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中國暴龍

喀左中國暴龍

2009年3月23日,遼寧喀左發現世界最大早白堊世霸王龍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專家初步將其命名為“喀左中國暴龍”。

發現暴龍化石


2009年9月13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正式發布:遼寧喀左發現世界最大早白堊世暴龍化石。這是我國古生物兩代科學家在全國各地尋找了40多年的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專家初步將其命名為“喀左中國暴龍”。
喀左中國暴龍2009年3月23日發現於喀左縣大城子鎮小城子村花果山,發現者喀左縣公安局崔岩,3月26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季強,姬書安研究員趕到現場,開始進行了科學考察和鑒定。喀左中國暴龍分佈在中國,比北美霸王龍早了六千多萬年。身長約10米。
喀左中國暴龍化石
喀左中國暴龍化石
是較大的肉食恐龍。

霸王龍類簡介


暴龍類是一類特殊的肉食恐龍,由虛骨龍類演化而來,其早期體型較小,化石發現於中國,北美和歐洲的晚侏羅—早白堊世地層中;而晚白堊世個體巨大的暴龍科化石則主要分佈於東亞和北美,它們頭骨碩大,後肢粗壯,前肢卻極度退化。
發現於遼寧喀左縣早白堊世九佛堂組中的喀左中國暴龍代表晚期的個體較大的霸王龍類,體長達10米。化石頭骨和腸骨的特徵不同於其它暴龍,故代表一新屬種,種名“喀左”表示化石產自遼寧喀左。

科學意義


喀左中國暴龍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徠首先,進一步完善了我們對暴龍類早期演化的認識,並為研究暴龍科的資源提供了珍貴材料,該新屬種以顯示出暴龍科的特徵,進一步證明中國史世界上暴龍類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暴龍科可能起源於亞洲;
其次,暴龍類在早白堊世時身體已經向巨大化發展,進一步縮小了早白堊世暴龍類與晚白堊世暴龍科在個體大小方向上的差異;
第三,喀左中國暴龍是遼西熱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獸腳類恐龍,它的發現對深入探討熱河生物群的組成面貌,生態環境以及其古地理分佈亦有重要價值。
第四,提供了諸城暴龍的可能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