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赤壁的結果 展開
赤壁
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七絕詩
《赤壁》作者杜牧,該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創下的佳作。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
銷:銷蝕。
將:拿起。
磨洗:磨光洗凈。
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具體指東漢朝代。
東風:指火燒赤壁事件中的諸葛亮所借來的風。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
二喬: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一嫁前國主孫策(孫權兄),稱大喬,一嫁軍事統帥周瑜,稱小喬,合稱“二喬”。
折斷的畫戟沉沒在泥沙中尚未銷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隱約看見歷史的刀光劍影。
倘若東風不來,周瑜怎麼能借東風火燒曹操八十萬水軍而大獲全勝呢?
三國大局不定,想必曹操兩年後在鄴都建造銅雀台廣羅天下名姬的時候,東吳美人大喬(孫策夫人)和小喬(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鎖銅雀,春恨無限了。
這首詠史弔古,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倖。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此詩的開頭卻只從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一隻與古代戰爭有聯繫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歷史的詠嘆。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就像這鐵戟一樣沉淪埋沒,但又常因偶然的機會被人記起,或引起懷念,或勾起深思。正由於發現了這隻折戟,使詩人心緒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並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這一場決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重大戰鬥,英雄雲集,何等壯偉。“認前朝”又進一步勃發了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後二句論史抒懷作了鋪墊。全詩最精彩的,當然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是議論。“認前朝”,本來可以寫對這場戰爭的回顧,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緬懷,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歷史評價,而是直接的對歷史結局提出自己的評判。他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戰爭的一方——周瑜提出了有異於史家的評價。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他在一個更高的層次觀察、思考著歷史,頓使詩歌平添一種更上一層樓的氣概。不直言戰爭之勝敗,而說“銅雀春深鎖二喬”。用一“鎖”字,重台密閣,更加重了藏嬌之意。試想英雄如曹操者,於橫掃天下勝利之後,擁江東二喬於銅雀台,弦歌艷舞,以享受纏綿之春色,當是何種得意氣概。寫設想中的東吳敗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塗炭之類,而拈出“二喬”入魏以暗喻,同樣把東吳領袖人物之風流儒雅的風神傳遞出來了。但是杜牧之寫史論,除了為表現出非凡的見識,還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鬱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中心句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鬱不平之氣。
其 一,這一首七絕,是詩人借遺物而感興,引起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議論。此詩是一首詠史詩,詩篇的重心在後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寫 法上純屬議論,對此古今評家均無異議。但詩人對歷史故實的議論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議論,而非為抽象評說,如此便使本來枯燥無味的歷史教訓極具可視性和可 感性,並能使讀者深受其藝術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無窮。具體說,便是末句寫得尤為匠心獨運,作者以“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一個生動場景告示讀者,若東風不 與周郎方便,那麼將會是吳敗魏勝,而不是吳勝魏敗的結局了。如此下筆,便叫形象性議論,便叫以點帶面,以具體寫抽象,這是文藝創作的一般性規律,大凡稍有 文學修養的創作家和文論家都深諳於此。
其 二,《赤壁》詩論史手法角度新穎。大凡詠史詩,詩人往往從形勝古壘入手,詠嘆物是人非一番,這樣的模式沿襲已久,至劉禹錫可謂到達頂峰。他的《金陵五題》 《西塞山懷古》等均為這類詩作中不朽的名篇。既為高峰,後人便難以超越,杜牧不願步趨於劉禹錫之後,再寫與“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或“舊時王 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相同構思詩句,因此他在此詩中轉移角度,另闢蹊徑,盡拋前人窠臼,勇闖新路,以一把折斷了的戟頭為導引物,先將讀者的視線與思 維拉回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再去聆聽他的一番高論。這便是杜牧的聰明之處,也是他詠史詩高人一籌之處。此詩開端也是獨出心裁,與其它詠史詩相比,顯得新穎別緻。最後兩句是全詩的重點,詩人從面落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議論在抒情中展開,這樣論史的寫法,極具新意,不落俗套。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寶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計八十三年,文學史上一般稱為晚唐時期。這個時期,宦官專權,朋黨交爭,大唐帝國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鎮勢力日益強大,杜牧死後僅二十二年便爆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詩人杜牧就生活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晚唐時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孫。二十六歲舉進士,因為秉性剛直,被人排擠,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於簿書宴遊間”,很不得志。三十六歲內遷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貶為黃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詩壇上,他與李商隱被合稱為“后李杜”,人稱“小杜”,以別於“老杜”(杜甫)。其詩多感慨時事,抒寫性情,詩風俊朗雄麗。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