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夏明翰的結果 展開

夏明翰

無產階級革命家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陽縣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烈士。

12歲隨全家回鄉。1917年出身豪紳家庭的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報考新式學校。1919年在衡陽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並負責農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極力主張武裝農民。1927年春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6月調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中共八七會議后,在湖南積極參加組織秋收起義。10月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1928年初調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漢口被敵人逮捕。

1928年3月20日(農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漢漢口余記里被殺,時年28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求學青年

夏明翰,字桂根,曾隨母姓陳,取名日羽,祖籍湖南衡陽縣,1900年農曆8月出生於父親居官的湖北秭歸縣。童年時,隨祖父、父母先後在湖北、江西等地居住。12歲時,夏明翰隨父母回到祖籍湖南衡陽,進衡陽縣石鼓國民高等小學堂讀書。
1914年父親早逝,夏明翰由祖父撫養,思想開明的母親則主張兒子接受新式教育。祖父和父母兩種思想的衝突,使幼年夏明翰養成了喜歡思索和勇於探尋真理的精神。
1917年,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第二年4月,吳佩孚攻陷衡陽城。夏明翰對軍閥混戰深惡痛絕,也深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在同盟會會員邱海嵐的幫助下,他聯絡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革命團體砂子會,開展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
1919年五四運動興起。夏明翰與各校進步同學一起進行愛國宣傳活動,並聯合各界人士通電全國,聲援北京學生的鬥爭。1919年6月17日,湘南學生聯合會成立,夏明翰當選為第三屆總幹事,主編髮行了《湘南學生聯合會周刊》。夏明翰帶領調查組和學生義勇軍到倉庫、商店清查日貨,並舉行“焚燒日貨大會”。

加入共產黨

1920年秋,夏明翰在何叔衡的幫助下結識了毛澤東,成為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的第一批學員,開始大量閱讀進步書刊。因為夏明翰出身豪紳家庭,毛澤東戲稱夏明翰“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強多了”。
1921年冬,經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2年1月,湖南勞工會領導人黃愛與龐人銓領導工人罷工遭趙恆惕政府殺害,長沙一片白色恐怖。毛澤東找夏明翰等人商討對策,決定由夏明翰、郭亮、陳佑魁出面,組織召開追悼黃愛、龐人銓大會。會後,夏明翰等率各界群眾遊行示威請願,並通電全國,聲討趙恆惕政府的罪行。
衡陽市西湖公園內的夏明翰雕塑
衡陽市西湖公園內的夏明翰雕塑
1922年9月,湖南自修大學附設了補習學校,由何叔衡任主事,毛澤東任指導主任,夏明翰任教務主任。在校期間夏明翰整理有名教師的專題講演記錄,並交報刊發表。由他整理髮表在當時《大公報》上的講演稿有《近代歐洲文學史概論》、《注音字母與漢字》、《低年級的文藝》等30多篇共達十餘萬字。
1923年11月,湖南的趙恆惕政府以“所倡學說不正,有礙治安”的罪名,將自修大學和補習學校查封。湖南省委遂將這兩所學校的大部分師生轉移到由省委籌辦的正規中學——湘江中學,夏明翰被派到這所學校任教員,擔任學聯的幹事長和《湖南省學生聯合會周刊》第一編輯。對於夏明翰在湘江中學的教學情況,謝覺哉曾有過這樣的回憶:“黨辦湘江中學沒有教員,調他去教數學,他沒有教過數學,但為了對學生負責即是對黨負責,他用心鑽研,創造新教法,大受學生歡迎,成為很好的算術、代數的教授者。”

農民運動

1924年,夏明翰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負責農委工作,后兼任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他大力培養農運幹部,積極輸送革命青年到廣州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為了推動農民運動的開展,他把剛從廣州農講所和長沙政治講習所畢業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派去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其弟弟妹妹深入農村發動群眾,使衡陽的農民運動成為湖南農運開展得最好的地區之一。
1926年農曆九月初四,經毛澤東做媒,鄭家鈞和夏明翰在長沙清水塘一間簡陋的民房裡舉行了婚禮。中共湖南省委的李維漢、何叔衡、謝覺哉送上的對聯云:世上惟有家鈞好,天下只有明翰強。婚後1927年春節前夕,夏明翰和鄭家均兩人搬來長沙望麓園1號,與毛澤東、楊開慧同住一個院子。
1926年12月1日,湖南省委召開了湖南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和工人代表大會,大會由負責農委工作的夏明翰和負責工委工作的郭亮主持。
1927年2月,毛澤東到武漢舉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他寫信要夏明翰到農講所工作。夏明翰到武漢后,擔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任毛澤東和農講所的秘書。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夏明翰怒火萬丈,悲痛不已,他寫道:“越殺膽越大,殺絕也不怕。不斬蔣賊頭,何以謝天下!”他投筆從戎,參加了第二次北伐的革命軍,擔任宣傳部長,隨軍開到河南前線。

秋收起義

1927年6月,夏明翰被調回湖南工作,任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黨的“八·七”會議后,毛澤東回到長沙,同湖南省委商討秋收起義計劃。夏明翰根據計劃安排,向各級黨組織宣傳和組織秋收起義行動。
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指揮下,爆發了秋收起義。9月19日,會攻長沙的計劃受挫,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隊伍轉向井岡山,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10月間,湖南省委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他的主要任務是以平、瀏為中心,繼續組織起義,以配合井岡山的鬥爭。

被捕

1928年初,中共中央調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上海的黨中央派李維漢來到武漢,同郭亮、夏明翰研究決定取消兩湖年關暴動,制止盲目行動。同年3月18日,夏明翰從謝覺哉處得知交通員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返回漢口東方旅社準備轉移時,宋若林帶著軍警將夏明翰逮捕。3月20日被殺害。

主要作品


詩作

就義詩
郭沫若題寫的《就義詩》
郭沫若題寫的《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金魚
魚且能自由,
人卻為囚徒。
童謠
民家黑森森,官家一片燈。
民家鍋朝天,官家吃湯丸。
詩一首(1927年7月)
越殺膽越大,殺絕也不怕。
不斬蔣賊頭,何以謝天下!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祖父夏時濟(1852—1923),字彝珣,又字思沅,號環猿。中過進士,任過(清)戶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他拒不留任,帶著全家回到衡陽。
父親夏紹范(1869—1914),字孝棋,以優貢入仕,清朝誥授資政大夫,1901年欽加三品銜,1910年署理歸州知州,繼派赴日本考察政務,是清代一個閱深歷廣、又不墨守陳規的地方官員,寫有《日本官職志》、《東遊筆記》等書。
母親陳雲鳳1870年出生,清末“鐵面御史”陳嘉言長女,曾被賜封為誥命夫人。追求真理,博學多才,正直剛毅,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瀟湘女傑。一生吟詠不輟,晚年自編詩集2冊,一為《嚴余吟》,一為《衡岳吟詠》。此外還著有文集一冊。她既是明翰兄弟姊妹的生育者,也是他們走向革命的啟蒙老師和最忠實的支持者。當夏明翰,因投身革命被祖父斷絕接濟后,她變賣首飾予以支持。
妻子鄭家鈞長沙縣鄭家町人,溫和善良有一手高超的針線活和綉工技藝。1925年由她的表哥、夏明翰的同事熊瑾玎介紹與夏明翰認識。后經毛澤東做媒,1926年秋在長沙清水塘一間民房裡舉行了婚禮。在夏明翰的言傳身教下,迅速成長,成為夏明翰從事革命活動的得力幫手。夏明翰犧牲后,鄭家鈞於1930年到了上海,一邊做傭工,一邊為中國共產黨傳遞秘密文件。解放后,鄭家鈞在長沙的街道工作,1975年病逝。
四妹夏明衡著名烈士,湘南婦女運動領袖,1902年出生,1928年6月光榮犧牲。年僅26歲。
五弟夏明震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領導了著名的湘南起義。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七師,建立了郴縣蘇維埃政府。1928年3月22日(即夏明翰壯烈犧牲的第二天),在郴州反革命暴亂中(又稱“反白事件”)英勇犧牲,年僅21歲。
七弟夏明霹著名烈士,湘南學聯的骨幹成員,衡陽游擊鬥爭領導人。1928年2月28日英勇就義,時年不足20歲。
外甥鄔依庄著名烈士,夏明翰大姐夏明瑋的兒子,1911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在紅軍某部任指導員,在執行任務中犧牲,年僅19歲。
女兒夏芸原名夏赤雲,半歲喪父后曾改名鄭憶芸,抗戰後考入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學,1949年,考入武漢大學,後轉入北京農業大學。一生嚴格要求自己,13歲就學會做所有的家務活,後來一直都是在礦產類企業做普通職員。
1927年春與妻子鄭家均在武昌
1927年春與妻子鄭家均在武昌

軼事典故


反抗祖父

夏明翰祖父和父親都曾是在清朝政府官員。少年時代的夏明翰並未以“夏府少爺”自居,1917年,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考入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1918年4月,吳佩孚攻陷衡陽城。這期間,夏明翰憤然寫下一首諷刺畫配詩:“眼大善觀風察色,嘴闊會拍馬吹牛,手長能多撈名利,身矮好屈膝叩頭。”
由於夏家是當地的大戶,吳佩孚帶著“德蓋衡岳,譽滿蒸湘”的字屏到夏府拜訪夏時濟,意圖拉攏。夏明翰得知后,立馬衝進廳堂,將字屏撕成碎片,撒滿一地。

獄中受審

1928年3月,夏明翰在武漢被捕。入獄后他接受了多次審判。
主審官問:“你姓什麼?”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為什麼說姓冬!簡直是胡說!”
“我是按國民黨的邏輯講話的。你們的邏輯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們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也用你們的邏輯,把姓‘夏’說成姓‘冬’,這叫以毒攻毒。”主審官又問了幾個問題,可是什麼都問不出來。最後只能宣布“就地處決”。

遺書

在獄中夏明翰知生命將要結束,忍著傷痛用半截鉛筆給母親、妻子、大姐分別寫了三封信。
給母親的遺書里寫到:“你用慈母的心撫育了我的童年,你用優秀古典詩詞開拓了我的心田。爺爺罵我、關我,反動派又將我百般折磨。親愛的媽媽,你和他們從來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兒為民除害、為國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關鍵時刻,你給了我們精神上的關心,物質上的支持。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中寫道:“同志們曾說世上唯有家鈞好,今日里才覺得你是巾幗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淚漣漣。張望眼,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紅珠留著相思念,赤雲(夏明翰的女兒夏芸)孤兒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

後世紀念


2007年,夏明翰出生地湖北省秭歸縣歸州中學更名為夏明翰中學。

故居

朱詞條:夏明翰故居
夏家舊居
夏家舊居
夏明翰故居位於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夏家大院,又稱“合家堂”,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築,大院坐北朝南,土磚木結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2005年維修。維修后的夏明翰故居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故居管理所,二是夏明翰生平事迹陳列展覽部分,三是明翰精神書法陳列展覽部分,四是夏明翰舊居復原陳列展覽部分。在4500餘平方米的陳列館內,有夏明翰的銅像,有近400件文物,部分來自夏明翰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還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為夏明翰題寫的輓聯和詩詞。

書籍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前所長呂芳文著《夏明翰》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影視名稱扮演者
2012年《鐵血男兒夏明翰》嚴屹寬
——————

文學形象

2011年7月,歌劇《夏明翰》首演成功,全劇通過燒洋貨、抗家法、出走、夫妻情、抓捕、兄弟情、審判、就義8個場景,生動詮釋了中共黨員夏明翰的奮鬥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