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凌妹

筱凌妹

筱凌妹,原名宋玉珍。1936年農曆九月初三生於撫順市,從小家境貧寒,13歲從藝,1956年轉入瀋陽評劇院工作后,被稱為“八大主演”之一。

藝名由來


筱凌妹,原名宋玉珍。筱凌妹是她的藝名。說起這個藝名還有一段來歷。12歲的筱凌妹,因家貧三擔高粱
的聘禮就做了白旗寨鐵匠王家的童養媳。這是1948年春上的事。到了這年秋天,撫順解放。母親把宋玉珍從王家帶了回來。孩子雖是回家了,但總要為女兒的將來找個出路。當時,在河北省白洋淀與兒子、兒媳一起過的宋父觀念還是很前衛的。當時,筱凌妹 (宋玉珍 )的嫂子筱凌雲是聲震白洋淀地區的評劇名角。宋父想,雖說“戲子”的社會地位低下,可人家憑自己的勞動養家糊口,也沒有什麼可自卑的。就讓珍兒跟她嫂子學唱戲吧,將來也能自食其力,找個婆家不會受氣。於是,一封家書將宋玉珍召到了燕趙大地。學戲的甘苦,自不必細說。天資聰慧、容貌秀麗的宋玉珍很快從筱凌雲那裡學到了評劇傳統劇目《杜十娘》、《珍珠衫》等。十幾歲的宋玉珍即登台亮相演些丫環什麼的小角色。初登舞台,總要有個響亮的名字吧。當年與筱凌雲、宋玉珍同台演出的劇中女一號,我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筱俊亭說:“玉珍是凌雲的小姑妹,又是我們筱家班的人,我看就叫筱凌妹吧。”於是,筱凌妹開始在評劇舞台叫響,且日漸聲隆。

藝術經歷


筱凌妹
筱凌妹
筱凌妹,1936年農曆九月初三生於撫順市,從小家境貧寒,13歲從藝,拜二嫂筱凌云為師,因此得名。曾為撫順市評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兼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撫順市戲劇家分會副理事長,瀋陽市第三、四屆人大代表,撫順市人大代表及常委會委員。
筱凌妹1956年轉入瀋陽評劇院工作后,被稱為“八大主演”之一,參與演出了許多優秀的傳統劇目和現代、近代劇目。其中與筱俊亭共同主演的《打金枝》,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由河北音像公司製成盒式帶出版發行,廣為流傳,享譽省內外。筱凌妹在舞台上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有:評劇《打金枝》的金枝、評劇《楊三姐告狀》的楊三姐、評劇《人面桃花》的姑娘、評劇《桃花庵》的陳妙庵、評劇《水母仙子》的水母、評劇《祥林嫂》的祥林嫂、評劇《白蛇傳》的白素貞、評劇《楊八姐游春》的楊八姐等幾十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筱凌妹有股特別的精神頭兒,有著特殊的藝術創造力。她能獲得如此讚譽和殊榮,和她紮實的功底和曲折的藝術道路是密不可分的。1956年,瀋陽評劇院成立,筱凌妹與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鑫艷玲、張金秋、虹麗霞、趙鳳霞,並稱“八大主演”。21歲的筱凌妹成為文藝六級演員,這意味著她進入到了高級知識分子階層。這期間,她演出了古裝戲《拜月亭》、《打金枝》,現代戲《劉介梅》和根據全國勞模尉鳳英事迹改編的評劇《革命的浪潮》等。令筱凌妹驕傲的是1959年11月,省市團合併瀋陽評劇院建院一年時,該團八大主演同台獻藝,聯袂演出了《大三節烈》。這齣戲是按三三制演出,一折一換角。場面宏大盛況空前。為豐富和發展由蓮花落發展而來的評劇唱腔,筱凌妹還到山西太原、河南鄭州學習晉劇《雙鎖山》、豫劇《紅娘》。回沈后她們將《雙鎖山》移植為評劇,填補了當時評劇旦角沒有靠架戲的空白。這齣戲,筱凌妹還為當時在沈視察工作的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做過專場演出。1962年,她調入大連評劇團。在這裡,她不僅連續三天演出打炮戲《桃花庵》、《人面桃花》和《保龍山》,還上演了轟動整個大連的移植劇目《水母仙子》。這齣戲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筱凌妹創造性表演了十桿長槍找出手的精彩場面,這是筱凌妹為評劇表演藝術開啟先河之舉,顯示她紮實深厚的藝術功底。也為日後即1979年在撫順評劇團演出集唱功、武功於一體的大戲《白蛇傳》奠定了基礎。
1963年,筱凌妹返回家鄉,調入撫順評劇團。“文革”前,她主演了《水母仙子》,令撫順觀眾耳目一新。之後,她又排演了《春草闖堂》。“文革”結束后,同許多老藝術家一樣,迎來文藝第二個春天的筱凌妹煥發了藝術青春。1977、1978、1979年,連續3年,她排演了3出大戲《金沙江畔》、《祥林嫂》和《白蛇傳》。
特別是《祥林嫂》一劇。筱凌妹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去,而且還參與到了劇本的創作。在中國評劇院的8場戲劇本中,到《捐門坎》祥林嫂舉柴刀唱“我劈了門坎又何妨”時大幕即落,全劇終結。筱凌妹覺得這不能完全反映祥林嫂在舊社會所遭受到的悲慘命運。於是,她在原劇本的基礎上加了《祝福》。筱凌妹親自操刀,創作唱詞,編排唱腔。“數九寒冬大雪紛飛,我孤苦伶仃依靠誰。挨門乞討受盡人間罪……難道說是命里註定罪難挽回……”這段充滿悲憤之情的慢板轉頓板後轉散板的唱段,充分利用評劇藝術高門大嗓的藝術特質,把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深刻反映了魯迅《祝福》原著中的厚重主題。
筱凌妹老師雖然現在因年事已高遠離舞台,但從未捨棄她所鍾愛的評劇藝術。在筆者採訪時,老人家談至興起,竟情不自禁地唱、念、做、打一番起來。那一招一式、一腔一韻,使我不禁恍若回到30年前的舞台上:“西子湖畔、斷橋這邊。美麗善良的白娘子蓮步輕移,水袖漫舞,幾許嫵媚,萬種風情……”筱凌妹把這段情感之戲表演的惟妙惟肖,生動感人。
自退休以來,筱凌妹在家習練字畫,打球健身,老友相聚,自得其樂。她牡丹畫得好,乒乓球打得好,精神矍鑠,身體健康。曾經在舞台上輝煌,如今夕陽中的生活更加精彩。
如今筱凌妹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老有所養的,有靜有動的,有閑有忙,真可謂“不亦樂乎”。每周的一、三、五到老幹部局去打乒乓球,陪練者是她的老伴邵萬彬。每周的二、四、六在家習字作畫。周日休息,有時同行的幾位老姐妹在家搓搓麻將,如程旭、關靜珍、郝永慧等,不分輸贏,娛樂而已。筱凌妹是個勤快人,家庭收拾的乾淨利索,廚房陽台窗明幾淨,客廳和卧室擺布的是井井有條,陽台花草鬱鬱蔥蔥,含苞待放,給人一種溫馨可人的感覺。

創新理念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長河中,評劇藝術應屬是一朵嶄新的浪花。在140多年的評劇藝術發展中,它吸收了
筱凌妹
筱凌妹
其它藝術種類的優秀元素和表現形式,逐漸的形成和完善了評劇的藝術魅力。
我自幼喜歡評劇,並投身於評劇舞台,師承於筱凌雲。在學藝的過程中,她的唱腔,她的藝術動作,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我入眼入心,認真揣摩,心領神會。我是評劇藝術這塊土壤里的一粒種子,40多年的舞台生活,是黨和人民給了我充分的“養份”和精神食糧,使我成為一名收穫頗豐的人民演員。我在傳承優秀經典的同時並不斷創新,使我創作了諸多的藝術形象,並有了鮮活的藝術生命,這些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舞台上的藝術形象,更有了永恆的生命力。
創新應當成為藝術創作的永恆追求,失去創新精神,藝術作品就失去靈魂,評劇藝術的生命力就會枯竭斷流。創新是藝術永葆青春的生命力的源泉,也是藝術的巨大魅力和價值所在。要讓評劇藝術作品在民族歷史上繼續閃爍燦爛的光輝,就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創新和永無止境的藝術追求,通過大力提倡藝術創新,鼓勵藝術家不斷創造,創作出無愧於這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精品,才能譜寫富有光彩的當代文化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