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手性
前手性
前手性,如果一個非手性分子含有立體異位的配體(原子或基團)或立體異位面,經反應(如取代)后失去對稱性,得到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的手性分子,則這種能由非手性轉變為手性的特性即為前手性,該分子為前手性分子。也叫“潛非對稱性”或“原手性”。發生這種變化的碳原子叫做“潛不對稱碳原子”或“原手性碳原子”。
前手性一般可分為前手性中心、前手性軸和前手性面三種。例如,乙醇(CHCHOH)中的兩個亞甲基氫原子是等同的(對映異位),但當其中之一被氘原子替換后,形成的 CHCDHOH 具有對映異構,因此乙醇中的亞甲基碳原子就是一個 前手性中心。前手性中心的兩個等同基團可通過順序規則中的R/S標記來識別。當相同的兩個基團之一被高一級次序的基團取代,並且不改變原有基團的優先次序,根據所得到的化合物構型屬 R或 S來確定原有化合物中這兩個相同基團為“前( R)-基團”(pro- R)或“前( S)-基團”(pro- S)。
sp2-雜化的碳原子
右圖: sp-雜化的碳原子形成的對映平面上下,標註有這一前手性體系的 Re 和 Si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