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是指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本身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產生的感覺(例如,人在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較深,又稱深部感覺。此外,在本體感覺傳導通路中,還傳導皮膚的精細觸覺(如辨別兩點距離和物體的紋理粗細等)。主要涉及軀幹和四肢的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屬於頂葉功能)。
本體感覺可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位置感覺、運動感覺、負重感覺;二級:前庭的平衡感覺和小腦的運動協調感覺;三級:大腦皮質綜合運動感覺。骨損傷病人的本體感覺缺失主要是一級缺失,運動損傷病人的本體感覺缺失主要是一級、二級缺失;神經損傷病人的本體感覺缺失主要是三級缺失。
根據運動功能再獲得的固有規律:感覺輸入(外力協助)→本體感覺輸入(無外力協助)→ 運動模式標準固定 →多次或超量標準重複運動 →在大腦皮質建立運動功能區→ 運動功能再獲得!我們可以得知:沒有本體感覺輸入,就沒有運動功能再獲得!
1.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由3級神經元組成。第1級神經元為脊神經節細胞,其周圍突分佈於肌、腱、關節等處本體覺感受器和皮膚的精細觸覺感受器,中樞突經脊神經后根的內側部進入脊髓后索,分為長的升支和短的降支。其中。來自第4胸節以下的升支走在後索的內側部,形成薄束;來自第4胸節以上的升支行於后索的外側部,形成楔束。兩束上行,分別止於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第2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薄、楔束核內,由此二核發出的纖維向前繞過中央灰質的腹側,在中線上與對側的交叉,稱內側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纖維呈前後排列行於延髓中線兩側、錐體束的背方,再轉折向上,稱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在腦橋居被蓋的前緣,在中腦被蓋則居紅核的外側,最後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后外側核。第3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腹后外側核,發出纖維經內囊後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後部,部分纖維投射至中央前回。此通路若在不同部位(脊髓或腦幹)損傷,則患者在閉眼時不能確定相應部位各關節的位置和運動方向以及兩點間的距離。
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實際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部分,為傳入小腦的本體感覺,由兩級神經元組成。第1級神經元為脊神經節細胞,其周圍突分佈於肌、腱、關節的本體感受器,中樞突經脊神經后根的內側部進入脊髓,終止於C8~L2的胸核和腰骶膨大第V—VII層外側部。由胸核發出的2級纖維在同側側素組成脊髓小腦後束,向上經小腦下腳進入舊小腦皮質;由腰骰膨大第V~VII層外側部發出的第2級纖維組成對側和同側的脊髓小腦前束,經小腦上腳止於舊小腦皮質。以上第2級神經元傳導軀幹(除頸部外)和下肢的本體感覺。傳導上肢和頸部的本體感覺的第2級神經元胞體在頸膨大部第VI、VII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這兩處神經元發出的第2級纖維也經小腦下腳進入歸小腦皮質。
本體感覺通過三個級別進行管理:
一級管理是指條件反射運動模式運動管理,是最低級的管理;
二級管理是指小腦+前庭,是中級管理;
三級管理是指視覺+中樞神經系統,是高級管理。沒有視覺的參與,本體感覺的輸入會很慢。
三級感覺管理示意:
一級管理 關節位置感覺(JPS)
肌肉運動感覺
負重感覺
二級管理 小腦
前庭
三級管理 CNS(中樞)的綜合信息收集與處理
視覺反饋
本體感覺運動的信號傳輸分三個速度:
一級管理的神經感覺傳輸速度為20-30毫秒(骨關節+肌肉)
二級管理的神經感覺傳輸速度為50毫秒(小腦+前庭)
三級管理的神經感覺傳輸速度為100毫秒(中樞+視覺)
1、肌梭神經元——運動感覺——感覺肢體的運動速度,肌肉通過屈伸感知和調控運動速度。
2、高爾基小體——肌腱兩端——負重感覺——感知和調節肢體的負重變化。
3、帕廳尼小體——韌帶關節兩端——位置感覺——感知肢體與關節的位置移動。
4、凡蒂帕廳尼小體——壓力感覺(同位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