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洋鎮

饒洋鎮

饒洋鎮,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轄鎮,位於饒平縣北部,東與福建省詔安縣交界,北與上饒鎮連接,西與大埔縣接壤,南與新豐鎮、建饒鎮毗鄰,區域面積84.7平方千米。 2018年末,饒洋鎮戶籍總人口共7.23萬人。 截至2019年10月,饒洋鎮共轄25個行政村、1個社區。 

饒洋鎮轄區內藍屋畲族村是饒平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畲族村落,境內東西為山脈,中間為帶狀河谷小平原,黃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最高峰為西岩上尖髻,海拔1256米。 

2019年,饒洋鎮工農業總產值4.3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6億元,規模上企業產值1.6億元,農業產值1.7億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饒洋鎮共轄25個行政村、1個社區。 
祠東社區上山村陳坑村赤棠村溪背樓村楊慈埔村陳本村山前村石北村大樓村
中先村埔下村南星村安全村龍興村大埔背村崗下村三樂屋村八瓜洋村名揚村
祠北村鳳崗村水東村水西村藍屋畬族村水南村
饒洋鎮各村委會(居委會)名錄:
祠東居委會 上山村 陳坑村 赤棠村 溪背樓村 楊慈埔村 陳本村 山前村 石北村 大樓村 中先村 埔下村 南星村 安全村 龍興村 大埔背村 崗下村 三樂屋村 八瓜洋村 名揚村 祠北村 鳳崗村 水東村 水西村 藍屋村 水南村
饒洋夜景
饒洋夜景
教育狀況
饒洋鎮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鎮內有中學2所,小學16所。2012年在校中小學生70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現有完全中學(饒平縣第四中學)一所,初級中學(饒洋中學)一所,小學十六所(分別為:陳坑小學、陳本小學、赤棠小學、祠北小學、饒洋中心小學、石北小學、石南小學、石中小學、水東小學、水西小學、水南小學、名揚小學、山前小學、祠西小學大埔背小學、崗下小學),公立幼兒園兩所(分別在大埔背小學和崗下小學設立饒洋鎮第一,第二幼兒園)另有多家私立幼兒園,比較出名的有歡歡幼兒園,福娃幼兒園等。
饒洋學院
饒洋學院
其中,饒平縣第四中學建於1941年,坐落於廣東饒平北部的饒洋鎮中心點的百鍊崗上,距縣城黃崗66公里,是饒平北部四個鎮二十多萬人唯一的完全中學。2014年設為高考考點。該校現有初中18個班,學生1482人,高中27班,學生1986人,總數3468人,教職員人166人,離退休人員29人。現有教學樓2幢,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宿舍樓6幢,師生餐堂1座。1985年旅加拿大僑胞校友詹一帆先生捐建圖書館1幢,面積共770平方米。1995年10月由汕頭華建電子有限公司捐建“華建館”1座三層,佔地面積1千平方米,內設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分組實驗室、教具儀器室及電腦電教室等,另外還設有大型的博覽館,體育場地兩座。2012年在校學生2130餘人,為縣內最大規模的完全中學,曾培養出詹伯慧、詹懷宇、詹君仲等名人,是饒北山區教育文化搖籃。
全鎮有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27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2304人,佔全鎮人口的91%。鎮區文化站、敬老院、計生服務站、有線電視站等設施齊全。全鎮建有文體活動廣場23個,健身設施完善。

交通狀況


全鎮村村通汽車,且實現了行政村公路硬底化;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省道豐柏線貫穿饒洋鎮南北,北通福建省、大埔縣,南與國道324線相通,東有饒秀路與福建省秀篆鎮相通。
饒洋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交通方便,省道柏豐線貫穿南北,北上抵梅州、龍岩、漳州等地,南下抵縣城,接國道324線通全國各地。饒秀公路東通詔安縣秀篆鎮。近年來通過村道改造,全鎮26個村(居)委完成村道硬底化,實現“村村通” 。通信便利,1994年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96年開設行動電話基站,2012年固定電話用戶7000戶。用電方便,供電網路覆蓋全鎮,擁有3.5萬伏變電站1座,小水電站18座3149千瓦,正在規劃建設22萬伏變電站1座。全鎮擁有自來水廠12座,貿易市場2個。鎮內建有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2個,鎮區生活污水實現集中處理。

經濟發展


饒洋景觀
饒洋景觀
饒洋鎮是粵閩邊貿和饒平北部山區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日用瓷 器、成衣服裝貿易活躍,已形成茶葉、水果、蔬菜、水產等商品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其中,日用瓷、彩瓷加工、花紙等行業久負盛名。現全鎮已形成以陶瓷業為主,玻璃、水族、服裝等產業並存發展的多元產業格局,企業總數達到120家。2015年,該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28億元。同比增長13%。
近年來,該鎮充分利用本鎮地緣、人緣、資源優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實施“鄉賢回歸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大力發展陶瓷業、玻璃業及其他相關產業。到2015年底全鎮擁有企業120家,從事陶瓷、玻璃及其相關生產企業有64家,其中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上企業10家。
饒洋鎮鎮區一角
饒洋鎮鎮區一角
饒洋鎮境內東西為山脈,中間為帶狀河谷小平原。黃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最高峰為西岩上尖髻,海拔1256米。年平均氣溫22.3度,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升。2012年全鎮耕地面積15221畝,糧食總產10004噸,傳統糧食作物有水稻、番薯、小麥等。改革開放以來,饒洋人更新思想觀念,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商品經濟,開創糧、茶、果、瓷多元經濟發展新格局。2012年全鎮茶園面積2840畝,產量122噸;水果面積2622畝,產量140.6噸;農業總產值8778萬元。該地西岩山出產的“奇蘭”、“烏龍”、“鐵觀音”等名茶,昔在清末民國年間就已享譽海內外,是當時饒平主要出口商品。特產西岩茶,是饒平第一山峰西岩茶場生產,該產品始於清代道光年間,現有系列產品有“烏龍、奇蘭、鐵觀音、黃旦、白葉單叢、黃枝香、雲霧八仙”等。同時有很多名勝古迹供遊覽,如位於赤棠村的西岩山省級森林公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彩樓等。

語言


全鎮通用饒平客家話,饒平客家話是保留了很多古音的南方方言,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使用饒平客家話的人口在饒平縣超過25萬人。另外可以無障礙溝通的詔安客家話,平和客家話,南靖客家話,大埔縣南部光德,桃源,楓朗部分村莊。總人口超過65萬人。
聲母方面,饒平客家話與梅州市客家話的差異之點是梅州話只有ts組聲母,饒平除有ts之外,還有一組t∫組聲母,後者是舌叶音,但其發音比較接近於tş,只是舌尖捲起的程度不很后而已。
中古的微紐字在饒平客家話中念為v,如:文、武、物等。中古匣、喻三紐字及影紐的合口字,本都念為w,但在饒平客家話中,它進一步增加了摩搽成分,並略帶唇齒成分,也讀成了v,如:換、雲、雨、芋、袁、往、員、汪、威等字。
中古的曉匣紐字,其合口韻字在饒平客家話中也多念為f,如:熏、核、花、揮、灰、混、壞等。
中古的疑母字,在洪音字中念為ŋ,在細音字中則念為ņ,前者如:我、傲等,後者如:愚、嚴、女、元、月、業等。
一些中古影、喻紐字,其韻母如以I母音起首,常因為摩搽成分的增強念為j,進而念成ž,這就與原來的日母字讀為同音,如約、欲等字。
中古的知組聲母字有一些在本方言中仍讀為舌尖音t等,如:征、追、鎮、丑等。這一點與閩南方言(潮汕雷漳廈泉溫瓊話)接近。
另外,一些中古的輕唇音字,在饒平客家話中也念為重唇音,如:放、楓、腹、肺等。
中古濁音聲母字在本方言中全變為氣輕音,這一點與梅州話相同。饒平客家話保持著客家方言這一基本特點。
韻母方面,它有ii韻母,與ts組聲母相拼。有e韻母,但沒有y及以y為主母音一類的韻母,如:e eu em ep et
這一點與梅州話相似。但梅州話中有一種以ϊ為主母音的韻母,如ϊm、ϊn等,饒平客家話沒有。饒平客家話中與梅州市客家話一樣ϊŋ、iŋ韻母拼入en in,如聲字念為∫in,登字念為ten。饒平客家話中有一個iϊu韻,把中古的魚、虞韻字屢、愚、去、女、序、居等讀為此音。這一個相當突出的特點。
饒平客家話也有聲化韻母,但比梅州話多了一個m。此外,它還有數量不多的幾個鼻化韻母ã、ĩ、ãũ、ũĩ 。這是梅州話所沒有的,這顯然是受當地閩南方言(潮汕方言)影響的結果。梅州話中,有幾個以u為介音的韻母如uen、uon、uoŋ等,這在饒平客家話中並不存在。中古三等韻的合口字,在後代多變為攝口呼韻母。但由於客家話中一般不出現y-,所以這一類韻母常念為i-介音韻母,如下列各字在普通話中念為y-,但是在饒平客家話中則念為i-:袁vien 員vien 圈k’ien 元zien 月ŋiet 曲k’iuk 略liok 屈k’iut 橘kit
饒平客家話中,保存中古6種輔音尾m、n、ŋ、p、t、k。這一點與梅州市客家話一致而與興寧客家話不同。
聲調方面,饒平客家話與梅州話一樣,共有6個聲調,調類是一樣的,但調值卻有出入:饒平的陰平為11調,是一個低調,陽平55調,是高調,這剛好與梅州話相反。饒平的上聲是一個高降調(53),梅州則是低降調(31),這些略有區別,去聲饒平是中升調(35),梅州則是高降調(52),升與降也剛好相反,陰入和陽入則兩個方言差不多,沒有大的差異。

歷史沿革


1973年設饒洋公社,1983年設饒洋區,1986年建鎮,鎮政府位於饒洋圩。鎮區距縣城66公里。
饒洋鎮
饒洋鎮
現今共有1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

旅遊資源


石井東福寺
石井東福寺
饒洋鎮旅遊資源豐富。西岩山的“仙岩寺”、石井的“八角井”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赤棠村“新彩樓”、藍屋“泰華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位於赤棠村的西岩山省級森林公園,另外陳坑鄉的聽捷樓(八角樓)於清朝雍正至道光年間9位鄉賢中進士,有“八角九進士”的美稱;石井鄉劉大力於雍正年間高中第五名武進士,“桃花李”兄弟嘉慶年間同科中舉,石井在科舉素有“文武世家”和“恩,撥,副,歲,優五貢齊全”美稱。饒洋鎮藍屋畲族村是饒平縣唯一的少數民族村。該村畲民農曆正月初一有食“菜生”,正月二十日有祖祠龕台掛“龍麒祖像”,供族人瞻仰謁拜習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饒洋鎮地處饒平縣北部盆地地區,位於東經116°27′,北緯24°29′,東與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秀篆鎮交界、南與新豐鎮和建饒鎮毗鄰、西與大埔縣接壤、北與上饒鎮相連,區域總面積84.7平方千米。 
饒洋鎮
地形地貌
饒洋鎮境內東西為山脈,中間為帶狀河谷小平原,黃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最高峰為西岩上尖髻,海拔1256米。 
氣候
饒洋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溫和、濕潤多雨、夏秋多颱風,常年平均氣溫22.3℃,年平均降雨量為1650毫米。
饒洋鎮位於饒平縣北部,東與福建省詔安縣交界,北與上饒鎮連接,西與大埔縣接壤,南與新豐鎮、建饒鎮毗鄰,總面積84平方公里。1973年設饒洋公社,1983年設饒洋區,1986年建鎮,鎮政府位於祠東。鎮區距縣城66公里。2012年轄25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和2個鎮辦場,136個村莊中有104個是革命老區村莊。總人口7萬多人,其中少數民族畲族300多人。還有海外華僑、港台胞1.2萬人。

社會事業


 語音
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饒洋鎮內有中學2所,小學16所,在校中小學生70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饒平縣第四中學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坐落於廣東饒平北部的饒洋鎮中心點的百鍊崗上,距饒平縣城黃崗66千米,是饒平北部四個鎮二十多萬人唯一的完全中學。2014年設為高考考點。該校現有初中18個班,學生1482人,高中27班,學生1986人,總數3468人,教職員人166人,離退休人員29人。現有教學樓2幢,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宿舍樓6幢,師生餐堂1座。 
1985年,旅加拿大僑胞校友詹一帆先生捐建圖書館1幢,面積共770平方米。1995年10月,由汕頭企業捐建“華建館”1座三層,佔地面積1千平方米,內設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分組實驗室、教具儀器室及電腦電教室等,另外還設有大型的博覽館,體育場地兩座。2012年,在校學生2130餘人,為饒平縣內最大規模的完全中學,曾培養出詹伯慧、詹懷宇、詹君仲等名人。 
學校名單
中學饒平縣第四中學饒洋中學
小學陳坑小學陳本小學赤棠小學祠北小學饒洋中心小學石北小學石南小學
石中小學水東小學水西小學水南小學名揚小學山前小學祠西小學
大埔背小學崗下小學
幼兒園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歡歡幼兒園福娃幼兒園
醫療衛生
截至2012年,饒洋鎮有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27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2304人,佔全鎮人口的91%。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饒洋鎮文化站、敬老院、計生服務站、有線電視站等設施齊全,全鎮建有文體活動廣場23個,健身設施完善。交通

歷史文化


畲族民族村
藍屋畲族村位於饒洋鎮東南部,是饒平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寨,有畲族444人,藍屋民俗館是潮州市“博物館之城”體系單位之一。 
饒平布馬舞
布馬舞為廣東省內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於饒平縣內北部山區的上饒、饒洋、新豐一帶。相傳是南宋時期江西籍瓷工師傅所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