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軲轆車
大軲轆車
大軲轆車在河西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悠悠地轉動了幾千年,目前在人們的視線和記憶中逐漸消失了。該車的製作工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
保存臨消藝,,央視台套《探索》欄李訓編導嘉峪關,歷時9天,在嘉峪關市新城鎮中溝村四組孫延錄家進行現場錄製,對整個大軲轆車和鐵釘鐵瓦的製作都一一做了拍攝。這種車的主要特點是軸長、輪高,適合於在戈壁沙漠上行駛,顛簸輕,是當地古代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大軲轆車
軲轆,軲轆、構科合、堅固濟聞遐邇,甘肅河。輪,徑達.米,轂牗即輪貫軸圓木牘桶牞,輻根,輞寬-,厚-。龐,裝廂,套毛驢,居然可以拉得動,初見者往往咋舌稱奇。
嘉峪關市志辦的吳生貴主任說,漢代張掖已有軺車和牛車。漢墓壁畫上畫的牛車,漢墓出土的仿製軺車,均為大軲轆車,證明到漢代大軲轆車仍在張掖沿用。到了唐代,河西一帶大軲轆車更加興盛,官員出行都坐各式大軲轆車,敦煌壁畫中有一幅張義潮出行圖,圖中畫有大軲轆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大軲轆車仍是農田運輸、短途運輸乃至長途運輸的主要工具,隨著公路運輸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到80年代初,這種車才被逐漸淘汰。
大軲轆車為什麼要做成如此的高且大呢?這主要是走沙路、爬沙丘的特殊產物。這種高大寬厚的軲轆,可減輕車輪在沙磧上的深陷度,而且車軲轆大了,車腳子就高,裝得越重,向前推進的慣性力就越大。這是人們根據實踐經驗所進行的創造。
關於這個大軲轆,在民勤還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原先民勤的車輪子也較小。有一次,幾個人去西沙窩打柴,回來路過一個沙丘,車輪陷入沙中,大家合力去推,費了老大的勁也難以轉動。正在無計可施時,忽然走來一個身體健壯、面目和善的老頭兒,二話不說,幫他們把車一個一個推過沙丘,這夥人感激不盡,連聲稱謝,並訴說起趕車過沙丘的難處。那老人啥也沒說,只是用一隻手臂在車輪子上大大劃了一個圈兒,就笑嘻嘻地走了。這些人莫名其妙,不理解老人的意思。其中有一個木匠,他猜想:“老人是不是說,要我們把車軲轆再做得高大一點?”回家后,他幾經試驗,終於製作出了這種大軲轆,以後過沙丘就容易多了。一來二去,很快傳遍了,車輛全部換上了大軲轆,還說那老人絕對是魯班師健顯靈,專門來指點民勤人解決這個困難的。
林則徐於道光二十二年9月經過河西到新疆,當時林則徐騎馬前行,初七走到酒泉時,時風時雨,於是換成轎子,但道路難行,轎夫叫苦,於是林則徐決定換成當地的大軲轆車,頓時感覺省力不少,於是乘大軲轆車直到出關。這一切都在《林則徐集·日記》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2008年3月份,嘉峪關城市文化博物館邀請藝人孫延錄做一輛大軲轆車,隨後陳列在館中。該大車的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
嘉峪關市新城鎮中溝村四組孫延錄出生在1934年,家裡有6個孩子,他是家中第四個孩子。1948年在他14歲的時候,從張掖高台來了一位做大軲轆車的師父,一些有錢人家排著隊請師父做大軲轆車,孫延錄羨慕極了,於是他想去拜師學這門手藝。一夭傍晚,14歲的孫延錄鼓足勇氣去找師父,當他說明來意時,師父看了他一眼,孫延錄當時跪著求師父,說讓他試一試,如果師父滿意就留著他,如果師父不滿意他就離開,師父答應了。為了能學到這門人人羨慕的手藝,孫延錄每夭早起晚睡,再加上他眼明手快終於博得師健的讚許,答應收孫延錄為徒。此後,孫延錄成了這位大師父唯一的徒弟。
孫延錄老人說,在當年這份做大軲轆車的活,工錢比一般活要高出幾倍,每日三餐都是東家供應。那時沒有現代機械設備,都靠人工製作,每個大軲轆車有時得一個月時間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