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湯

具有益氣托膿,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芪湯採用黃芪意在扶正祛邪,托膿解毒,且現代藥理證實黃芪也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選用大黃是根據中醫學肺與大腸相為表裡的原理,以通瀉的方法來排除體內的邪熱、痰濁、瘀血、癰膿。

方歌


生芪赤芍丹皮桔,大黃瓜蔞魚腥草。氣虛便秘亦可用,補氣健脾潤腸通。

臨床應用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氣托膿,瀉火解毒。主治肺膿瘍
[處方組成] 生黃芪15克、魚腥草30克、赤芍9克、丹皮6克、桔梗6克、瓜蔞9克、生大黃(後下)9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風熱襲肺型(多見初期)加桑葉、菊花;癰膿型加葦莖、冬瓜子、桃仁;正虛邪戀型(多見後期),加太子參、沙參知母;熱陷厥陰型,加犀角、生地鉤藤、羚羊角;正虛陽脫型配合人蔘、附子龍骨牡蠣
[臨床療效] 治療31例經X線檢查為肺膿瘍患者,經治療后除3例中斷治療外,28例臨床癥狀全部消失,X線顯示正常或僅殘留少量纖維素陰影。一般服藥1劑,臨床癥狀即開始好轉,服7劑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療程平均14天。

金匱翼


【處方組成】黃芪、麻仁、白蜜、陳皮
【主治】氣虛性便秘,大便並不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脈弱。
【方義】黃芪補脾肺之氣,麻仁,白蜜潤腸通便,陳皮理氣。若氣虛較甚,可加人蔘、白朮。
【出處】《金匱翼》
主題詞或關鍵詞: 中醫方劑 肺膿腫
欄目關鍵詞: 中醫方劑 內科 呼吸系統疾病
輔助分類項: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