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

劉漢(1932.8—),廣東中山人,擅長中國畫、連環畫。1949年參軍,1952年任中南軍區防空兵文化處美術員,1955年後為職業畫家。

人物簡介


劉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
劉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
劉漢,1984年後任中央民族學 院美術系第二中國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現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代中國水墨聯盟秘書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作品有連環畫《紅色風暴》、《黑山阻擊戰》、《紅旗譜》等,中國畫《天女散花》、《女媧補天》、《拓荒牛》等。近十年來曾在國內7次舉辦個人畫展,1985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曾發表《線節奏與中國畫革新》、《創造與繼承的顛倒》、《拾回來你失落的明慧》等數篇專論文章。

生平


祖籍中山沙溪,1932年出生於廣州。祖父劉思復是辛亥革命的先驅者之一、上世紀初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曾有過籌劃用土製炸彈暗殺清水師提督李准的壯舉;父親劉石心在大革命時代當過進步刊物《勞動者》的編輯。家庭的影響賦予他天生的叛逆精神,而他在此後窮畢生精力在中國畫走向方面的探求,更使他獲得了驚世駭俗的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的成果。
劉漢從小喜歡畫畫,因為祖父和父親的關係,他從小就認識高劍父、徐悲鴻等畫壇的前輩宗師,而且過從甚密。有趣的是,他卻從沒有把這些大師視為偶像,一心想的只是繪畫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畫。解放戰爭期間,劉漢參加了兩廣縱隊的文工團宣傳隊,從外地回到了老家中山,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忘掉了畫畫。當在中山北部的潭州地區工作時,他曾畫過一組連環畫,以揭露惡霸地主的壓榨農民血汗。由於工作太忙,這些畫畫好后就擱在一邊,連自己也忘記放在哪裡了。直到某個雷電交加的日子,當他又一次經過潭洲時,發現這些連環畫竟被別人放大了畫在村中的牆壁上。看到自己的塗鴉之作成了宣傳革命的武器,令他從此對畫畫產生了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50年代初,他從部隊轉業后,決定投考美院,卻沒有想到前路會是這樣的坎坷。三次投考三次落榜。說也難以令人置信。十分不服氣的他,就在此後數年間,憑著為梁斌的著名長篇小說《紅旗譜》所作的插畫,一舉名揚天下,最後竟成了美院學生的範本!
從50年代後期起,劉漢開始將精力投向中國畫走向的研究上來。曾親身經歷和參與解放戰爭的劉漢,很希望自己擁有一種大氣魄來反映大時代的變革。然而,在隨後的“文革”年間,他不但不能繼續從事繪畫和研究,為了生活,還不得不去放下畫筆當了建築小工。等到文革結束,文化部恢復成立書畫創作組(中國美術研究院前身)時,劉漢被邀請到書畫創作組研究中國畫的革新,並在80年代初首次將他的探索之作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畫展,引起了轟動,被觀眾讚譽為具有“撥動心弦,激情的渦流掀翻展所的頂篷”的力度。他自己也鄭重地將此視為“二十世紀文化的宏觀探索”。可惜,由於這類課題很難成為商品賣錢,應之者寥寥。
劉漢畫作
劉漢畫作
沒有人願接就自己來。自認理論基礎薄弱的劉漢,前後花了十年時間,將中國畫的歷史,以及中 西醫學的碰撞、《孫子兵法》,還有中國體育騰飛等許多不同類別卻具有內在關聯的材料有機揉合,融會貫通,於1995年在《江蘇畫刊》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上帝的青睞》。他在論文中宣稱:“世界上古老民族裡面,中國人有點特別,她站立不起來便罷,一旦昂然站起,就命定要遭際世紀的機遇,承受額外的負荷……誰叫他們身受上帝的青睞。”接著,他在對東西方的異同作出實事求是的比較后指出,“發揚中國宏觀而鍛造中西思維兩優做出互補,可以興中華,可以旺歐洲,可以昌世界”。他的理論像一個重磅炸彈,終於引起了學術界及美術界的關注。為了向年青一代講授自己的觀點,劉漢提出,希望能到中央民族學院教學,但是,由於他論點的新穎與急進,令墨守成規者難以接受,所以,他進學院教書的事幾經反覆,總是落實不了。有見及此,吳作人等著名畫家為此事聯名上書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收到信后,指示當時的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辦理。由於中央領導的親自過問,劉漢才得以在1984-1990年期間在中央民族學院教書,他開設的理論課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劉漢認為,應該而且可以用傳統的中國畫線條來表現中國人的錚錚鐵骨。他創作於80年代的《拓荒牛》、巨幅製作《來複槍洞穿我的胸膛》、《崑崙我的脊樑》,以及反映廣州三元里百姓痛打英國侵略軍,揭開中國人民反帝鬥爭序幕的《牛欄崗大雨滂沱》等實踐這一理論的畫作,都曾名噪一時,具有罕見的豪雄與“野性”,十分引人注目,當然也頗招爭議。
劉漢曾於90年代末回到家鄉中山舉辦畫展。2004年6月,在應邀回中山參加文化名人推廣月活動時,身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現代中國畫水墨聯盟秘書長、中國美協會員的劉漢在座談會上的發言語驚四座。他說:“現代人都在崇尚西方文化,其實西方文化也有垃圾;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時,以為傳統文化都是垃圾,結果是潑髒水連孩子也一齊潑出去。這些做法顯然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