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位於茂名濱海新區東部組團電城鎮鎮區,西瀕博賀漁港,東臨博賀新城,北接電城老城區。新城背山面海,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距離西北部的茂名中心城區40公里,距離西部的水東灣新城25公里,距瀋海高速馬踏入口20公里。

博賀灣新城規劃範圍:北至電城鎮鎮區,西至大橋河,博賀漁港,東至茂名港大道,南至恆大鋼廠,包含白蕉嶺村、峙仔村兩個自然村落。

項目規劃


茂名位於我國沿海經濟帶最南端,處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三個國家戰略地區的結合部。茂名港作為廣東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聯結的門戶,西距廣西北部灣僅200公里左右,是珠三角向北部灣經濟梯度轉移的重要通道,有條件成為“泛珠三角”區域協作的一個重要節點。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規劃區位於茂名濱海新區東部組團,西瀕博賀漁港,東臨博賀新城,北接電城老城區。新城背山面海,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距離西北部的茂名中心城區40公里,距離西部的水東灣新城25公里,距瀋海高速馬踏入口20公里。

規劃範圍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規劃範圍:北至電城鎮鎮區,西至大橋河,博賀漁港,東至茂名港大道,南至恆大鋼廠,包含白蕉嶺村、峙仔村兩個自然村落。

定位功能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茂名市結合《茂名濱海新區總體規劃2008-2020》及《茂名博賀東組團分區規劃2012-2030》對本規劃區的定位,以及“造深水大港、興現代產業、建濱海新城”的總體要求,確定博賀灣新城啟動區的定位為: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茂名濱海新區博賀東組團的啟動區,帶動電城鎮、服務新港區,實現港、產、城共融發展的新型產業新城和濱海生態新城。

空間結構

茂名濱海新區博賀灣新城將依據以下原則建設:
依據生態優先,保障區域生態格局的原則,確定規劃區域的總體規模和空間布局;
依據疏密有序,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的原則,確定複合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多樣化的功能分區;
依據綠色出行,清潔公交,保障交通的原則,設計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總體交通規劃體系;
依據公益優先,合理完善布局設施的原則,以人的舒適尺度感受為標準,確定公共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和綠色生態設施的合理布局;
依據節能減排,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原則,制定資源支撐系統,尋求生態能源的發展途徑,解決水資源、能源系統、環衛系統等配置問題。
1.
依據生態優先,保障區域生態格局的原則,確定規劃區域的總體規模和空間布局;
2.
依據疏密有序,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的原則,確定複合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多樣化的功能分區;
3.
依據綠色出行,清潔公交,保障交通的原則,設計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總體交通規劃體系;
4.
依據公益優先,合理完善布局設施的原則,以人的舒適尺度感受為標準,確定公共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和綠色生態設施的合理布局;
5.
依據節能減排,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原則,制定資源支撐系統,尋求生態能源的發展途徑,解決水資源、能源系統、環衛系統等配置問題。

規劃定位

博賀灣新城空間結構效果圖
博賀灣新城空間結構效果圖
博賀灣新城充分銜接落實上位規劃對本區的規劃要求,結合規劃區定位和現狀條件,確定出規劃區“兩核兩翼多組團、一軸一帶加綠網”的空間結構:
(1)兩核:濱海中心和鳳凰島文化中心。
(2)兩翼:東部休閑辦公產業區和西部教育文化集聚區。
(3)多組團:核心區周邊至兩翼之間均勻分佈多個居住組團。
(4)一軸:沿博賀灣大道形成的發展軸,沿線規劃主要公共建築和高檔住宅。
(5)一帶:在臨海地區形成由海洋景觀、濱海綠帶、濱海開放空間、變化多樣的濱海建築景觀、濱海休閑娛樂場所等組成的濱海景觀帶。
博賀灣新城結構圖
博賀灣新城結構圖
(6)綠網:由沿自然河涌、景觀大道兩側規劃的綠色廊道共同形成的綠化網路,系統串聯起規劃區內重要的自然與人工景觀軸線。

發展目標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
博賀灣新城作為濱海新區的重點發展區和起步區,緊緊圍繞建設物流樞紐、產業新城這個總目標,緊緊抓住加快發展、創新發展和科學發展這個主題,以創新投融資為基礎,以港口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建成國家南海健康體育避寒旅遊度假勝地、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宜業宜居的生態新城,成為粵西集群效應強、生產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發展水平高的現代臨港產業基地。

發展戰略


博賀灣新城效果圖
博賀灣新城效果圖
博賀灣新城效果圖
博賀灣新城效果圖
圍繞建設“南海首灣,海韻綠城”的思路,以打造持續增長的理想城市為總目標,提升承載與持續發展能力、提升文明宜居性為重點,構建產業、空間、交通、生態、宜居等五大發展戰略。
(一)產業發展戰略:把握深水港口建設與臨港工業、濱海旅遊、海洋經濟、產業轉移等機遇,培育新興產業,促進茂名濱海新區產業結構從單一到複合的轉型。一是立足石化產業基礎,推進石化產業鏈向中下游延伸;二是立足港口資源優勢,加快臨港產業的壯大發展;三是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濱海旅遊、金融保險、商貿物流、信息技術、教育研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空間發展戰略:以城市空間拓展和濱海新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城市建設重心南移,推進環水東灣新城路網、連接老城區與濱海新區的交通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拉開新區建設總體框架。
(三)交通發展戰略:加強濱海新區與珠三角地區、大西南地區、北部灣地區的高效流暢聯繫,利用快速交通強化濱海新區三大功能組團的聯繫;積極推進建設綠道網、濱水步道等的建設,優化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建立環境友好的慢行交通系統。
(四)生態保護策略: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明確濱海新區生態保護區域,防止開發建設行為向生態用地擴張;加強對水源、生態核心等戰略性資源的保護,強化對高品質自然環境地區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升濱海新區的生態承載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開展茂名東南部沿海地區調水及灌區改造工程建設,保障濱海新區城市生活、產業發展的用水需求。
(五)宜居魅力戰略:構建開敞的綠化系統與濱水公共空間、塑造多元化的濱海岸線、布局完善的人性化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多功能的商務休閑活動區等,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適度。

交通基建


茂名為加快新區的經濟發展大力建設海陸空交通立體體系,打造新能源基地,帶動茂名產業升級。除了2017年12月通車的汕湛高速博賀支線,還有2018年6月通車的深茂鐵路在馬踏設站,都可以通過茂名港大道連接博賀灣新城,此兩條連接粵東西及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大動脈將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並加快推動博賀灣新城製造業,物流業,游旅遊業的發展。
2018年新區將繼續建設博賀疏港鐵路廣東濱海公路。2016年10月已經在建的茂名博賀灣大橋,而博賀半島濱海大道將連接水東灣新城及水東灣跨海大橋,水東鎮也在國家2017年12月發布的《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下建立水東灣區與博賀灣新城共同發展。
2019年10月開建的廣湛高鐵在馬踏鎮馬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