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仁武

阮仁武

1、傅大雄,阮仁武,劉大軍等。近等基因系法對小麥顯性矮源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7,40(4)。 3、傅大雄,阮仁武,宗學鳳等。多節小麥資源的發現,中國農業科學,2006,39(3)。 4、阮仁武,傅大雄.20個小麥矮源的致矮力及聚類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7(1)。

個人簡介


阮仁武,男,1964年1月生,重慶忠縣人,1987年7月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一直從事麥類作物的遺傳育種工作,主持小麥赤霉病控制技術規程(協作)(2004~2005),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重慶市專用小麥選育(2003~2005)。主研重慶市高產、優質大麥新品種選育(1988~1992),四川省大麥聯合育種(1989~1992),重慶市雜交小麥育種(1989~1994),重慶市“九五”攻關小麥育種及理論研究(1996~2000),重慶市大、小麥種子工程項目(1997~2000),重慶市大麥育種及生產開發(2000~2004),重慶市“十五”攻關小麥品種資源創新(2001~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等十餘項科研項目。主研選育大麥新品種“浙農大4號”、“飼麥8640”、“西南86911”3個,小麥新品種“西南335”、“西南128”2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2003年度),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1992年度)。

承擔的科研項目


到目前為止,主持或主研科研項目10餘項。
1. 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
2. 主研重慶市“十五”攻關小麥品種資源創新(2001~2006)。
3. 主持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重慶市專用小麥選育(2003~2005)。
4. 主持小麥赤霉病控制技術規程(協作)(2004~2005)。
5. 主研重慶市大麥育種及生產開發(2000~2004)。
6. 主研重慶市“九五”攻關小麥育種及理論研究(1996~2000)。
7. 主研重慶市大、小麥種子工程項目(1997~2000)。
8. 主研重慶市高產、優質大麥新品種選育(1988~1992)。
9. 主研重慶市雜交小麥育種(1989~1994)。
10. 主研四川省大麥聯合育種(1989~1992)。

取得的科技成果


西藏高原新石器時代農作群遺存發現與研究”獲2003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第4完成人。
審定小麥新品種“西南128”,主研人員(2002)。
審定小麥新品種“西南335”, 主研人員(1999)。
“飼麥8640”、“浙農大4號”選育,獲1991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5完成人。
四川盆地大麥生產開發研究”,1993年成果鑒定成果登記號N92-163,參加人員。

發表的研究論文


1、傅大雄,阮仁武,劉大軍等。近等基因系法對小麥顯性矮源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7,40(4)。
2、傅大雄,余東,阮仁武等。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3理想株高突變體的基因型檢測,分子植物育種,2007,5(1)。
3、傅大雄,阮仁武,宗學鳳等。多節小麥資源的發現,中國農業科學,2006,39(3)。
4、阮仁武,傅大雄.20個小麥矮源的致矮力及聚類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7(1)。
5、傅大雄,阮仁武,宗學鳳等. 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統抗穗萌特性研究,作物學報,2005,31(4)。
6、阮仁武,傅大雄,王步軍.3種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7(3)。
7、傅大雄,阮仁武,殷家明等. 小麥顯性矮稈基因復等位多態特性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4,37(9)。
8、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麥顯性矮源對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西南農業學報,2003,25(4)。
9、FU Da-xiong, RUAN Ren-wu, YIN Jia-min et al. Studies of Multi-Allelic Polymorphism of dominant Dwarfing Genes in Whea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3,(12)。
10、傅大雄,阮仁武. 小麥半顯性創新矮源“西南02~10”,麥類作物學報,2003,25(4)。
11、傅大雄,阮仁武,溫海霞等. 普通小麥(T.aestivum L.)Rht10、Rht3座位上發現的兩群復等位基因,中國的遺傳學研究論文集,2003年10月。
12、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 小麥主要顯性矮源致矮力及遺傳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24(4)。
13、傅大雄,阮仁武,溫海霞等. 易組“太谷不育基因”(MS2)基因定位的研究,遺傳學報,2002,29(12)。
14、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 小麥顯性矮源對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2002,24(2)。
15、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 小麥主要產量性狀的雜種優勢和遺傳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3(3)。
16、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 小麥顯性矮源對株粒重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2001,23(3)。
17、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學風. 小麥顯性矮稈基因Rht10“微突變”的發現,作物學報,2001,27(4)。
18、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學風. 顯性矮稈基因Rht10亞染色體水平導入“中國春”的研究,麥類作物學報,2001,23(1)。
19、傅大雄,阮仁武等. 小麥太谷核不育基因Ms2易位后被重新定位於4BS染色體,中國農業科學,20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