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客家土樓

饒平客家土樓

饒平客家土樓有590多座,其中圓形土樓達570餘座。分為樓房和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縣境北部山區的上善、上饒饒洋、新豐、建饒、九村、三饒新塘;中部丘陵的湯溪浮濱坪溪、浮山、東山、漁村、新圩、樟溪錢東、高堂、聯饒等19個鄉鎮,都建造有這種大小有分、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環形相接、造型多樣、結構精巧、規模宏偉的古堡式土樓

土樓介紹


饒平客家土樓有590多座,其中圓形土樓達570餘座。分為樓房和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縣境北部山區的上善、上饒、饒洋、新豐、建饒、九村、三饒、新塘;中部丘陵的湯溪、浮濱、坪溪、浮山、東山、漁村、新圩、樟溪、錢東、高堂、聯饒等19個鄉鎮,都建造有這種大小有分、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環形相接、造型多樣、結構精巧、規模宏偉的古堡式土樓。居住在這些土圓樓內的村民,絕大多數是客家人,據說其祖先來自中原黃河流域漢民族支系的後裔,於元代或明初先後由閩遷徙人饒定居后。他們初到這閩粵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間,搭草寮為居,單戶獨舍,常遭兵匪之禍,又受狼虎為害,難以安生。為求生存繁衍,勤勞智慧的客家人不得不從分散獨居的方式,彙集聚居築造這種土牆高築的連層堡寨---土圓樓.幾十上百人,一村一族聚居於一座堅固安全的土樓,有利於感情和睦,團結協力共求發展,是饒平地區客家人的一大特色。

土樓建築及其結構


土樓的建造用料也很獨特,其高大樓壁,都是用生土佐以砂石,用木條和竹片作筋骨,經過反覆揉打、碾壓,層層夯築而成。厚1.5米,基寬2米,牆基奠石塊。樓層高二至五層不等,樓內直徑大的有135米,小的15米,住戶多的120戶,小的十幾戶。高層樓房底層牆厚五、六尺,一般的也有三、四尺。這種土牆比石條還堅韌,不怕水浸,防震性能特別好,有些土樓建就四、五百年,經歷多次強烈地震而絲毫無損。每座土樓,出入僅有一個大門,個別土樓開兩門,唯蟹形狀土樓則開三個門,稱為寨門。樓內中央是廣埕,埕的兩側挖有水井兩眼,有的只挖一眼,作為全樓內公用井,每戶家裡還挖有私井,供自家使用。樓內還建有祠堂、倉庫、公廁等生活設施。每座樓寨都嵌上1個雅緻的名號,如“朝陽”、“聽捷”、“名揚”、“慶豐”等等。有的樓寨還建復樓,構成樓中有樓,門中有門的奇特建築風格。

土樓歷史


昔年,饒平山區各地建造這種古堡式土樓,因其設計施工不難,取材容易,佔地又比獨家平房少,造價又低廉,不僅堅固耐久,且能防衛禦敵。這種樓既具有通風采光好、隔熱保溫、冬暖夏涼、防震防潮防火等許多優點,又適應山區環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成為我國南方居民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代表,世界古建築史上的傑作。

各種樓型特色


道韻樓位於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始建於明萬曆15年(1587年),該樓呈八卦形,三進三環圍共構成“八卦”的爻畫,座南朝北,面積1萬平方米,外圍周長328 米,直徑101米、牆高11.6米,三層半,皆以黃泥土夯成,中間設有廣場,全樓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水井32口,樓外周設有槍眼、炮眼,樓門頂還沒有注水暗涵,很有特色。該樓雖在公社化時期小部分受到破壞,風格獨特的一處。
饒平縣境內土樓寨總數達655幢之多,潤豐樓是其中較具規模、較有特色的一處。潤豐樓位於饒平縣新豐鎮豐聯村,背靠“背頭山”(省道柏豐線西),建於清道光年間,該樓呈圓形,坐北向南,面積1846 平方米,直徑48.5米,周長152.5米,樓高10.52米。為二層半,二進一天井,全樓皆以黃泥土夯成,外抹貝灰,共有房屋29間,公用井一口,廣場中間辟有八卦形地埕,樓外圍還建有司馬第、儒林第、調琴齋、廣業軒,該樓小巧玲瓏,結構緊湊,現保存較為完好。
南陽樓位於饒平縣上善鎮永善村,與大埔縣接壤,始建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該樓呈圓形,大門座向為西偏北34度,面積1561平方米,直徑44.6米,周長138.44米,樓高10.76米,三層半,二進一天井,共有房屋26間,皆以黃泥土夯成,樓內中心處設有圓形廣場,水井一口,門樓上方有凹刻“南陽樓”三字,兩旁寫有對聯,是饒平縣655幢土樓寨中至今保較較為完好的一處。
鎮福樓位於饒平縣上饒鎮馬坑村,背靠“西岩山”(省道柏豐線西)始建於明永樂11年(公元1413年),該樓呈橢圓形,大門座向為東偏南8度,面積6936平方米,南北為97.7米,周長295.4米,樓高10.86米,三層半,三進三天井,共有房屋60間,皆以黃泥土夯成,內抹貝灰,樓內中心外辟有廣場,呈橢圓形,有八角井一口,門頂有凹石刻“鎮福樓”三字,是饒平客區最大的土樓,現保存較為完好。
新彩樓位於饒平縣饒洋鎮赤棠村,背靠“西岩山”(省道柏豐線西),呈圓形,座東偏南23度,面積2769.8平方米,直徑59.4米,周長186.59米,樓高 13.6米,四層半,二進一天井,全樓皆以黃泥土夯成,內抹貝灰,樓內共有房屋32屋,公廳一間,中心為廣場,水井二口,該樓是饒平境內樓層最多、最高的土樓,現保存較為完好,1982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曾在這裡拍過電影《天賜》,近年台灣也在這裡拍過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