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小海鎮的結果 展開
- 江蘇南通市開發區下轄鎮
-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轄鎮
-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下轄鎮
小海鎮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轄鎮
小海鎮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中南部,是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三老集鎮。全鎮總面積123.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0451人(2017年)。轄15個行政村(居),94個村民小組。2012年實現GDP12.8億元,同比增長15%;財政收入登上新台階,總量超過4287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02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4%和36%;實際利用外資400萬美元,榮獲市政府表彰的"財稅工作獎";農民人均純收入14358元,增長21%;新發展私營企業120個,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62戶,分別增長10%、9%;定報工業總產值6.39億元,全年工業銷售收入9.71億元,其中定報工業銷售收入6.32億元,利稅4900萬元,其中定報企業利稅3450萬元;工業技改投入3.1億元;新開工億元項目5個。綜合考核在同檔鎮中排名第一,榮獲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綜合先進獎”、“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獎”、工業發展獎等15個獎項,單項獎獲獎數列各鎮之首;生態工作被命名為“江蘇省生態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小海鎮旅遊景點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庄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併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庄場也併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台縣。白駒場、劉庄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民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闢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台縣第九區。白駒、劉庄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51年為小海區,1971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9年建鎮。1989年面積54.9平方公里,人口2.6萬。大沈公路、小萬公路從鎮中心穿過,馬路河貫穿南北。時轄守貞、海南、龍港、溫泉、無泊、鎮海、小洋、徐南、海東、海中、海北、海西、三港、唐東、東湯、古廠、楊樹17個村委會和小海居委會。
大豐區小海鎮地處黃海之濱,屬蘇中江淮衝擊平原,風景秀麗、景色優美;小海鎮還是一座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鎮,名勝古迹眾多,旅遊資源豐富。
1、鎮海禪寺:簡稱鎮海寺,亦名公侯廟。相傳在清朝初年,隨著海潮飄來了三具木偶神像,人稱“公侯菩薩”。於是,建立了“公侯廟”,人們希望菩薩保佑百姓安居樂業。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廟宇。其中古詩《小海八景》中對鎮海寺做了細緻的描述,詩曰:
野外孤寺樹作鄰,白雲晶晶覆垣堙。
東風時送鐘聲曉,驚醒漁樵夢裡人。
作為大豐地區的名勝古迹——鎮海禪寺不僅是古典建築的典範同時也是大豐市重要的佛教文化傳播中心。
在鎮海禪寺寺門東側豎有“鄒韜奮同志發表抗日救國演說紀念地”的紀念碑,同時還有鄭板橋題名處。
2、小海溫泉:小海溫泉地處小海鎮東南部溫泉村,號稱“蘇中、蘇北第一泉”,擁有先進測試手段的溫泉地震測報站,是全國僅有50家地震測報站之一;這裡景色秀麗,風光宜人,是會務、休閑、賞景、療養、度假的好去處。
3、小海烈士塔:坐落於小海鎮區北部大沈公路東側、王港河北岸,為紀念殷家灶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而建,適於開展紅色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
4、小海老街:小海老街位於小海鎮區南部,大沈公路東側、小海河岸北,這裡建築保留著上世紀初民國建築風格,青磚綠瓦,木門窄道、青石板路悠長曲折,是真正具有蘇中、蘇北地方特色的“民俗街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此外小海鎮區還擁有小洋橋、古丁溪、雄雞垛、煙墩口、吳家泊、觀望口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古迹。
項目推進成效顯著,工業經濟增速較快。一是招商力量有所強化。成立6個專業招商組,抽調精兵強將充實專業招商隊伍。堅持領導帶頭招商,主要領導確保二分之一以上時間和精力放在招商引資工作上。二是重大項目有所突破。落戶鎮區6個億元項目,分別是總投資1.2億元江蘇易都紡織后整理項目、總投資1.8億元江蘇飄逸紡織品項目、總投資5.6億元江蘇今達紡織項目、總投資2.6億元江蘇金掌紡織有限公司高檔模擬絲面料項目、總投資8億元江蘇宏壘化纖項目和總投資1.2億元上海賽倫生物製劑項目。落戶港區2個億元項目,分別是總投資10億元江蘇華光鎳業不鏽鋼項目和總投資1.5億元維爾康智能潔具項目。竣工億元項目1個,總投資1.2億元江蘇鑫搏織造項目,已進入正常生產,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技改項目1個,總技改投入2500萬元大豐榮豐達壓力容器公司,新增空壓機儲氣罐的新產品,4000平方米的廠房已竣工並投產。
小海鎮以河堤成片造林、綠色通道、農田林網、森林村莊、集鎮綠化為重點,全力開展綠化造林,著力建設綠色家園。全鎮共完成成片造林2012畝,占目標任務的103%,其中在希望大道兩側建成了鹽城市單體最大的千畝連片“一片林”工程;全鎮村莊綠化新植樹苗6.6萬株,儲綠150畝,實施了興海路兩側集鎮綠化節點工程建設,新圩村成功創建省級森林村莊,全面完成了區政府下達的綠化造林工作任務,被表彰為“全區綠化造林綜合先進單位”和“森林村莊先進單位”。堅決徹底抓好環境整治問題整改,對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交辦信訪件實行銷號制度。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及長效管理力度,全面推動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三亂”整治、黑臭水體治理和畜禽污染專項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明顯提升,北虹村榮獲“省級水美鄉村”稱號。持續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秸稈粉碎還田綜合利用7萬畝。大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完成新村、新窯兩個村的垃圾厭氧發酵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民增收步伐加快。戰勝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經蔬菜種植面積達3.12萬畝,初步建成芹菜、青椒等規模種植基地,建立高效農業示範區8個,發展鋼架大棚蔬菜150畝。生豬、家禽、毛兔飼養量分別達到7.3萬頭、285萬羽和59萬隻。新成立蔬菜等專業生產協會8個,成功舉辦大型災后勞務對接活動,與1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常年用工協作關係,全年新增勞動力轉移1000人,總量突破8000人。二是全民創業形勢喜人。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全民創業促進會,組織部分干群赴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開闢鎮廣播自辦節目專欄宣傳全民創業先進典型,出台鼓勵全民創業和發展民營經濟意見,實行全民創業比學趕超競賽活動,全力促進全民創業再登新台階,農民資本性收入比重明顯提高。全年新發展私營企業36家、個體工商戶323戶,新增註冊資本284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4%、46.8%和42%。三是新農村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研究出台了海團中心村全民創業、產業發展、村莊建設等三項規劃,成立新農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門人員專門抓,加大了對海團村試點工作的扶持指導力度。探索實施了“農民為主、政府引導、部門協調、招標啟動、村企共建”的市場化運作的新路子,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專題作了經驗交流。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鎮”。中心村道路、下水道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全面實施,45戶農民別墅全面開工建設。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充分顯現。一是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堅持把利用外資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以現有企業為平台,精心組織對外招商活動,加大了利用外資力度,共簽約外資項目5個,儲備外資項目2個,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5.6萬美元。大力拓展國際市場,創新對外貿易方式,床上用品、玩具、汽配等產品出口份額進一步擴大。二是服務業發展水平有所提升。餐飲、商貿、流通等傳統服務業日趨活躍,積極開展“放心店”、“安全鎮”創建活動,食品、農資等服務業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快培育旅遊、物流等新興產業,並逐步成為發展新亮點。全鎮共完成服務業投入4000萬元。三是各項改革繼續深化。認真組織企業改革回頭看,森海化工公司、嘉欣織造公司等企業重組工作全面展開。深化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機構。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改革,重視處理遺留問題,機關效能、事業單位效益逐步提高。不斷鞏固農村改革成果,進一步規範土地流轉,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實施涉農資金“一折通”,繼續推進小農水、公益設施市場化改革,村級債務得到有效化解。
基礎設施投入加大,鎮村建設力度增強。集鎮建設進展有所突破。認真組織集鎮規劃修編,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已全面啟動,各項詳規正在進一步完善之中。集鎮投入不斷加大,小海中學樓拼接工程、小海國土所綜合樓等標誌性工程相繼竣工,居民期盼已久的海中橋已順利交付使用,小海中學通過A級食堂驗收,南團敬老院整體擴建工程已通過市級驗收,為孤寡老人營造了舒適的人居環境。不斷完善集鎮管理體制,城管隊、清管所職能得到進一步明確。2006年,被市政府表彰為“基本建設投資工作先進鎮”。農村環境建設有所改觀。改造中低產田5000畝,修建橋樑涵閘28座,修築農村灰黑化公路16公里。全面開展村莊河塘整治、綠化造林工程,完成冬春水利土方80萬方,疏浚中溝4條,加固圩堤11公里,河塘清雜71條,綠色通道補植1.1公里,成片造林500畝,農田林網2萬畝,農村“三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和諧社會建設初見成效。一是社會事業協調共進。科教興鎮戰略深入實施,教育質量不斷提高,中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98%以上,高考、中考成績繼續在全市保持前列位置。積極發展衛生事業,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8%,廣泛開展衛生社區創建活動,小海衛生院轉型為小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得到鹽城市的充分肯定。重視廣播電視工作,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全面實施“萬村健身工程”,成為全市首家村村都有一套籃球架和乒乓球桌等體育器材的鄉鎮之一。計劃生育管理和世代服務力度進一步加大,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計生工作在全市位置明顯前移,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鎮”。加強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高度重視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紮實有效實施農村新五件實事工程,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弱勢群體幫扶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大。二是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狠抓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重視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開展文明村、文明單位評選活動。加強新型農民教育培訓,文明新風得到推崇,親商、富商、安商和創業氛圍更加濃厚。三是社會大局保持安定。精心組織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四五”普法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切實加快依法治鎮建設,注重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小洋等8個村(居)民主法制建設工作受到上級表彰。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在全鎮重點部位建立全方位監控系統,進一步提升大防控水平。密切政府與社會各方聯繫,自覺服從黨委領導,自覺接受人大和社會監督。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治理和村企安全生產達標活動,杜絕各類安全隱患,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重視加強信訪工作,積極開展“金橋”下訪和“百人百案、化解老戶”等專項活動,充分發揮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製作用,妥善處理各類矛盾,全鎮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與此同時,人武、工會、青年、婦女、雙擁、殘聯、關工委、老齡委、老區促進、扶貧開發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小海鎮全力加快鎮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建設,為低收入戶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全年園區吸納100多名低收入農戶就業。創新推進綠色扶貧,在希望大道東側流轉土地300畝建成全區最大的扶貧林,已栽植蘇翠、秋月等新品種果樹25000株,產生的收益用於精準脫貧工作。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通過土地整理、集體資源發包等舉措,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對13個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20萬元的村(居),通過推進土地流轉、盤活資源、爭取項目、向上爭取資金等方法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鎮2018年脫貧253戶451人,省定經濟薄弱村小海居委會脫貧後集體收入穩步增長。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