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鎮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轄鎮

薛家鎮,隸屬於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生命健康產業園區(薛家鎮)坐落於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部區域。園鎮總人口10.5萬,其中常住人口4.94萬(2020),寄住人和暫住人口5.56萬(2020)。行政區域面積37.56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2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3個行政村。

薛家鎮已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園林鎮”“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多項國字型大小榮譽,以及首批省級“十三五先進位造業基地”“江蘇省健康鎮”“江蘇省特色文化鎮”“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鎮”“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江蘇省廉政文化示範點”“江蘇省科普示範鄉鎮”“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等50項省級榮譽。

2019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位列第144位,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鎮位列第62位,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全國第四批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名單中,薛家鎮作為全國唯一的鎮級區域位列其中。

歷史沿革


薛家鎮 2張
薛家鎮
1956年3月,並區並鄉,由慶陽、瀛平、鳳儀及高昌鄉一部分合併成為薛家鄉,成立了薛家鄉人民政府,組建了中共薛家鄉總支部委員會,隸屬新橋區。全鄉總戶數3025戶,總人口1.27萬人。
1957年10月18日,撤區並鄉,撤大壩鄉,划大壩鄉的三、六、七、八社歸薛家鄉,組建了薛家鎮黨委,隸屬奔牛區。
1958年10月20日,成立薛家人民公社,政社合一,設公社管理委員會,同時設立鄉人民委員會,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鄉長即公社主任。
1966年文革開始,公社政權逐步癱瘓。
1967年春,實行軍管,由人武部負責全公社領導工作。
1968年4月,由幹部、群眾組織代表、人武幹部三結合,成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5月7日,根據憲法規定,經公社代表大會選舉,恢復薛家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委員十人。
1983年5月,體制改革,政企分開,改薛家人民公社為薛家鄉,建立鄉人民政府,設鄉長、副鄉長各一人。同時,建立薛家鄉經濟聯合管理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三人,下設工業服務公司、農業服務公司、多種經營服務公司,管理全鄉農、副、工生產。
1993年,撤鄉變鎮,薛家鄉改為薛家鎮,隸屬武進市。全鎮總面積24.68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4個村民小組。
1999年12月,鄉鎮合併,薛家鎮和呂墅鄉合併為新的薛家鎮,轄區總面積達37.3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達3.2萬人。
2001年,村委合併,17個行政村合併為11個行政村。
2002年,區劃調整,薛家鎮由武進區劃歸新北區,從而揭開了薛家加速發展的全新篇章。
2020年7月2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同意變更薛家鎮人民政府駐地。將薛家鎮人民政府駐地由麗園居委會境內遷移至奧園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黃河西路268號。

行政區劃


2020年7月8日,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變更常州市新北區、武進區和溧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
(六)同意變更薛家鎮人民政府駐地。將薛家鎮人民政府駐地由麗園居委會境內遷移至奧園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黃河西路268號。
截至2020年6月30日,薛家鎮下轄11個社區和3個行政村。
序號社區/村管轄範圍
1玉龍社區薛家鎮船坊村,於2002年至2011年整體征地拆遷。2013年撤銷船坊村,成立“玉龍社區”。因玉龍路貫穿船坊村中心區域,故名“玉龍”。
2麗園社區麗園社區位於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東至玉龍路,西至薛冶路,南至麗園路,北至滬蓉高速
3橄欖城社區下轄2個小區分別是橄欖城小區和東渡國際小區;橄欖城小區位置東臨奧園路,南至麗園路,西至玉龍大橋(薛家公交車總站)。
4中巷社區中巷社區位於奧園路以西,薛冶路以東,黃河路以南,漢江路以北,轄區面積 2.3平方公里,下轄4個居民小區:順園一村、鳳凰湖壹號花園、鳳凰湖花園和鳳凰湖西苑。
5漕河社區漕河社區是薛家鎮下轄的社區,位於薛家鎮奧園路與麗園路交界處,東至奧園路,南至平陽路,西至玉龍路,北至麗園路。
6呂墅社區呂墅社區東鄰德勝河,南鄰京杭大運河,西與薛家鎮丁家村委接壤,北與薛家鎮任葛村委接壤,滬寧城際鐵路、常泰西繞城高速貫穿其中,公交41路、234路途經本社區。
7東坡社區東坡社區成立於2016年5月,所轄範圍為東至天山路,西至龍江路高架,南至龍城大道高架,北至太湖西路。管轄嘉禾尚郡、白馬公館、悠活城3個商業住宅小區。
8后肖社區下轄順園三村、五村(安置小區),怡景名園(商業小區)3個小區,東至順園路,西至玉龍路,南至漢江路,北至慶陽路。
9童子河社區童子河社區位於薛家鎮集鎮區北部,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北鄰麗園路,東接玉龍路,西靠童子河,南臨平陽路,中部為贏平路一分為二,是薛家鎮首個純社區化管理的安置小區。
10奧園社區奧園社區是薛家鎮下轄的純商業社區,地處薛家鎮商業中心地帶,東至龍江路,南到黃河西路,西到玉龍路,北到平陽路。
11新晨社區新晨社區坐落在薛家鎮東部,位於黃河路以南、奧園路以東、龍江路以西、龍城大道以北,總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轄區涵蓋順園二村、香檳廣場、天逸城、天宇購物廣場。
12任葛村任葛村位於薛家鎮西部,東鄰德勝河,南與呂墅社區、丁家村委接壤,西鄰東沙河,北與羅溪鎮接壤。全村共有18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662戶,總人口2856人,外來人口1000人,企業4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家。佔地面積3.27平方公里,基本農田2025畝,宅基地439畝。
13丁家村位於地處常州市薛家鎮西南部,新閘鎮和奔牛鎮交界處,滬寧鐵路及城際鐵路貫穿全村,轄區面積2.272平方公里,共有17個村民小組。丁家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實行集農業、旅遊採摘觀光三產融合、一體化建設綜合發展,以種植高附加值精品農產品,如丁瓜瓜、草莓果蔬,稻花鴨、有機米、生態魚等推進農業經濟發展。
14葉家村葉家村村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共有18個村民小組。2019年成立葉家土地農地專業合作社,進行農產品合作種植,註冊莓好葉家、葉家大米、葉家玉米3個商標,進行農產品合作種植,多渠道促進集體經濟發展。近年來,葉家村以生態宜居建設為抓手,先後完成了高家、田裡組河塘整治環境提升工程,新建了文化健身廣場、道路拓寬、亮化等一批民生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高。作為生命健康產業園北門衛,下一步葉家村將打造科普教育、社會實踐 + 休閑觀光、採摘 + 農產品銷售的發展模式,深入挖掘“農耕米食”文化,打造“村強民富、景美人和”新葉家。

交通


薛家地理位置優越,立體化的交通網路在常州首屈一指。一是地上有“三高”(高鐵、高架、高速)縱橫交匯:滬寧高速、江宜高速專門開設薛家道口;擁有龍江路高架、機場路高架重要出入樞紐2個,距離常州高鐵北站僅5分鐘車程。二是口岸有“兩運”(機場、港口)咫尺之遙,西距常州機場、北離常州港均為15公里。三是地下有“一鐵”(地鐵六號線連接東西),規劃實施后,薛家將進一步融入常州主城區,內聯外通的交通優勢愈加突顯。

經濟


2020年1-7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63.14%;1-7月完成實際到帳外資7844萬美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49.7億元,同比增長8.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920元。全鎮擁有生命健康和裝備製造兩大產業園區,承擔著市委、區委提出的生命健康五百億級、黃河路沿線高端裝備製造千億級兩大產業集群建設主體任務。
園鎮目前擁有企業共3400餘家,全鎮近1.6萬畝工業用地,承載了2000多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過21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65家,全鎮90%稅收由實體工業企業貢獻,2019年全區工業稅收中薛家貢獻佔1/3,今年7月單月全鎮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1-7月完成稅收11.9億元,超時序進度4.8%,總量暫列全區板塊第一。上半年“兩主三特”產業布局中,除軌道交通外,生物醫藥、工程機械及汽車零部件、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全部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正增長。
近二十年來,作為全區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承載的主陣地,薛家產業開放程度全區最高。現有外資企業119家。目前30%規上工業企業數量、60%工業產值、80%的進出口貿易額均由外資企業貢獻。今年上半年薛家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外資任務,總部分別在德美日韓這5家世界500強子公司,均“逆行”增資或技改。其中3家外企計劃增資1.04億美元,2家外企累計技改投入1.44億元,這也為薛家在長三角一體化、穩外資穩外貿、“融入雙循環”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外資的招引和服務,啟動W+行動,全力強鏈補鏈,打造國際智造小鎮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會


城市化建設
以打造生態宜居的“人居優鎮”為目標,已建成順園一村、二村、三村、五村、六村、八村和橄欖城安置小區155萬平方米,安置居民2萬多人;開發建設奧林匹克花園、怡景名園、香檳廣場、聚怡花園、河海新邦、東渡國際青年城等商業小區100多萬平方米。縱觀樓群,簡潔的設計、時尚的氣息,勾勒出現代化小城鎮的靚麗外形;移步小區,亭台樓閣、花草樹木相映成趣。
服務業發展
以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創新發展為目的的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自開園以來,賓朋廣聚,聲名遠播,已入駐工美企業及工美師工作室40多家,彙集工藝美術門類50
多個,形成展銷場所2萬多平方米,接待參觀、旅遊團隊300多個,3萬餘人次。被授予“國家級AA級旅遊景區”。
規劃33萬平方米的4S汽車城建設初見成效,雷克薩斯4S店已運營,雪佛萊海馬汽車4S店開工建設中,另有多家汽車品牌正在洽談。
生活配套
行有寬敞、便捷的道路交通;醫有設備優良的現代化醫院和覆蓋全鎮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購有省三星級農貿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養有集居住、修養、娛樂、保健、康復、醫療於一體的綜合性老年公寓;樂有集生態、遊樂、景觀、科普、文體活動於一體的薛家中心廣場;學有教學優質的中、小學、幼兒園各2所;治有設施先進的鎮技防監控中心,已實現集鎮區全覆蓋。此外,集中辦公的社區服務中心,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城鎮建設迅猛發展。五年來,園鎮始終堅持打造“產城互動、融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城鎮形象和功能品位全面提升。五年來共拆遷民房41戶1.81萬平方米、企業63家22.11萬平方米,建成商品房223.8萬平方米、安置房85.08萬平方米,體量達44.5萬平方米的順園九村順利安置,共計安置1760戶。生命健康產業園區實現“八通一平”,薛冶路、順園路等主要道路提檔升級,錦園路、呂墅東路等建成通車。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城市管理“零盲區”。數字城管全面鋪開,無人機巡查高效利用,實現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管理模式,城市長效管理始終名列前茅。 
民生
五年來,園鎮始終堅持民生優先,不斷加大公共投入,努力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百姓。村(社區)“十分鐘健身圈”全面建成,“社區天天樂”、“道德講堂”等一批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得到有效開展,在全市率先實現“智慧社區”數字電視全覆蓋。薛家小學奧園校區和聚怡、鳳凰湖幼兒園建成投用,呂墅小學教學樓等教育配套設施全面完成改造提升,五年基礎教育投入共1.2億元。薛家衛生院順利通過江蘇省示範中醫科驗收,被評為江蘇省示範鄉鎮衛生院。建成常州市首家家庭健康公共服務中心,高質量通過市衛計委“十二五”終期評估,並榮獲常州市十二五“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五年新增就業11529人,社保擴面凈增2933人,全面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併工作,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22817人。 
創新發展方面
薛家鎮
薛家鎮
中科院遺傳資源研發中心(南方)、華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兩大平台運行,著力於打造國際智造小鎮。現擁有2家上市企業、76家高企。擁有省級以上智能車間(5家企業10個車間),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等“三站三中心”18家。入選省“雙創人才”18人、省“雙創博士”8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8人;入選“龍城英才計劃”項目40人。
城鎮建設
經過近二十年的大開發、大建設,昔日的農村已演變成充滿朝氣的現代化新城。目前園鎮綠化覆蓋率達51%,共建有商品房223.8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68萬平方米,已建有奧林匹克花園、河海新邦、東渡國際、綠洲置業、九龍倉、佳兆業等商品房和順園新村安置房等高棟建築338幢。雅居樂、萬科等高端小區也已入駐薛家。鋪設建成龍江路、玉龍路、春江路、機場路、河海路、漢江路、黃河路等區級道路及順園路、奧園路、麗園路等鎮級市政道路。擁有1座大型商業綜合體——天宇廣場,可滿足周邊娛樂、休閑、餐飲、住宿需求。薛家國際4S汽車城現有入駐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等國內外知名車企門店近20家。2020年1-7月,汽車城累計銷售額達到近9.58億元。順利通過“國家級衛生鎮”複審,首批市級優秀環衛所,城市長效管理連續五年保持全區領先。
作為緊鄰高鐵新城的鄉鎮板塊,生命健康產業園區3.33平方公里也納入高鐵新城總體布局規劃,圍繞“城市新中心、中軸新支點、產業新高地、智慧生態城”總體定位,薛家鎮提出要搶抓高鐵新城發展機遇,全力打造高鐵新城副中心,著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立足今後5年的城市發展需求,進一步完善鎮區(醫養教文體商小區交通)教育醫療、文旅體育、健康養老等各項服務功能,與高鐵新城實現差異發展,提供配套補充。力爭成為高鐵新城對外交通的“橋頭堡”、產業基礎的“內動力”、流量提升的“增長極”、國際合作的“試驗區”、民生事業的“承載地”,承接住高鐵新城核心區的“溢出效應”。
和諧穩定
薛家鎮
薛家鎮
榮獲“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2019年度常州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集體”。全面落實全要素網格化社會治理,在全區率先開展“網格+警格”雙融合一體化試點,“19:00議事廳”被列為常州市創新社會治理重點項目。制定《進一步優化薛家鎮網格化管理工作考核辦法(試行)》,配備10名副網格長、216名網格信息員,並把總網格長、副網格長、網格員信息員和網格員的信息在網格內公示,更便捷的服務轄區居民。
2020年開始實施網格化社會治理提升工程,以村(社區)行政區劃為基礎,結合社會治理實際需要,進一步細化優化網格劃分,通過配強專職網格員隊伍、組建網格信息員隊伍、下沉中心(辦)工作力量,讓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基層一線,取得更多社會治理實效。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精準執法年”活動和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切實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鎮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文化


地方傳說
武進薛家橋早先是條小街。街上的白秀才,開著一爿雜貨店兼糧行,門口的大涼棚成了當地的菜場。當時,有個姓薛的捕魚能手帶著一群水老鴉從蘇北來此地落腳,捉到魚就放在菜場賣。他樂於助人,男女老少親熱地稱他“薛大叔”。白秀才見薛大叔逢年過節不送禮給他,心存不滿,借口魚攤臟臭,要薛大叔搬攤。薛大叔知道白秀才的鬼心思,就故意說:“白先生文才滿腹,遠近聞名,小人不揣淺陋,先作上聯請白先生對下聯我再搬不遲。”白秀才蔑視地說:“如若我對不出你的上聯,菜場歸你管理,且甘願在街頭河上搭座大石橋。”薛大叔指著魚攤上活蹦鮮跳的泥鰍、鱔魚和鯰魚脫口說上聯道:"鰍短鱔長鯰闊口。"白秀才自以為才高,誰知在魚攤前蹁來蹁去,直到菜場散市也沒想出下聯,不得不說“容再思”。白秀才通宵苦思冥想。一連三日沒對出下聯。一則造橋要破財,二則無臉見人,他思前想後沒辦法,還是一死了之,深夜就投河自盡。也是他命不該絕,正巧一個漁翁架船而過,把他救起。待白秀才轉過氣來,漁翁問過原委,啞然失笑道:“別急,這並不是你才學淺,其實是脾氣驕躁。待我續對此聯。"漁翁看了看船內黑壓壓的魚、鱉和蛤蜊,略一沉思,吟說“龜圓鱉扁蛤無嘴”七字。白秀才道聲慚愧拍手稱妙,又囑此事請勿外揚。次日,白秀才說出下聯,薛大叔仰頭大笑說:“我本有意捐款造橋,方便鄉村父老,況有積蓄白銀三百兩,請白先生代為勞神。”說罷,收攤別處去了。那漁翁知道了此事,講出了白秀才的隱情,鄉親們不買帳,要白秀才承擔造橋費。白秀才自知理專職,只得忍痛拿出三百兩銀子,造了一座石板橋。河上有了橋,方便了往來的鄉親們,有人便編了幾句順口溜:“薛大叔,好心腸,造座石橋通四方。”當地人忘不了薛大叔,把石橋稱為“薛家橋”。鎮因橋名,故稱“薛家鎮”。

獲得榮譽


2006年
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十強鎮村”、“社會治安安全鎮”、“2005-2006年度文明鎮“
2007年度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被全國愛衛會評為“國家衛生鎮”;
被全國文明辦評為“全國文明鎮創建工作先進鎮村”;
被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2005-2006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被省評為“江蘇省廉政文化示範點”;
薛家中心廣場被評為“江蘇省特色文化廣場”;
被省綜治委鐵路護路小組評為“鐵路護路聯防工作(2004-2006年度)先進集體”;
被市文明辦、市科協評為“常州市科普文明鄉鎮”;
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新農村建設十強鎮村”、“2007年度農村工業十強鎮”、“2007年度外向型經濟十強鎮”、“2007年度社會治安安全鎮”;
被市民政局評為“村民自治模範鎮”;
被市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常州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鎮”;
被常州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評為“常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示範鎮”;
被市首屆活力鎮村展示組委會評為“常發杯常州首屆活力鎮村展示十大品牌鎮村”;
被市政府評為“生態園林鎮”;
入選“2018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