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9條詞條名為東山村的結果 展開

東山村

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芹泉鎮下轄村

東山村位於山西省左權縣的最東端,是山西左權縣與河北邢台市交界處山西所轄的最後一個行政村,境內太邢公路穿村而過。全村幅員面積9.8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共有居民214戶,782人。

位於我村的紫金山風景區風景秀美,峰巒險峻,站在紫金山主峰,群峰挺立、關隘連綿的華北風光頓收眼底。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地質地貌


該處三條流域位於山西省左權縣東南部,出口處黑虎關距縣城60公里,總面積8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積5.3平方千米,總面積的66%,共一個村莊,782口人,其中農業人口,耕地1500畝,整體地勢呈西北低,東南高。境內峰巒疊嶂,土薄石厚,水土流失嚴重。

氣候


該流域屬大陸性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根據我縣氣象站觀察記錄,年平均氣溫7.4℃,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9.1℃,七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1.6℃,極端最低氣溫曾達-33℃,極端最高氣溫為36.3℃,日平均氣溫達10℃以上的年積溫為2878℃,終霜期在五月上旬,初霜期在9月下旬.全年無霜期一般為150天.凍土日為116天.全年平均降水量為560.3毫米,63%集中在7、8、9月份。並多大雨、暴雨。引起地表積水徑流,極易造成水土流失。成為易旱易澇的氣候特點。

水文狀況


規劃區三條流域,均為季節性河流。當地群眾有這樣的說法:時常沒水喝,落雨就漲河,雨罷河就退,留下一溝灰。(“灰”.是當地方言,指洪水過後遍地狼籍的景象)這些流域都有著形成水洪的特點。

土壤植被


該流域坡度平緩,植被生長差,氣候冷涼乾燥,土壤侵蝕嚴重,多分佈山地褐土性土,中部土石山區,地勢高聳,氣候冷涼濕潤,植被生長良好,多分佈山地草甸土、淋溶褐土等,這一區域土壤垂直地帶分佈表現極為明顯。
植被:生長榆樹、山杏、油松山楊、沙棘、黃刺梅小葉錦雞兒、針矛、白草、沙草、酸棗荊條青蒿、狗尾草等。

紫金山風景區


位於我村是紫金山風景區,距縣城40公里,太邢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景區定位為以太行絕頂風景為依託,“古代科技、軍事文化”為主題的觀光型旅遊區。以紫金山書院和觀象台為中心,以三關為重點,以徒步登旅遊和歷史文化觀台為主。
紫金山地處太行山中段斷層邊緣,是山西高原華北平原和天然界線和分水嶺。分水嶺山西一側地勢相對平緩,河北一側地勢則驟然下降,山勢陡峻,石崖相連,絕壁成排,峽谷萬仞。回望山西,群峰連天,東瞰河北,層巒疊嶂。
紫金山因古書院和古觀象台,而流傳下無數撲朔迷離的傳說和美麗動人的神話。如郭守敬身像山崖、老漢嶺、長壽井、閨女墳、國母石、桃花聖姑洞、金牛山、劉秉忠紫金冠、滴水澗、群仙居等等。這裡既為晉冀要塞,便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還有三國的“張飛寨”、東漢的“王莽棧”、明未的“闖王崖”遺跡及傳說。這些傳說和神話當然“虛”的為多,但紫金山還有兩樣“實景”,實屬奇觀。
一是紫金山觀日出。人們都知“泰山日出”、“海上日出”,殊不知紫金山日出真是又一奇觀。試想背後為巍巍太行群山,眼前乃茫茫華北平原。日出之時天上千變萬化,地上也就色彩斑斕,況且平原、山地景緻自然大不相同,因此造就更豐富於泰山及海上日出的景觀。
二是紫金山觀雲海。清晨站立紫金山巔東望,百里之內無遮攔,萬千景觀收眼底。千山萬壑中之山縫間,溪流中,洞穴內,甚至山坡草叢中,樹林空地上,水氣蒸騰,猶如千萬條神龍吐霧。濃霧翻滾升騰,山下看為雲,山巔望為霧,隨著太陽光照不同,風向各異,雲海變幻無窮,甚至還會出現“白虹貫日”,“彩虹凌空”諸多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