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街
忠義街
忠義街是江蘇江陰的一條有著悠久歷史的老街,在江陰市的南門,南門水道貫穿老街。
忠義街名字的來歷不凡,明末守城官兵,抵抗清兵外夷之戰,壯懷激烈,故有“忠義之邦”題名立匾放於城樓,該街得名“忠義街”。
忠義街始建於清代,北起平冠橋,南至八字橋,全長680米,是江陰城通往南部的主要道路之一。
忠義街
忠義街最初是土路,明清兩代鋪的是蛋石子,民國時期改用了青石板。沿忠義街一路南行,遠離喧囂的小街,陳舊的沿街住宅,這裡是江陰的老城南。幾十年前,南門一度是江陰繁華的區域之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門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受到冷落。
朝宗門即為南門。宋人楊蟠有《朝宗門》詩曰:“百尺樓高四望中,雲深一雁度長空。人間砧杵催寒事,郭外笙簫逐土風。天帶江山元自好,地流河漢忽相通。丹心直北看飛雪,往往隨花入帝宮。”俞壹有一首《重修朝宗門集句呈王宰》:“茲城實佳麗,上與浮雲齊。回望川之陰,津途去不迷。一旦起樓高百尺,城高跨樓滿金碧。朱門峨峨臨九衢,一片彩霞迎曉日……”
元朝平定江南后,痛惡城廓,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各地拆除城廓,江陰也不例外。元至正年間(1341-1368),朱洪武、方國珍、陳友諒等起兵反元,各縣因無城池,防守困難,元順帝下詔修築城牆,江陰人黃傅率鄉民就原址修築簡陋的土城。
到了明代,朱元璋平定江南,改用磚石修築城牆,後來又繞城拓浚護城河,南門還建了水關。明嘉靖三十一年(1551),江陰磚城續築完工,周長9里13步(約5205米)。第二年,倭寇來犯,四鄉遭災,城內無恙,鄉民紛紛逃入城中避難。知縣錢鶴洲出城會戰,在九里灣中埋伏,為倭寇所殺。弘光元年(1645),江陰軍民守城,南門也經歷了多次激烈的攻守戰事。
據清韓《江陰城守紀》載,清軍攻打江陰城久攻不下,便移營南門外十方庵,閻應元派千名勇士,手執短刀或板斧,出南門沖入敵營,殺傷清兵千餘人。等到清兵其他營來助戰時,千名勇士迅速退入江陰城內。於是,清軍強令十方庵僧人向城跪泣,陳說利害,勸說早降,沒有效果。派降將劉良佐同閻應元對話,勸說閻降清,閻應元說:“有降將軍,無降典史!”話未說完城頭一聲梆響,火箭齊發,劉良佐連忙騎馬逃走。於是,清軍在江陰城外搶掠得百姓家木箱千餘只,在十方庵后搭起將台,高與南城門齊。清軍十王坐在上面,用上將4人,親軍240人護衛,指揮清兵猛攻東南城角。守城主將閻應元看到十王在高台指揮,命部下對準十王放炮命中,清軍十王及左右當場斃命。
後來,江陰軍民守城81天,終於彈盡糧絕,被攻破城池,兵民無一投降,遭受屠城之慘,這就是江陰“人心齊,民性剛”,不畏強暴、英勇鬥爭的一段歷史。
此後,清朝統治者為了籠絡江陰百姓,採取了一系列的懷柔政策,如增加江陰的生員(秀才)錄取名額等,以安撫民心。在整修城樓、加固城牆完工後,駐節江陰的江蘇學政姚文田書寫了“忠義之邦”為南城門額,“仁讓古邑”為北城門額。於是南門對直的一條街稱為忠義街。
姚文田所書“忠義之邦”四個大字,每字兩尺見方,雄渾有力。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城時,知縣金咸請邑人張錫齡臨刻於石。1937年冬,江陰南城門為日寇炮火擊中,毀去中間“義之”兩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縣長方驥齡入城,命其秘書孫俊在補寫了“義之”兩字。後來,國民黨江陰縣黨部書記吳宗淵特趕赴南京,得到蔣介石題寫的“忠義之邦”四字,回來后便請工匠勒石換上。方驥齡只能將懸而未久的孫字,悄悄取下來毀去,並將殘存的“忠邦”兩字,置於中山公園南大門亭子內,供人觀賞,該亭便稱為忠邦亭。現亭中的“忠邦”兩字是1986年按摹本重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