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跗毛蚊
膨跗毛蚊
膨跗毛蚊,Bibio emphysetarsus,毛蚊科毛蚊屬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Bibio emphysetarsus
雄體長10mm,翅長8mm;全黑色種,頭部觸角9節,節緊密短小呈棒狀。胸背隆凸,前足脛節粗長;後足腿節與脛節均呈棒狀,跗節亦膨大但不斜突。翅煙褐色,前緣更深,脈黑褐色。腹端在第7節後向背面上翹,第8背板中間極窄,第9背板端緣深凹,兩側葉高凸;第9腹板弧彎而端半傾斜,中間具縱紋;抱器呈爪狀,基部具小瘤突。
1. 卵:
2. 幼蟲:
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身體細長,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氣。如庫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條長呼吸管,管端為呼吸器的開口,呼吸時,身體與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於水面,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流向嘴巴;按蚊(瘧蚊)無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開口於身體表面,呼吸時,身體與水面平行。
這個時期維持10~14天以後,孑孓經4次蛻皮后發育成蛹,由蛹再羽化為成蚊。
3. 蛹:
蛹的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豆點狀。不攝食,但可在水中遊動。靠第一對呼吸角呼吸。經二天完全成熟。
4. 成蟲: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羽化)之前無法起飛。雄蚊在羽化后24小時
之內其腹節第八節以後全部反轉180°完成交配姿勢。交配的動作因種類而有不同,有的黃昏時刻在田野廣曠或草地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
蚊柱不一定單純由一種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此時雌蚊見到群舞光景,就飛近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後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栓於雌性交配孔內,但逐漸溶解,約於24小時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後)產下的卵尚可受精。
1. 孳生習性:
蚊蟲都孳生於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
水體類型 | 主要孳生蚊種 |
嚴重污染水體,如糞坑、糞池等 | 騷擾阿蚊 |
輕度污染水體,如污水坑(溝)、清水糞坑,窪地積水等 | 致倦庫蚊、淡色庫蚊 |
面積較大的清潔水體,如稻田、荷溏、沼澤、灌溉溝等 | 中華按蚊、三帶喙庫蚊 |
清潔而流動水體,如山溪或溪床等 | 微小按蚊 |
小型自然水體,如樹洞、竹筒、壇、罐等積水 | 白紋伊蚊、仁川伊蚊 |
家宅內外的器,如水缸、椰子殼積水等 | 埃及伊蚊 |
2.吸血習性:
作為夏天的使者,蚊子對血液的執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
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係。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C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蚊子愛叮哪些人?蚊子對濕度、溫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愛出汗的人。兒童的皮膚嬌嫩,新陳代謝活潑,皮膚上的毛孔揮發汗液快,常挨蚊子叮。還有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適於蚊子的視覺習慣。但是,蚊子對強氣流很敏感,夏天當你搖扇乘涼時,蚊子難以接近你。
3.棲息習性:
掌握蚊的棲息習性是制定滅蚊措施的依據。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須尋找地方棲息,一般講蚊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櫃后、門后,牆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
據吸血后棲息習性不同把蚊分為以下三種:
• 家棲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
• 半家棲型:如中華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後有些在室內,有些到室外棲息。
• 野棲型:如大劣按蚊、白紋伊蚊等吸血后要飛到室外消化胃內的血液。
蚊子有些習性是不為人知的。它們喜歡等待,有時候在你進入的房門上一呆就是幾個鐘頭,只要你將房門打開,它們就會迅速跟你進入房內,再伺機咬人。它們是很少的不會走動的動物之一,(它們不是不會走,而是懶得走,親眼見到蚊子滿桌子爬,蚊香熏的)。睡在同一個床上的兩個人,將會有兩種被蚊子“處理”的結果,一個沒有被咬一口,一個卻咬得遍體鱗傷,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不是你的衛生不衛生決定,而是你身體的一些特徵起主要作用(詳細見下)。蚊子一般有辦法知道這個人“睡沒睡”,通常在你卧床看書時它很難叮你一口,一旦你行將入睡,它立馬就飛到你的身邊來咬人了。蚊子咬人的速度與溫度有很大的關係,在37℃以上時,它可以做到在0.1秒就將人叮咬“上口”,在27℃以下時叮人的速度就大大降低,17℃以下一般不再咬人。
跟一般的昆蟲一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身體和腳皆細長。蚊子是多細胞生物。具有22顆牙齒。只有一對翅膀,另一對退化為平衡桿。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5到2.5公里,一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音。口器為刺吸式,特化成細長的喙,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這是鑒別蚊類的重要依據之一的。翅脈上也有鱗片,翅后緣有緣鱗。多為夜行性動物。
似半球形,有複眼和觸角各1 對,喙1 支。觸角(Antnna)有15 節:第一節稱柄節(Scape),第二節稱梗節(Torus),第三節以後各節均細長稱鞭節(Flagellum)。各鞭節輪生一圈毛,雌蚊的輪毛短而稀,雄蚊的輪毛長而密。在雌蚊觸角上,除輪毛外,還有另一類是短毛,分佈在每一鞭節上,這些短毛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產生反應,對二氧化碳、乳酸等化合物和濕度尤其敏感,起尋找吸血對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複眼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腸及肛門。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均在胃內進行。在前胸內有1 對唾腺,每一唾腺分3 葉,每葉有一小唾腺管,最後匯合成總唾腺管,通入舌內。唾腺管能分泌和貯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種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動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Anticoagulin ),破壞吸入的紅細胞的溶血素(Haemolysin )和使破壞的紅細胞凝集的凝集素(Agglutinin )。
雄蚊有睾丸1 對,自每一睾丸發出的輸精管在遠端膨大為儲精囊,兩者會合成射精管。射精管遠端為陰莖,陰莖兩側有抱器。雌蚊有卵巢1 對,輸卵管在匯成總輸卵管前的膨大部稱壺腹,總輸卵管與陰道相連。在陰道的末端有受精囊(按蚊1 個,庫蚊和伊蚊3 個)和1 對副腺的開口,陰道則開口於第八、九腹節交界處的腹面。每個卵巢由幾十個至二百多個卵巢小管組成。每個卵巢小管包括3 個發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囊(F0llice ),頂端的為增殖卵泡囊,中間為幼小卵泡囊,靠近輸卵管的為成卵卵泡囊。當成卵卵泡囊中的卵成熟排出后,幼小卵泡囊又發育為成卵卵泡囊,卵泡囊依次逐個發育成熟。每排出一次卵,順卵巢小管上就留有1個膨大部。此外,呼吸系統中的微氣管在卵巢上的分佈成捲成細密的絲狀,卵巢在妊娠后膨大,微氣管也因而伸直,故可鑒別雌蚊是否經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