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下甸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下轄村
- 雲南省宜良縣馬街鄉洋喜村委會下甸
- 雲南省昌寧縣灣甸傣族鄉下甸村
- 江蘇省丹陽市華陽街道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雲龍縣白石鎮下甸村
下甸村
雲南省昌寧縣灣甸傣族鄉下甸村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灣甸傣族鄉,地處灣甸傣族鄉西南邊,東鄰芒回村,南鄰大城村,西鄰施甸縣,北鄰上甸,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和柏油路,交通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灣甸傣族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昌寧縣縣城89公里。該村下轄象山、軋花場、芒哦、大樹、新平、新村一、新村二、新城一、新城二、舊寨、芒膽、青樹等12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88人。全村國土面積58.71平方公里,海拔660米,年平均氣溫22.3℃,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包穀、甘蔗、蔬菜、水果、香料煙等農作物。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795戶,共有鄉村人口3303人,其中:男性1652人,女性1651人。其中農業人口3264人,勞動力208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295人,傣族941人,其他民族67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9人,占人口總數的2.42%;享受低保209人,占人口總數的6.40%;享受五保戶待遇34人,占人口總數的1.04%;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140人,占人口總數的96.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灣甸傣族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灣甸傣族鄉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15戶,占農戶總數的39.62%。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共有耕地總面積5329畝(其中:田1523畝,地3806畝),人均耕地1.63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甘蔗、蔬菜、水果、香料煙等作物;擁有林地5029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9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8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甜柿、芒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670畝,其中:養殖面積30畝;草地4935.9畝;荒山、荒地24502畝,其他面積1327.5畝。有森林、藥材、水利等資源。
![雲南省昌寧縣灣甸傣族鄉下甸村穿境公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a/m1a662f20722aa908fae4b8d069386d07.jpg)
雲南省昌寧縣灣甸傣族鄉下甸村穿境公路
該村到灣甸傣族鄉道路為彈石路和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農用運輸車9輛,拖拉機58輛,摩托車7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260畝,有效灌溉率為98.7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2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1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1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磚木、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271人,距離灣甸傣族鄉中學1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34人,其中小學生271人,中學生163人。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1999年,該村完小被保山地區行政公署評為掃盲“先進集體”;2005年被地區教育局評為“保山市文明學校”;1994年被昌寧縣教育局評為綠化美化“甲級學校”;2002年榮獲灣甸傣族鄉教辦“六·一文藝演出第三名”;2002年榮獲灣甸傣族鄉教辦“六·一鼓號隊隊列隊形表演第二名”;1998年被灣甸傣族鄉教育管理委員會評為綠化校園規劃“先進學校”;1998年獲鄉級“隊列隊形表演”第三名。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8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77人、女黨員11人。村委會由村支書、副支書、支部委員、村主任、副主任、村委委員等8人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27人。1991年,該村黨支部被中共昌寧縣委評為“先進黨組織”;1996年、1996年、1999年、2001年、2004年被中共昌寧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92年被中共昌寧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一九九一年度甘蔗生產先進單位”;2004年被中共昌寧縣委組織部評為“雲嶺先鋒工程示範點”;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被中共灣甸傣族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支部”;2005年、2006年,村黨小組該村被中共灣甸傣族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小組”;2003年被中共灣甸傣族鄉委員會、鄉人民政府評為“二00二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6年被中共灣甸傣族鄉委員會、鄉人民政府評為“平安村”。
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粘貼公告、出黑板報、召開會議方式公開財務,開項目主要有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34畝;集體總收入11.04萬元,有固定資產240.95萬元,集體有收益收入1.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