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吳秀峰的結果 展開

吳秀峰

中醫師吳秀峰

省醫務工作者協會雲霄分會聘任他為學術部副部長,系城關中醫聯合診所創始人之一。1956年,縣組建聯合醫院(即今中醫院),任內科中醫師

人物簡介


吳秀峰(1894~1970年) 福建雲霄城關人。

人物經歷


建國前

自幼博學強記,民國6年(191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先在鼓浪嶼毓德女中任教,后應廈門華僑曾氏聘請,任僑立培英學校校長。任教期間,開始鑽研醫學,利用教務之餘,瀏覽醫書,對《金匱要略》等經典名著悉心研讀。民國15年,辭職返雲,從此潛心歧黃,勤研醫籍。親友知其技,踵門求診者日眾。因刻苦學習研究理法方葯,洞察其精微,在臨床治病中,能明辨虛實,防治未病,改邪而不忘護本;審證求因,以證論治,法經方而重化裁;博採眾方,異術並窺,雖學古而不泥於古,“用藥如用兵”,務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民國17年,吳秀峰至鼓浪嶼訪友,適其友兩腿生癰,住院月余,詢知疾先從左腿生,繼而右,連續對稱共7粒,患者兩腿疼痛、足不能抬起,身不能轉側,日夜僵卧、痛苦異常。依西法需假以時日,待癰腫化膿時,開刀排膿。吳問明情況后,即用黃芪、歸身、白芍、山甲、甘草等“黃芪湯”治癰毒,3劑痊癒。有一吳姓患者,年事已高,大便數日未行,心下痞滿,腹痛拒按,舌苔黃燥,口渴喜飲,脈沉實,即投大承氣湯加熟地,瀉中寓補。翌日往診,已愈。患者敬其醫術,且其治病救人,不問貧富、不問診金,急患者之所急,每延立至,群眾更仰其醫德。民國34年,吳秀峰一度被聘任雲霄縣立初級中學文科教員。民國38年9月,被推舉為“雲霄自動解放籌備委員會”成員。

建國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8年,開辦衛生學校,以其博識廣聞、醫術精湛聘為衛校教員,為城鄉培養一批醫務骨幹。1959年,受聘為縣中醫研究所委員,並先後為政協雲霄縣委員會第二、三屆委員會委員,1962年獲福建省衛生廳“名老中醫師”稱號。吳秀峰自學成才,懸壺五十幾載,博覽古今諸家醫籍,集眾家之長,融會貫通。1963年,省中醫研究所欲調其往福州,供職中醫研究所,因年老,不果行。其所著醫案、醫話、論文不下百篇,發表於《福建中醫藥》、《中華中醫雜誌》和《福建中醫醫案》。他不但精通醫學,對書法也頗有研究,作品曾多次參加展覽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