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水

晉水

晉水是歷史有名的河之一,古書中常有提及,晉水出晉陽縣(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西懸瓮山(今太原市晉祠西)。

簡介


資料

朱懸作縣,瓮作壅,《箋》曰:孫雲,壅,《山海經》作雍,注音瓮。趙改瓮云:縣,古懸字 艙當作瓮。《方輿紀要》,懸瓮山腹,有巨石如瓮,亦曰汲瓮山。蓋起象斯形,壅是壅塞之義,為誤無疑。戴改懸瓮。縣,(守敬按:兩漢、魏、晉、後魏縣並屬太原,即今太原縣治。)故唐國也。(會貞按:《漢志》,晉陽故《詩》唐國。《括地誌》,故唐城,在晉陽縣北二里。《城記》雲,堯築也。)
春秋左傳》稱,唐叔未生,其母邑姜夢帝謂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之參。及生,名之曰虞。(會貞按:昭元年文。)
呂氏春秋》(《重言》)曰:叔虞與成王居,王援桐葉為?,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請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戲耳。公曰:天子無戲言。時唐滅,乃封之於唐。(守敬按:《史記·晉世家》,以周公為史佚。)縣有晉水,後改名為晉。(孫氏按:《毛詩譜》,叔虞子燮父,以堯虛南有晉水,改曰晉侯。)故子夏敘《詩》稱此晉也,而謂之唐,儉而用禮,有堯之遺風也。(守敬按:《唐風·蟋蟀》篇敘文。)
《晉書地道記》及《十三州志》並言,晉水出龍山,(會貞按:二書本《淮南》,見下。)一名結絀山,(朱名訛作水。趙改。《箋》曰:宋本一下有雲字,一雲出結絀山。全改同。戴又改。會貞按:《淮南·?形訓》,晉出龍山,結給合出封羊。
《高注》,結給合,一名也。是以結給合三字相連為水名。證以本書下雲,泥塗淵出??山,似是。然證以上文涼出茅盧、石樑,茅盧、石樑皆山名,則以結給二字為山名,上屬亦是。故《晉書地道記》、《十三州志》並以結絀為龍山之異名 勃氏從之。惟給、絀錯出,《御覽》四十五引《郡國志》、《寰宇記》、《明一統志》、《方輿紀要》俱作絀,則絀字是。又疑此句是後人所加,與《江水》篇亦曰縣?縣同。)在縣西北,非也。(守敬按:在縣西北之說,見《漢志》,《淮南》高《注》同,是《地道記》、《十三州志》所本。)
《山海經》曰:縣瓮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董佑誠曰:《地形志》,晉陽有懸瓮山,一名龍山。《元和志》因之,是又合龍山、懸瓮為一。又雲,《漢志》,晉陽,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汾。蓋別志龍山所在,非蒙下晉水也。《續志》以下因之而誤,故酈氏辨之。守敬按:董氏蓋誤會酈意,分龍山縣瓮為二,謂晉水出縣瓮,不出龍山也。不知《淮南》已言晉出龍山,即《漢志》所本。《漢志》,有鹽官三字,當在東入汾下,今本錯入晉水上耳。《漢志》凡書有鹽官、有鐵官皆在句末,可證。且《地形志》明雲懸瓮山一名龍山,是魏收知為一山,安得謂酈氏分為二?酈氏因《經》以懸瓮標名,特舉《山海經》之縣瓮以釋之。其立言之意,則專駁在縣西北之說,故確指在其在西南。又按:《山海經》郭《注》作縣西,《後齊書·楊?傳》及《括地誌》同,與《經》合。而《地形志》則雲西南,與《注》合,酈氏當以實驗得之,故不曲附《經》文也。
《一統志》,山在太原縣西南十里,晉水所出,源出滴瀝泉。)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朱水以訛作以水。戴乙,趙同,並刪之字。會貞按:殘宋本、《大典》本作水以。《後漢書·安帝紀》注、《寰宇記》、《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此,並作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史記志疑》曰,《國語》但云,襄子走晉陽,圍而灌之,不雲引何水。韋《注》依《趙世家》以為汾水,《魏世家》依《國策》以為晉水。《尚書古文疏證》曰,李宏憲疑莫能定,不知二水皆是也。蓋智伯決晉水以灌城,至今猶名智伯渠,然亦豈有舍近而且大之汾水不引以並注者乎?盧文?召曰:晉水注於汾水,汾水之所經廣矣,此雲汾水,雖不可謂誤,而晉水尤與晉陽為切近。)其川上,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守敬按:《地形志》,晉陽有晉王祠。《一統志》,在太原縣西南十里,懸瓮山麓,晉水發源處。趙云:《方輿紀要》雲,《水經注》,晉祠南有難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凍,溉田百餘頃。又有泉出祠下,曰滴瀝泉,其泉導流為晉水,瀦為晉澤。今本無之。)水側有涼堂。(朱《箋》曰:《御覽》作涼台。守敬按:宋本《御覽》四十五引亦作涼堂,與朱不應。
《元和志》、《寰宇記》引並同。考《國策》高《注》雲,鑿台,晉陽下台名,鑿地作渠,以灌晉陽城,因聚土為台而止其上,故曰鑿台。是鑿台當在晉水上源,與此《注》所指之地合,而鑿台又有涼台之稱,此《注》原書必是涼台,傳寫者訛台為堂,而《御覽》及《元和志》、《寰宇記》遂據改之。朱氏所說,想當然耳。)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東過其縣南,(朱東上有又字,戴、趙同。守敬按:不當有又字,今刪。)又東入於汾水。沼水分為二派,(朱作汾水分為二流,《箋》曰:舊本作湖水。趙據《後漢書·安帝紀》注及《寰宇記》引此改作沼水,作二派。戴同。)北瀆,即智氏故渠也。
昔在戰國,襄子保晉陽,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與韓魏望嘆於此,故智氏用亡。(守敬按:見《史記·趙、魏世家》。)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園溉。(戴以園為訛,改作灌。會貞按:《寰宇記》引此作灌,蓋戴所本。然《寰宇記》乃臆改,不足為據。考《漯水注》用周園溉同,又《沁水注》以周城溉,《沁水注》四周城溉,《沔水注》以周田溉,與此亦例,戴不察耳。)漢末,赤眉之難,太原郡掾劉茂,負太守孫福,匿於城門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處也。(守敬按:事詳《後漢書·獨行·劉茂傳》,文小異此,蓋參以他家《後漢書》。

晉國


山西省之所以簡稱“晉”,緣於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疆域為稱霸達百年之久的晉國領地而沿襲至今。關於晉國由來史書載,周成王“剪葉封桐”,將古唐國封給其弟虞,叔虞子燮因臨晉水改唐為晉。那麼史書所載的晉水究竟在哪裡?筆者參照相關史料並實地考察,認為晉水主要源流應該在絳縣。
從地理位置看,西周早期,諸侯割踞,各自為國。《史記·晉世家》明確記載,早期晉國的領地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河即黃河,汾即汾河,也就是說,當時的晉國的方位在黃河、汾河東面,方圓百里。即現今絳縣、侯馬翼城曲沃襄汾一帶,近年來,侯馬晉國遺址和曲沃天馬晉侯大型墓葬等考古發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那麼當時的晉水,必然是晉國疆域內一條較大的河流。
從地形地貌看,晉國一帶地處中條山新生代斷陷盆地的山前傾斜平原和沖積平原區,其東南部為縱深百里的中條山,呈東南高西北低之勢,晉水必然發源於諸山之中,而現在這些山峪均在絳縣大交鎮、南樊鎮、衛庄鎮的行政轄區內。
從具體方位看,《呂氏春秋》《毛詩譜》等多種史書均載:“叔虞子燮父以堯墟以南有晉水,改曰晉侯”。堯墟即帝堯早期生活並建都的地方,其地即為現今位於絳縣最北面的南樊鎮堯都村,為此晉水的源頭和主要徑流應該在絳縣境內。
從水文史料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把晉水定位在今太原附近的晉陽縣,因該地據當時晉國的勢力範圍太遠,不少史學家對此提出質疑,不應採信,疑為酈氏之筆誤。
筆者對照史料,經實地勘察后認為,西周時期晉國境內的晉水,應是澮水南岸距堯都村不遠的澮交諸水,《水經注》載:“澮水出河東絳縣東澮交東高山,又西南與諸水合,謂之澮交,又有賀水,東出近川,西南至澮交入澮。又有高泉水,出東南近川,西北趣澮交注澮。又南,紫谷水東出白馬山白馬川,其水西于田川水合,水出東溪,西北至澮交入澮。又有於家水出於家谷,有范璧水出於璧於,並西北流,至翼廣城。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澮交入澮。”以上所記的“諸水”均出自絳縣境內中條山的續魯峪、磨里峪、紫家峪等3條縱深數十公里山峪之水以及山下平川大交鎮賀水、大郡、范璧、磨頭等村莊。山西省水文二隊1978年統計顯示,全省流量大於0.1立方米/秒的大泉水共52處,絳縣大交鎮的賀水泉、范璧泉、程景泉、大郡泉名列其中,與《水經注》所記相吻合。
現在此地雖地下水位下降,這些泉水仍川流不息,與南面幾個山峪里的季節河水合流於澮交河,此河水自東南而下,滔滔奔流10多華里於西北流入澮河,形成“五水歸宗”的水文奇觀。至今河兩岸渠溪交錯,樹陰流光,阡陌如畫,稻果飄香,一派水鄉風光。
從地名沿襲看。絳縣境內有多處帶“晉”字的地名或水名,澮交河的主要源頭之一的絳縣磨里峪深處有名叫大晉堂、小晉堂的兩個地方,此兩地相隔不遠,坐落於一條深溝里,深溝里有不少山泉,且泉水很大,順溝而流,和其它山溝里的水匯聚成河,一直流到幾十華裡外大交鎮的澮交河。
在絳縣安峪鎮,有個晉峪,山溝里有個很大的泉水叫晉峪泉,也稱拔劍泉,當地人相傳為晉文公帶兵打仗途經此地為解將士之渴而以劍挖之。
從晉國遺跡看。公元前668年晉獻公“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后,晉國的統治中心就由“曲沃”(今聞喜境內)轉移到絳縣,成為晉國的核心區域。至今存留下不少與之相關的遺跡。絳縣古絳鎮的南城村南的古車廂城,多種史書均載為晉國中期的都城“絳”。晉國勃興稱霸時期的晉文公、晉獻公、晉靈公墓分別座落於絳縣的衛庄鎮下村、衛庄鎮槐泉村、磨里鎮東劉家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絳縣境內還遺存著狐偃將軍廟、祁午將軍廟、介之推墓、董狐封地等一批晉國的遺跡和景觀,符合古人以山水為宗的理念,也為晉水在此地提供了有力佐證。

晉水祠


晉水源流在晉祠內。源流主泉難老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樓,頭層三間帶廊二層為三間。歇山式屋頂,內塑水母坐像及侍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兩渠。水溫保持17攝氏度,常年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