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榆林鎮的結果 展開

榆林鎮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轄鎮

榆林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下轄鎮;榆林鎮地處賽罕區東北邊緣,東與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碌碡坪鄉接壤,南依蠻汗山與黃合少鎮相連,西與巴彥鎮相接,北靠大青山與新城區保合少鄉毗鄰,總面積242.3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榆林鎮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榆林鎮戶籍總人口22091人。

民國時期屬土默特旗第一自治督導處和歸綏縣第一區雙重管轄。1950年,廢保建政時屬土默特旗第區第三行政村。1954年,歸綏縣建制撤銷,歸土默特旗第三區,設榆林子鄉。1956年6月,第三區更名榆林子區。1958年,榆林子、陶卜氣2鄉合併為榆林公社。1968年,改為榆林革命委員會。1979年,稱榆林管理委員會。1984年,恢復榆林鄉。1986年3月,改榆林鎮。

2徠018年,榆林鎮有工業企業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土默特旗第一自治督導處和歸綏縣第一區雙重管轄。
1950年,廢保建政時屬土默特旗第區第三行政村。
1953年,改村建鄉時屬土默特旗第一區乃莫板鄉。
1954年,歸綏縣建制撤銷,歸土默特旗第三區,設榆林子鄉。
1956年6月,第三區更名榆林子區,下設榆林子、保合少、什字、陶卜氣、大窯子5鄉。
1956年9月,榆林子區及所轄5鄉由土默特旗劃歸呼和浩特市郊區。
1958年,榆林子、陶卜氣2鄉合併為榆林公社。
1968年,改為榆林革命委員會。
1979年,稱榆林管理委員會。
徠1984年,恢復榆林鄉。
1986年3月,改榆林鎮。

歷史文化

因鎮政府駐榆林村而得名。榆林村在明代時為土默特部牧場地。清朝後移民放墾,漢族遷來漸多聚居成村,村邊有天然榆樹林,遂取名為“榆林子”,后簡稱榆林。
榆林鎮
榆林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榆林鎮地處賽罕區東北邊緣,東與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碌碡坪鄉接壤,南依蠻汗山與黃合少鎮相連,西與巴彥鎮相接,北靠大青山與新城區保合少鄉毗鄰。距市區3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總面積242.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榆林鎮境內地形大部為丘陵山區半山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1100-1300米。最高點位於陶卜齊村東3000米處的馬鬃山,海拔1578.8米。
榆林鎮
榆林鎮

水文

榆林鎮境內河道屬大黑河水系,大黑河從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入境,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境內11個行政村,境內河道總長20千米,流經紅吉行政村南出境。最大流量2190立 方米/秒(1958年),最小流量66.5立方米/秒(1960年),平均洪流為73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榆林鎮冰雹發生在1999年7月10日,持續降雹15分鐘,積厚20厘米,使全鎮10個行政村31356畝農作物受災,造成18706畝農作物絕收,冰雹打傷2人,打死牲畜25頭,受災人口達10116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29.8萬元。1966年5月30日刮大風,天昏地暗、沙塵蔽日,白天家中點燈,農作物受到嚴重損毀。1982年田鼠害使紅旗大隊506畝穀子顆粒無收,1000多畝穀子、油料作物損失70%。

自然資源


榆林鎮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紅黏土、沸石、石灰石石墨石棉珍珠岩膨潤土、宣武岩、片石、葉蠟石等。有白樺、落松、山楊、楊柳、沙棘山杏、檸條等野生經濟植物,有黃芪、黨參、車前子、益母、麻黃等藥草植物。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榆林鎮轄榆林1個社區,榆林、陶卜齊、東干丈、二道河、什犋窯、三道溝、石門溝、三應窯、陽曲窯、潮岱、河南、蘇木沁、紅旗、紅吉、古力半、土良、前乃莫板、后乃莫板、新地溝、口可板2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榆林鎮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50105101001121東方紅社區居委會
150105101201220二道河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2220東干丈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3220什犋窯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4220陶卜齊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5220三道溝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6220石門溝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7220河南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8220潮岱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09220口可板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0220蘇木沁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1220紅旗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2220前爾什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3220紅吉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4220后乃莫板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5220三應窯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6220陽曲窯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7220古力板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8220前乃莫板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19220新地溝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20220土良村民委員會
150105101221121榆林村民委員會

人口


2011年末,榆林鎮轄區總人口2483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484人,城鎮化率62.36%。另有流動人口295人。總人口中,男性14030人,佔56.5%;女性10800人,佔43.5%;14歲以下3178人,佔12.8%;15-64歲17481人,佔70.4%;65歲以上4171人,佔16.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828人,佔96%;蒙古族975人,佔4%。2011年,人口出生率5.5%,人口死亡率6.6%0,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2人。
截至2018年末,榆林鎮戶籍總人口22091人。

經濟


榆林鎮農業耕地面積7.1萬畝。2011年,生產糧食243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7960頭,羊年末存欄16031隻;家禽飼養量1.34萬羽。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060元。
工業形成以建築材料生產和農副產品加工兩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企業2家,民營企業2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583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末,榆林鎮商業網點61家。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1004萬元,比上年增長38%。
2018年,榆林鎮有工業企業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交通運輸


榆林鎮境內有京包鐵路過境,並設有陶卜齊火車站、民族火車站。110國道、丹東一拉薩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古力半烏素、蘇木沁至白塔、榆林至黃合少、榆林至二道河4條鄉間公路縱穿南北。2008年完成通村道路建設34千米,2009年完成七條16.3千米通村道路建設,實現通村道路全覆蓋。3輛長途班車每天往返呼和浩特市,西距呼和浩特機場15千米。全鎮有運輸專業戶200多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榆林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9個,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4萬多冊。農民剪紙被日本、中國剪紙協會收藏,炕圍畫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教育

2011年末,榆林鎮小學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75人;初高中在校生700人,專任教師9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榆林鎮各類農業科技人才3000多人。1998年被市區兩級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進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榆林鎮衛生院1所;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6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體育

2011年末,榆林鎮中學、中心校均有體育場,50%的行政村修建了活動廣場。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廣播電視

榆林鎮廣播電視實現了村村通,56%的行政村辦起了村廣播室,有線電視用戶1000餘戶。農村電視衛星接收器安裝260餘戶。遠程教育站點22處,電視覆蓋率90%。

社會保障

2011年,榆林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8戶,人數962人,支出252.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540人,支出43.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45萬元;城鎮醫療救助2.12萬元。政區建有社會服務中心,參加農村養老保險7441人。

郵政電信

陶卜齊郵電所設立於1956年,此前由丁四毛在自己家中做郵政代辦業務,1955年撤銷代辦所,建立自辦郵政營業所,開展業務有售票、平信、掛號信、包裹郵寄、報刊收訂零售。1956年發展農村電話,配置了裝機容量50門交換機,增加受理長途電話、電報業務,改稱陶卜齊郵電所。1984年經呼市郵政局批准為三等支局,稱陶卜齊郵電支局。2011年郵政業務總量2萬元,報刊、雜誌累計期發行5003份,開通代繳電話費、煤氣費、電費、有線電視費、電子匯兌業務、代辦保險業務等。固定電話用戶1000戶,行動電話用戶4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5%。

基礎建設

● 給排水
2011年末,榆林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榆林鎮鎮區街道兩側村間公路兩側栽種垂柳4000棵。

獲得榮譽


2020年4月30日,入選到第六屆自治區文明村鎮名單中。
榆林鎮
榆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