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潮鄉

南潮鄉

南潮社區徠位於國道206和鎮政府西側,東北兩側與炮台居委會和埔仔社區接壤。西南兩側緊靠榕江,水陸交通方便。南潮社區位於206國道旁,並緊靠榕江,水陸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勢明顯。2010年該社區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建和諧社會,創建文明平安社區為目標,著力搞好村政建設和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09該社區被省評為“衛生示範村”。

社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720畝,其中耕地面積1580畝,全社區有8個自然村,全社區人口8624人,社區二委幹部11人(其中鎮幹部掛職1人),社區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8個,黨員人數213人,是一個內河密布的嶺南潮汕水鄉。

基本介紹


吳復古 又名吳子野,號遠遊,生於揭陽縣的蓬洲都(今屬汕頭市)。父吳宗統為翰林院侍講,他為皇室教授。因雙親去世,歸揭陽結廬守墓3年,並設帳課徒。事後離家到潮陽縣麻田山(今屬潮陽市)築遠遊庵,雲遊四方,廣交學人,尤與蘇東坡兄弟最為知交,常一起研討莊子和老子的學說。蘇東坡曾為他作《遠遊庵銘》並贈詩數首。他聞蘇東坡遇赦復官,尋欲會晤,到清遠峽時因病去世,葬於潮陽縣麻田。蘇東坡為他作祭文,稱其“急人緩己,忘其渴飢,道路為家,惟又是歸”。吳復古,字子野,號遠遊。生於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逝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汕頭市龍湖區下蓬鎮漁洲鄉(時為海陽縣蓬州都,南宋紹興10 年 前 還未復置揭陽縣)人。他的父親吳宗統,曾官拜翰林侍講,世居潮州。吳復古自幼聰穎,任俠好義,以博學多才、精通經典,被薦舉為孝廉,宋神宗年間被封為皇宮教授。他治學嚴謹,雖出入官宦門庭而剛直不阿,深得一代鴻儒司馬光韓琦等的器重。學士蘇東坡與他交為摯友。因吳復古厭惡宮場上的爾虞我詐,淡泊仕途,不久,以孝養為辭,上表告退。吳復古回潮州,卻對他妻子說:“黃卷塵中非我業,白雲深處是我家。”遂別妻兒,離開家庭,到潮陽縣直浦都(今灶浦鎮)的麻田山中建了一座庵堂,設歲寒堂,作為讀書養性之所。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吳復古游登州,於北海得12奇石,帶回麻田山。當時蘇東坡被貶江南,吳復古並不避忌,與他常有書信往返。後來為侍養父母,吳復古重回潮州,葺治園亭,教養子弟。吳宗統仙逝之後,葬於距麻田山不遠處。吳復古乃率家屬定居於揭陽縣南潮后厝,因這裡與麻田山一江之隔,便於守制廬墓。此後,吳復古再度外出遠遊。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吳復古從番禺往清遠遭中病終,享年96歲。其妻兒趕往省視,扶柩歸葬於麻田山遠遊庵之側。蘇東坡在真州聞訊,撰寫了《祭子野文》稱吳復古“急人緩己,立其渴飢,道路為家,惟義是歸,卒老於行,終不自非”。高度評價了吳復古高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