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市鎮

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下轄鎮

殿市鎮,隸徠屬於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地處橫山區東南部。

截至2020年6月,殿市鎮下轄14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 ,殿市鎮人口為7860人。2011年,殿市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9088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36萬元。

歷史沿革


清初建村時因有大殿之寺院而得名。
明屬陝西省延安府米脂縣。
清屬榆林府懷遠縣懷遠堡。
民國三年(1914年),懷遠縣更名橫山縣,屬橫山縣。
1956年,屬橫山縣六區殿市區。
1958年11月,成立殿市公社,轄14生產大隊,76生產隊。
1958年12月,隨縣併入榆林縣。
1961年9月,復縣屬橫山縣。
1984年2月,改設為殿市鎮。
2001年12月,撤五龍山鄉併入殿市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殿市鎮地處橫山區東南部,東與響水鎮接壤,南與韓岔鎮為鄰,西連橫山鎮,北接波羅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95總面積,總面積23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殿市鎮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溝壑縱橫,溝谷深切,梁峁起伏。最高點牛庫山位於雷梁村,海拔1361米;最低點位於王坪底村河灘,海拔985米。

氣候特徵

殿市鎮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乾燥,日照豐富。多年平均氣溫8.6℃,極端最高氣溫38.4℃(1960年7月3日),極端最低氣溫-36.5℃(1954年12月29日)。無霜期平均146天。年平均降水量397.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76天,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殿市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無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黑木頭河,由吳岔村南入境,自南向北流經11個行政村,至王坪村出境匯入無定河,境內流長36.25千米,流域面積232.2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殿市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高嶺土、天然氣等。其中煤炭儲量5億噸,煤層平均厚度1.6米。

自然災害

殿市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乾旱、洪澇、冰雹等。其中冰雹災害發生頻繁,多出現在6—9月,尤以7月最多。旱災、風災年年頻發,以春季最為嚴重。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轄殿市、小河溝、劉家溝、蘆家畔、張家灣、石碧則、店房台、石老莊、雷梁、黑石磕、黃好先、吳岔、墩尚、朱陽窪、龍山、白家灣、碗家崖、思興庄、常園則、屈坪、王坪、麻渠、沙洞、孫石克、崖峁塥、王山、賀石畔、賀甫窪、張溝29個行政村;下設18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殿市鎮下轄1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殿市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803107200121殿市村
610803107201220小河溝村
610803107202220張家灣村
610803107203220店房台村
610803107204220石碧則村
610803107205220黃好先村
610803107206220黑石磕村
610803107207220雷梁村
610803107208220吳岔村
610803107209220五龍山村
610803107210220麻渠村
610803107211220白家灣村
610803107212220王山村
610803107213220賀甫窪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轄區總人口24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20人,城鎮化率12.1%。另有流動人口2561人。總人口中,男性12308人,佔51.1%;女性11792人,佔48.9%;14歲以下3287人,佔13.6%;15—64歲18250人,佔75.7%;65歲以上2563人,佔10.7%。2011年,殿市鎮人口出生率14.77‰,人口死亡率5.17‰,人口自然增長率9.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4人。
截至2018年末,殿市鎮戶籍人口26496人。
截至2020年 ,殿市鎮人口為786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殿市鎮財政總收入560萬元,比上年增長21%。
2011年,殿市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850元。
2018年,殿市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上企業5個。
2018年,殿市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7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殿市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農業增加值0.23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農業耕地面積10.19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0.7萬畝,林地面積8.8萬畝。
殿市鎮糧食作物以穀物、玉米為主。2011年,殿市鎮糧食生產1.2萬噸,其中穀物0.5萬噸,玉米0.42萬噸。
殿市鎮主要經濟作物有大明綠豆、馬鈴薯、蔬菜等。2011年,殿市鎮大明綠豆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320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2600萬噸;蔬菜種植面積0.06萬畝,產量68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豆角、茄子等,其中大白菜40噸,豆角10噸,茄子15噸。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累計造林13萬畝,其中防護林8萬畝,經濟林4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萬株,林木覆蓋率38%,2011年,殿市鎮水果種植面積3537畝,產量78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等。
殿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殿市鎮生豬飼養量5786頭,年末存欄2408頭;羊飼養量4.64萬隻,年末存欄2.7萬隻;家禽年飼養量2.03萬羽,上市家禽1.3萬羽;2011年,殿市鎮生產肉類590.3噸;畜牧業總產值147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8%。

第二產業

殿市鎮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開採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殿市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0882萬元,比上年增長12%,工業增加值9601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6%。2011年,殿市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1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減少10%。

第三產業

截至徠2011年末,殿市鎮有商業網點368個,職工415人。2011年,殿市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36萬元,比上年減少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50萬元,比上年減少16%。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45千米,投遞點29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年發行量1.35萬份(冊),郵政業務收入22.6萬元。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電信所、移動、聯通服務網點各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612戶,行動電話用戶5000戶,寬頻接入用戶4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50萬元。
2011年,殿市鎮金融產業實現稅收240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9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人均儲蓄2448元;各項貸款餘額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文化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3個,農家書屋14個,藏書2.36萬餘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電視入戶率達95%。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453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3所,在校生726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3入,專任教師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殿市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歷史文化

闖王李自成的誕生地就在殿市鎮境內吳岔村。李繼先,劉志丹、高崗曾在這裡戰鬥過。橫山縣第一屆地下黨縣委就誕生在白家灣村。解放后,橫山縣委、縣政府就曾設在殿市。清風寺、寄閣寺、五龍山廟宇群曾享譽陝北,特別是五龍山廟群早於白雲山,歷史上與五台山齊名。其中的法雲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屬千年古剎。古建築還有多寶佛石塔。
五龍山法雲寺,位於殿市鎮區以北5千米的黑木頭河下遊河之東側山嶺上,北距韭菜溝岔口11千米,山腳下為五龍山古城。五龍山法雲寺始建於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經各朝代多次戰火及天災人禍,所幸每次毀壞后都能得以重建,現今保有建築面積達30餘畝。其中尤以明萬曆崇禎,清康熙、乾隆時增修為多,終成為一個由真武祖師殿、佛殿、娘娘廟和寺塔為主體的古建築群。法雲寺歷史悠久,足與五台山媲美,雖經千年風雨,依舊壯麗多彩、映點塞上,現為陝西省重點文保單位。分前中后左右五大院落,上中下三層。上有樓台亭閣7座、前後大殿10座,三合院7處,各種大小殿堂佛舍30餘處,禪堂藏經窯3處。大小高低寺塔7座,窯房數間,布局非常和諧自然,上下左右廟宇渾然一體。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有廟會。
殿市鎮
殿市鎮

交通


殿市鎮境內橫子公路過境,境內長12千米。2011年,殿市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50千米。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68米;城鎮橋樑3座,總長度120米。

社會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病床4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9張,固定資產總值55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4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1%。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體育場地12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187人,支出50.27萬元,比上年增長23%,月人均224元,比上年增長5%;城市醫療救助43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4人次,共支出43.22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4戶,人數1800人,支出276.6萬元,比上年增長24%,月人均128元,比上年增長5%。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6%。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鎮區有自來水廠2個,鋪設幹線水管2.8千米,生產能力26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2%;排水管道1.2千米。
截至2011年末,殿市鎮鎮區擁有變電站1座。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2億千瓦時,供電可靠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