了兩座石坊,以示嘉獎。但後來,他們二人貪生怕死。叛明投清。乾隆皇帝東巡駐蹕遠時,看了祖氏兄弟的石坊后,曾寫詩譏諷祖氏兄弟。詩云:燧謹寒更烽候朝,鳩工何暇尚逍遙。若非華表留名姓,誰識元戎事兩朝。
每到正月十五夜晚,男女老少傾城出動,聚擁在石獅子旁,以求摸到獅子的哪一部位,自己身體中的那部位的疾病就會痊癒。據說這樣做可以消災、避邪、治病。人們把這些石獅看成迂難呈祥、逢凶化吉的象徵。這兩座石雕藝術瑰寶猶如一首凝固的音樂,其優美的旋律時刻回蕩在古城內外,給人以美的享受。
免費參觀。
興城南關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