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洛水
北朝北魏酈道元所作的短文
《水經注·洛水》是北朝北魏文人酈道元所作的一篇短文。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物產、風俗等。洛水是黃河中游的重要支流伊洛河的支流,今稱洛河,發源於陝西省境華山的藍田附近。伊水今稱伊河,發源於河南省境內欒川縣附近的伏牛山地,與洛河會合后稱為伊洛河。這篇短文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秀作品。
①四絕:四面絕壁。孤峙:獨自高聳。
②塢(wù)聚:村落。
③舟師:水軍。屆:至,到達。
④參軍:官名,東漢末置,有“參某某軍事”之義,晉以後軍府和王國始置為官員。戴延之:東晉小說家,名祚,字延之,江東(今安徽蕪湖以下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人。府舍人:某府之舍人。舍人:官名,本宮內人之義,後世以為親近左右之官。虞道元:人名,不詳。即舟:乘船。即:依憑。
⑤竟:最終,終究。
洛水又東經檀山南面,檀山四面絕壁,一峰孤峙,山上有小山村,俗稱檀山塢。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劉裕西入長安,水軍駐紮在洛陽,命令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乘船逆流而上,走盡洛川,探尋水軍可以到達的地方。戴延之到這裡就回去了,最終沒有到水源。
此卷共有四條河流,其中瀍水和澗水都是洛水的小支流,此二水之所以能夠立名入卷,因為它們都流經北魏首都洛陽的緣故,情況與前面漯水立卷一樣。洛水是黃河中游的重要支流伊洛河的支流,今稱洛河,發源於陝西省境華山的藍田附近,東流進入今河南省,在偃師附近與伊河匯合,今稱伊洛河,然後東北流注入黃河。伊水今稱伊河,發源於河南省境內欒川縣附近的伏牛山地,與洛河會合后稱為伊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