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套鄉
江蘇鹽城濱海縣下轄鄉
大套鄉位於古老的廢黃河畔,在江蘇省濱海縣城西北部,是濱海的西大門,地處濱、阜、響、漣二市四縣交界處,東與東坎鎮為鄰,南與東坎鎮、天場鄉接壤,北鄰響水縣,西依廢黃河。鄉城總面積62.5平方公里,現轄十三個行政村,11099農戶,43522人口。
大套鄉隸屬於江蘇省 鹽城市 濱海縣位於濱海縣城西南部,地處濱(海)、阜(寧)、響(水)、漣(水)四縣交界,204國道、S327省道貫穿鄉境,通榆大運河貫穿腹地2007年全鄉完成GDP2.6億元,比2006年增長18.76%,財政收入1556.9萬元,比2006年增長55%,農民人均收入4761元,比2006年增長10.1%。
大套鄉
大套鄉
2007年,大套鄉高度重視農業工作,一是培植高效農業設施栽培基地,建成關南、嶺山、夾堆、浦崗等四個蔬菜設施栽培基地1000畝,新建提水泵站1座,鋪設送水管道1萬米,鋼架大棚1500畝,畝平效益達6000元;二是培植特色水產品種養殖基地,通過農業招商,先後創辦了盛隆立體養殖公司和大關村淺水藕種植基地。盛隆公司投資300萬元,建起了雞鴨鵝魚立體養殖場,年飼養雞1萬羽,鴨3萬羽,鵝1000羽,魚塘30畝,實行禽蛋加工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產值達200萬元,實現利稅50萬元。大關村淺水藕種植規模500畝,畝平均效益2000元。三是紮實抓好動植物病蟲害防治,針對水稻灰飛虱暴發的態勢,在全鄉範圍內實施統防統治,做到統一供葯,統一打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一著不讓地抓好禽畜疫病的防治,沒有發生重大疫情。
大套鄉
大套鄉
教育:鄉內現有中學兩所,小學15所,教職員工373人,中級職稱以上有112人。在校學生7000人,中心初中是省級示範初中,中心小學是市規範化學校,基礎教育工作列全縣上游水平。為了優化育人環境,提升辦學品位,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濱海縣大套鄉中心小學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面貌在短期內發生了巨大變化:“求實求新提高教學質量,至真至誠推進素質教育”的超長標語懸掛在牆檐上尤為醒目,圍牆上增設了詩韻長廊,一幅幅詩畫圖文並茂,中心路兩側豎立的燈箱上一條條富有哲理的警句名言,發人深思,催人奮進。“愛我校園,共建和諧”、“強管理、揚正氣、上質量、樹形象”、校園“三風”等標語無不體現了大小人的心聲。整個校園處處都體現了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新成績、新發展。
衛生:農村改水:鄉衛生院擁有26名醫師,先進醫療設備23台套,校級衛生保健體系已形成。農村現有深水井14口,自來水村率達100%,入戶率達83%。
大套鄉
大套鄉
萬鳥天堂。在大套鄉夾堆村境內,有一個三面環水,一面電站,四周有翠竹環抱,佔地百畝天然綠色萬鳥天堂。每到傍晚,鳥兒從四面八方飛進越河灣,翩翩起舞在越河灣上,形成一幅耀眼的立體萬鳥天堂畫面,場面十分難得,蔚為壯觀。
黃河夕照:每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大關、關南二村交界的廢黃河一輪紅日染照在水面上,交相輝映,場面十分壯觀。
大套鄉
大套鄉招商引資不僅有“劉備顧茅廬”的執著追求精神,更有“孔明借東風”的智慧。鹽城力方包裝有限公司首期投入3000萬元,用地30畝。按企業發展客觀要求,還需用地70畝,可有關土地規劃和用地指標一度難以落實。2004年5月中旬,濱海縣的沿海變電工程正向省申報征地手續。大套鄉鄉長趙遠新、副鄉長高飛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在與企業老總無法聯繫的情況下,果斷決策向省有關部門匯出97.8萬元,並在縣國土局的支持下,成功辦結92.3畝土地徵用手續。當該企業老總得到此消息時,喜出望外,他緊緊握住趙遠新的手說:“你們做得果斷、及時,真像孔明借東風,解決了我心裡最想解決的困難。”2005年該企業擬定追加投入5000萬元,成為大套鄉招商引資中的又一亮點。
古老的廢黃河孕育了勤勞勇敢的大套人,他們充分利用23平方公里的廢黃河堆堤優勢,從1958年就大力拓植林果,成為蘇北主要果品生產基地之一。
【老堆牌水果】沿廢黃河沿線堆堤近1萬畝的果園,盛產金帥蘋果、紅富士蘋果、無名梨等,果品質優味美,享譽省內外。
【辛盪三元雜交豬】以辛盪村為中心的幾個村,有多年飼養母豬的經驗,特別是近幾年飼養的三元雜交豬供不應求,深受大家的好評。
【同心牌長毛兔】同心村有多年飼養長毛兔的歷史,特別是近幾年飼養的同心牌長毛兔種兔,深受廣大飼養者的搶購。
濱海縣大套鄉在黨員電化教育工作中,緊密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組織、電教和網路優勢,著力構建宣傳、學習、幫帶三個平台,達到教育引導,共同致富的目的。一是構建宣傳平台。利用黨員電教播放點和遠程教育點的優勢,積極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取得的新經驗以及各類典型的先進事迹,動員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百村千戶萬棚”黨建富民示範工程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二是構建學習平台。鎮制訂《播放和收看檢查評比制度》等一系列加強網路學習的制度,各村黨總支制定網路學習計劃,各專業支部每月組織黨員集中收看電教片不少於一次。還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及時下載並向群眾發布相關科技致富信息,保證達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三是構建幫帶平台。實施以“六個一”工程為載體的結對幫扶活動,即每位“雙強”黨員通過網路為幫扶對象傳授一項實用技術,提供一條致富信息,幫助確定一個致富項目,解決一項具體困難,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幫助制定一項增收理財計劃,“雙強”黨員還與結對的困難群眾簽定了幫扶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