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八門

盛京八門

盛京八門即瀋陽八座城門,八座城門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勝門(俗稱大南門)、福勝門(大北門);偏西為天佑門(小南門)、地載門(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門(大東門)、懷遠門(大西門);偏北為內治門(小東門)、外攘門(小西門)。其中,懷遠撫近,內治外攘,是當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治國國策,天佑地載。德勝福勝是天地眷佑,國運綿長之意,是符合統治者治國的國策。

歷史由來


明朝末年,遼東地區馬市貿易的興隆拉動了瀋陽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瀋陽,更使這裡的經濟日趨繁榮。在城區原有的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后,在皇宮的北側逐漸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四平街(今中街)。
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瀋陽城。這裡的“城”特指“城牆”,明時城牆建成后,城牆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明洪武21年建設瀋陽城牆主要用於抵禦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
明朝嘉靖22年的大事件記載中記載,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加固后的北門軍事防禦能力更強。
公元1610年以後的十幾年間,在后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瀋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努爾哈赤進瀋陽后,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裡)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
公元1627~1631年,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后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后,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
在清末民初,四平街已經發展成為東北地區的商業中心。街道兩旁商賈雲集,大小店鋪鱗次櫛比,各具特色的小商品行市散布在沿街的衚衕里。在道南有一個與四平街平行的出穎衚衕,就是當時金銀珠寶的集散地,大大小小的金店將這裡連成了一條銀樓街。

建築結構


瀋陽的城牆,是個明清複合體。這與明時修城的目的有所不同。皇太極建城主要是將瀋陽作為皇都來修的,包括後來的瀋陽幾個大邊門,即‘八門八關’出於社稷考慮。這個城牆便是沿留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消失的“老城牆”。現在的南、北順城路,東、西順城街所圈定的範圍就是老瀋陽城的大致範圍。這些街路就是在原護城河的大致位置上修建的。

主要城門


德勝門

瀋陽德勝門俗稱大南門為古盛京內城八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因為在方城的南面,故瀋陽人都稱之為大南門

福勝門

福勝門又稱大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朝陽街北端。

天佑門

天佑門又稱小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 ,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正陽街南段。50年代初期為了改善交通而拆除,但仍保留小南門的地名。

地載門

地載門又稱小北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 ,是清代盛京城八門之一。位於現正陽街北段。50年代初期為了改善交通而拆除,但仍保留小北門的地名。

撫近門

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是清代的瀋陽城八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后拆除。撫近門於1998年復建,位於盛京古文化街東部,與西部的懷遠門相對而望,撫近門高20米,佔地面積556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是瀋陽標誌性建築。

懷遠門

懷遠門位於方城內瀋陽路西端,俗稱大西門,始建於1631年,為瀋陽老城垣之重要標誌。1634年4月,皇太極改瀋陽為“天眷盛京”,並親自詔令命名八門,西之南者曰懷遠門。1930年拆除懷遠門,1994年,瀋河區政府拓其原址,增其舊制,重修了懷遠門。過去,它是內城的門戶,是清朝官員們進出的必經之地,也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懷遠門與撫近門之間叫“瀋陽路”

內治門

瀋陽內治門又名小東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八門之一。位於四平路(今中街路)東端。

外攘門

瀋陽外攘門又叫小西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是清代盛京八門之一。是當年奉天主城門。小西門是清代以來留下影像最多的城門,無論是普通照片還是立體照片。小西門裡是奉天四平街,即現在的中街路,直到今天這裡都是瀋陽著名的商業街。同其它幾座城門一樣小西門外有瓮城,以前城牆外有護城河,到了清末護城河基本都荒廢了。今天瀋陽小西門已經無蹤可尋,但還保留著小西門地名,車站在這裡也都還叫小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