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曲

詞語

隱曲,拼音是yǐn qǔ,意思為幽深曲折;鮮為人知的苦衷,難言之隱;指房事;指陰部。

目錄

出處


劉向《列女傳·阿谷處女》:“處子曰:‘ 阿谷之隧,隱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濁,流入於海。’”
唐順之《與王龍溪郎中書》:“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無乃故為迂其問以剔抉聖賢之隱曲,而白之於世也乎?”
章炳麟《中華民國解》:“而於吏治得失,民生隱曲,曾不一語及之。”
《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王冰 註:“隱曲,謂隱蔽委曲之事也。”
章炳麟《五無論》:“人若不惡淫者,納采問名,既公布婚姻之禮,何以夫婦隱曲當在屏蔽之中,不如犬豕之遵大路?”
《素問·至真要大論》:“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
王冰 註:“隱曲之疾,謂隱蔽委曲之處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