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張立明的結果 展開
張立明
上海鄧祿普女排俱樂部主教練
張立明,男,上海鄧祿普女排俱樂部主教練。
上海女排主教練帶領的上海女排在中國女子排球界名列前茅,有著極其豐富的聯賽執教經驗,將上海隊從低谷帶向巔峰,不過沒有過執教國字型大小球隊的經歷,性格強硬,對待球員認真負責。
大事件
1993
團隊獲得銀牌
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他率領的上海女排奪得了銀牌。
1995
團隊取得冠軍
1995年,他率領的中國青年女排在日本福岡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奪取了冠軍,這是張立明最輝煌的戰績。
1996-10
離開俱樂部
1996年10月由於種種原因,已經帶了上海女排八年的他,在全運會來臨之際,黯然下課。
2003-03
重新接手上海女排
2003年3月,重新接手上海女排。
換血,換得生機
有“金牌教頭”之譽的張立明,是2003年重返上海女排的。當時,上海女排已從“五連冠”的巔峰跌落至降級的深淵。面對隊伍的大滑坡,張立明斷然採取了大換血的措施。“上海女排只有換血才能新生,對此我不給自己留後路。”張立明頂住了輿論的壓力,大刀闊斧地提攜新人。
除了隊長何晴,調整后的上海女排基本上是新面孔。上個賽季,年僅16歲的卞雨倩和18歲的朱慧菁分別被推上主力二傳和主力副攻的位置。本賽季,16歲的張軼蟬又挑起了主力強攻的重擔。如今上海女排的主力陣容平均年齡只有19歲,年齡最大的是22歲的張磊。
新人陸續挑起大梁,給全隊帶來了勃勃生機。她們不但身材條件出眾,而且顯示出可喜的潛力,技戰術水平日見長進。
變法,變來活力
張立明善於對球隊的戰術打法進行變革。
張磊原先是打強攻的,張立明執教后讓她改打副攻,今年她突然又“改頭換面”成為接應二傳。張立明看中張磊的,是她出眾的跑動進攻能力。張磊不負眾望,很快成為全隊的主要得分手。本賽季18場比賽,張磊的得分基本都是全隊最高的。
更重要的是,隨著隊員角色的變換,上海女排的戰術打法不斷創新。譬如,上海女排過去比較強調個人能力,現在更加註重整體配合;過去一攻時球員一般不定位,如今改打定位戰術,攻防套路更加豐富。
磨礪,磨出韌勁
前幾年,上海女排在全國比賽中屢戰屢敗,給人的印象是不僅技術粗糙,而且作風軟弱。
前兩個賽季,上海女排在客場作戰,很少有勝績。針對這一“客場蟲”現象,張立明注重對球員作風的磨礪。每堂訓練課,教練都從嚴要求,一絲不苟。教練組採用分工包乾的方式,把對球員的訓練指導落實到每個細節。上海女排的訓練課往往是超時的。在東方綠舟訓練基地,每到午餐或晚餐時間,上海女排總是最晚出現在餐廳。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聯賽,上海女排在賽場上表現出令人吃驚的韌勁,“客場蟲”變成了“客場龍”。聯賽第一階段5個客場比賽,上海女排取得4勝1負的佳績,讓人刮目相看。
可以相信,經過大賽錘鍊的年輕陣容,以及重返聯賽三強所帶來的自信,將是有過輝煌歷史的上海女排東山再起的新起點。
一天三練 打造團隊
運動員是練出來的,此話不錯。
上海女排練得非常苦,每天三練,都是滿負荷的大運動量。從早晨8點30練到中午1點,每天吃午飯時,飯都是重新熱的。下午3點繼續開練,練到晚6時。晚飯後再加班練到9點。
上海女排基本上長年不放假。沒有比賽時,運動員每兩周才能放一天假。而且,駐地東方綠洲絕對是“世外桃源”,運動員完全處於“封閉”狀態,除了電腦,幾乎同外界隔絕。要走到稍微熱鬧點的地方,沒有一、兩個小時是不夠的。有隊員說,在這樣的地方,讓你的感覺是徹底安心,沒有娛樂、不能逛街,只有好好訓練。
實際上,經驗豐富的張立明在訓練時,對於不同隊員運動量的把握上有自己的一套。比如,對年輕球員的訓練,張立明不僅小心翼翼,而且呵護備至。對馬蘊雯、奚希等年輕隊員,他每天要批改訓練日記,當天問題絕不拖到第二天。在訓練中,負荷也因人而易,力量訓練強度僅佔45%。如果訓練課已經“餵飽”,小隊員就不必加班。張立明說:“她們還在長身體,骨頭還不硬,決不能讓她們受傷。加強醫學觀察,兩周查一次她們的生理指標。這樣密切關注,對她們發展有好處的,我們絕對不能急功近利。”。
張立明重新接手上海女排后,目標非常明確,打造一支新的上海女排,再次奪取全國冠軍。他說:“教練組的目標是奔全國冠軍,當然我們需要時間,也許3、5年,也許更長,但我們的目標不會變!”
潛心鑽研 指揮沉穩
當了10年運動員,當了近20年的教練。當隊員,張立明獲得過全國冠軍。當教練,他同樣獲得過冠軍。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他率領的上海女排奪得了銀牌。1995年,他率領的中國青年女排在日本福岡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奪取了冠軍,這是張立明最輝煌的戰績。漫長的運動員、教練員生涯,使得張立明在比賽場上有著非凡的洞察力。
張立明同樣是敏銳的。他清楚地認識到上海女排要取得好成績,必須在攔網和防守上有所突破。馬蘊雯在多場比賽中,攔網都發揮出較高的水平。此外,何晴、奚希甚至二傳手卞雨倩都能夠攔網得分。狠抓攔網,初見成效。防守,一直是排球訓練、比賽中令人頭疼的技術。防守需要經驗、技術,更需要頑強和韌勁。經過苦練,上海隊的防守也有了明顯進步,上屆聯賽防守成功率為42%,本屆第一階段成功率已經達到54%,最差的一場也有48%。防守的提高,使得上海隊打出了許多漂亮的反擊。
在採訪張立明的過程中,有許多次,我被他的執著和激情深深打動。這兒,謹記錄他的幾段話,作為結束。
張立明說:“如果不當教練,我會非常難受。”“當教練很刺激,輸球的痛苦,別人體會不到。勝利的快樂,別人也體會不到。”“說得好聽些,我喜歡排球是有事業心,其實,我覺得自己當教練已經上除了。”“我太好勝,對輸球從來不買帳。”
這就是張立明:好勝,永不回輸!
“你最喜歡的是什麼?”
“贏球!”張立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最痛恨的是什麼?
“隊員不敢打,只要敢打,勝負都可以接受。”張立明認真地回答。
你的個性?
“不買帳,不認輸!”
在我長時間的採訪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這三個簡短的問題。所有的回答都沒有離開過他所從事的事業,這個摯愛排球的男人,個性是如此張揚,愛憎是如此分明。他的同事們說:“這是個離開排球會死的人。”說這話時,都是一臉的認真,沒有一絲開玩笑的成份。這些話,讓你在生疑過後肅然起敬。
埋頭苦幹 培養明星
如此說來,張立明應當是已經死過一回的人了。1996年10月的一天,由於種種原因,已經帶了上海女排八年的他,在全運會來臨之際,黯然下課。兩個月後,他一手培養的這批運動員奪得了全運會冠軍。之後,上海女排所向披靡,贏得了“五連冠”。這批隊員大多數都曾入選中國女排且排入主力陣容:許新、李月明、李國君、王怡、諸韻穎、李軼之、張靜……這批極具實力的隊員都是張立明一手調教出來的。
讓張立明欣慰的是,儘管他訓練時嚴厲有加不近人情,但隊員們在取得成績后,沒有忘記他。對此,張立明心存感激。拿了冠軍后的上海女排姑娘,無論是思想還是訓練出了問題,總喜歡向他述說,請他幫助。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立明總是考慮隊員們的前途。鼓勵她們說:“你們對我最大的回報,就是安心訓練,讓我看到你們舉起一個又一個冠軍獎盃。”
“下崗”后的張立明因為摯愛排球,去雲南當了近三年的女排主教練,並將雲南隊帶入了全國女排聯賽的前八名。
重新崛起 從頭再來
張立明雖然有些固執,但並不守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非常喜歡用新人。張立明認為,比較理想的陣容是四老帶兩新。這樣的陣容穩定,年輕隊員的成長也會非常迅速。然而,目前的上海女排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現在的陣容是一老帶五新。老將張靜帶著五名新人,在新人中有四名隊員是今年第一次打聯賽。而其中的奚希、馬蘊雯只有16歲。18歲的自由人馬曉穎也是出現在聯賽賽場上。張立明說,整支上海人太年輕,缺乏經驗,陣容組合併不是最理想,但沒有辦法。
2003年3月,重新接手上海女排時,張立明的日子並不好過。全隊中老隊員只有張靜一隊。不得已,他把老將沈弘請了回來。儘管拚盡全力,2004年1月11日,上海女排還是降級了。降級,使得張立明猛醒,他清醒地認識到,要使上海隊輪胎換骨,必須大刀闊斧,必須啟用新人,必須一切從頭再來。於是,在重新取得聯賽資格后,張立明重新擬定了一份主力隊員名單:主攻手25歲的張靜,身高1米90;主攻手22歲的何晴,身高1米85;副攻手20歲的黃慧萍,身高1米84;副攻手16歲的奚希,身高1米89;二傳手21歲的楊利君;自由人18歲的馬曉穎。這個陣容最大的特點是:有高度,又年輕。平均身高是全國聯賽的12支隊伍中最高的;年紀輕,也是12支參賽隊伍中絕無僅有的。
憑著年輕、高度和實力,上海女排在本賽季C組小組賽六戰五捷一負。兩勝北京、福建隊,主場勝山東隊,客場2比3負山東隊。上賽季,福建隊,主場勝山東隊,客場2比3負山東隊。上賽季,福建隊戰勝了上海隊,本賽季則輸了兩個0比3。福建隊員問上海隊員:“進步這麼大,你們是怎麼練的?”是啊,從一支降級隊到連續取勝,是怎麼練的?莫非張立明有什麼秘訣,有什麼魔法?
教練分工 各負其責
上海東方排球俱樂部經理金強說:“如果說上海女排取得一點成功的話,我覺得教練分工明確是非常關鍵的。”
沒有秘訣也沒有魔法,在上海女排降級后,張立明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自己的老搭檔辛丕鳴請了回來,第二件事是教練組進行分工。
說起第一件事,張立明對俱樂部非常感激。他說:“我們女排比其他隊多了一名教練,這方面確實得到了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我真的非常感激。”1996年,張立明帶上海女排,辛丕鳴就是助手,他倆搭檔非常默契。汪嘉偉任中國男排主教練時,辛丕鳴調去當副手。張立明說:“辛丕鳴的到來,充實了教練組的實力。”換血,換得生機
有“金牌教頭”之譽的張立明,是2003年重返上海女排的。當時,上海女排已從“五連冠”的巔峰跌落至降級的深淵。面對隊伍的大滑坡,張立明斷然採取了大換血的措施。“上海女排只有換血才能新生,對此我不給自己留後路。”張立明頂住了輿論的壓力,大刀闊斧地提攜新人。
除了隊長何晴,調整后的上海女排基本上是新面孔。上個賽季,年僅16歲的卞雨倩和18歲的朱慧菁分別被推上主力二傳和主力副攻的位置。本賽季,16歲的張軼蟬又挑起了主力強攻的重擔。如今上海女排的主力陣容平均年齡只有19歲,年齡最大的是22歲的張磊。
新人陸續挑起大梁,給全隊帶來了勃勃生機。她們不但身材條件出眾,而且顯示出可喜的潛力,技戰術水平日見長進。
變法,變來活力
張立明善於對球隊的戰術打法進行變革。
張磊原先是打強攻的,張立明執教后讓她改打副攻,今年她突然又“改頭換面”成為接應二傳。張立明看中張磊的,是她出眾的跑動進攻能力。張磊不負眾望,很快成為全隊的主要得分手。本賽季18場比賽,張磊的得分基本都是全隊最高的。
更重要的是,隨著隊員角色的變換,上海女排的戰術打法不斷創新。譬如,上海女排過去比較強調個人能力,現在更加註重整體配合;過去一攻時球員一般不定位,如今改打定位戰術,攻防套路更加豐富。
磨礪,磨出韌勁
前幾年,上海女排在全國比賽中屢戰屢敗,給人的印象是不僅技術粗糙,而且作風軟弱。
前兩個賽季,上海女排在客場作戰,很少有勝績。針對這一“客場蟲”現象,張立明注重對球員作風的磨礪。每堂訓練課,教練都從嚴要求,一絲不苟。教練組採用分工包乾的方式,把對球員的訓練指導落實到每個細節。上海女排的訓練課往往是超時的。在東方綠舟訓練基地,每到午餐或晚餐時間,上海女排總是最晚出現在餐廳。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聯賽,上海女排在賽場上表現出令人吃驚的韌勁,“客場蟲”變成了“客場龍”。聯賽第一階段5個客場比賽,上海女排取得4勝1負的佳績,讓人刮目相看。
可以相信,經過大賽錘鍊的年輕陣容,以及重返聯賽三強所帶來的自信,將是有過輝煌歷史的上海女排東山再起的新起點。
一天三練 打造團隊
運動員是練出來的,此話不錯。
上海女排練得非常苦,每天三練,都是滿負荷的大運動量。從早晨8點30練到中午1點,每天吃午飯時,飯都是重新熱的。下午3點繼續開練,練到晚6時。晚飯後再加班練到9點。
上海女排基本上長年不放假。沒有比賽時,運動員每兩周才能放一天假。而且,駐地東方綠洲絕對是“世外桃源”,運動員完全處於“封閉”狀態,除了電腦,幾乎同外界隔絕。要走到稍微熱鬧點的地方,沒有一、兩個小時是不夠的。有隊員說,在這樣的地方,讓你的感覺是徹底安心,沒有娛樂、不能逛街,只有好好訓練。
實際上,經驗豐富的張立明在訓練時,對於不同隊員運動量的把握上有自己的一套。比如,對年輕球員的訓練,張立明不僅小心翼翼,而且呵護備至。對馬蘊雯、奚希等年輕隊員,他每天要批改訓練日記,當天問題絕不拖到第二天。在訓練中,負荷也因人而易,力量訓練強度僅佔45%。如果訓練課已經“餵飽”,小隊員就不必加班。張立明說:“她們還在長身體,骨頭還不硬,決不能讓她們受傷。加強醫學觀察,兩周查一次她們的生理指標。這樣密切關注,對她們發展有好處的,我們絕對不能急功近利。”。
張立明重新接手上海女排后,目標非常明確,打造一支新的上海女排,再次奪取全國冠軍。他說:“教練組的目標是奔全國冠軍,當然我們需要時間,也許3、5年,也許更長,但我們的目標不會變!”
潛心鑽研 指揮沉穩
當了10年運動員,當了近20年的教練。當隊員,張立明獲得過全國冠軍。當教練,他同樣獲得過冠軍。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他率領的上海女排奪得了銀牌。1995年,他率領的中國青年女排在日本福岡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奪取了冠軍,這是張立明最輝煌的戰績。漫長的運動員、教練員生涯,使得張立明在比賽場上有著非凡的洞察力。
張立明同樣是敏銳的。他清楚地認識到上海女排要取得好成績,必須在攔網和防守上有所突破。馬蘊雯在多場比賽中,攔網都發揮出較高的水平。此外,何晴、奚希甚至二傳手卞雨倩都能夠攔網得分。狠抓攔網,初見成效。防守,一直是排球訓練、比賽中令人頭疼的技術。防守需要經驗、技術,更需要頑強和韌勁。經過苦練,上海隊的防守也有了明顯進步,上屆聯賽防守成功率為42%,本屆第一階段成功率已經達到54%,最差的一場也有48%。防守的提高,使得上海隊打出了許多漂亮的反擊。
在採訪張立明的過程中,有許多次,我被他的執著和激情深深打動。這兒,謹記錄他的幾段話,作為結束。
張立明說:“如果不當教練,我會非常難受。”“當教練很刺激,輸球的痛苦,別人體會不到。勝利的快樂,別人也體會不到。”“說得好聽些,我喜歡排球是有事業心,其實,我覺得自己當教練已經上除了。”“我太好勝,對輸球從來不買帳。”
這就是張立明:好勝,永不回輸!
“你最喜歡的是什麼?”
“贏球!”張立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最痛恨的是什麼?
“隊員不敢打,只要敢打,勝負都可以接受。”張立明認真地回答。
你的個性?
“不買帳,不認輸!”
在我長時間的採訪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這三個簡短的問題。所有的回答都沒有離開過他所從事的事業,這個摯愛排球的男人,個性是如此張揚,愛憎是如此分明。他的同事們說:“這是個離開排球會死的人。”說這話時,都是一臉的認真,沒有一絲開玩笑的成份。這些話,讓你在生疑過後肅然起敬。
埋頭苦幹 培養明星
如此說來,張立明應當是已經死過一回的人了。1996年10月的一天,由於種種原因,已經帶了上海女排八年的他,在全運會來臨之際,黯然下課。兩個月後,他一手培養的這批運動員奪得了全運會冠軍。之後,上海女排所向披靡,贏得了“五連冠”。這批隊員大多數都曾入選中國女排且排入主力陣容:許新、李月明、李國君、王怡、諸韻穎、李軼之、張靜……這批極具實力的隊員都是張立明一手調教出來的。
讓張立明欣慰的是,儘管他訓練時嚴厲有加不近人情,但隊員們在取得成績后,沒有忘記他。對此,張立明心存感激。拿了冠軍后的上海女排姑娘,無論是思想還是訓練出了問題,總喜歡向他述說,請他幫助。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立明總是考慮隊員們的前途。鼓勵她們說:“你們對我最大的回報,就是安心訓練,讓我看到你們舉起一個又一個冠軍獎盃。”
“下崗”后的張立明因為摯愛排球,去雲南當了近三年的女排主教練,並將雲南隊帶入了全國女排聯賽的前八名。
重新崛起 從頭再來
張立明雖然有些固執,但並不守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非常喜歡用新人。張立明認為,比較理想的陣容是四老帶兩新。這樣的陣容穩定,年輕隊員的成長也會非常迅速。然而,目前的上海女排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現在的陣容是一老帶五新。老將張靜帶著五名新人,在新人中有四名隊員是今年第一次打聯賽。而其中的奚希、馬蘊雯只有16歲。18歲的自由人馬曉穎也是出現在聯賽賽場上。張立明說,整支上海人太年輕,缺乏經驗,陣容組合併不是最理想,但沒有辦法。
2003年3月,重新接手上海女排時,張立明的日子並不好過。全隊中老隊員只有張靜一隊。不得已,他把老將沈弘請了回來。儘管拚盡全力,2004年1月11日,上海女排還是降級了。降級,使得張立明猛醒,他清醒地認識到,要使上海隊輪胎換骨,必須大刀闊斧,必須啟用新人,必須一切從頭再來。於是,在重新取得聯賽資格后,張立明重新擬定了一份主力隊員名單:主攻手25歲的張靜,身高1米90;主攻手22歲的何晴,身高1米85;副攻手20歲的黃慧萍,身高1米84;副攻手16歲的奚希,身高1米89;二傳手21歲的楊利君;自由人18歲的馬曉穎。這個陣容最大的特點是:有高度,又年輕。平均身高是全國聯賽的12支隊伍中最高的;年紀輕,也是12支參賽隊伍中絕無僅有的。
憑著年輕、高度和實力,上海女排在本賽季C組小組賽六戰五捷一負。兩勝北京、福建隊,主場勝山東隊,客場2比3負山東隊。上賽季,福建隊,主場勝山東隊,客場2比3負山東隊。上賽季,福建隊戰勝了上海隊,本賽季則輸了兩個0比3。福建隊員問上海隊員:“進步這麼大,你們是怎麼練的?”是啊,從一支降級隊到連續取勝,是怎麼練的?莫非張立明有什麼秘訣,有什麼魔法?
教練分工 各負其責
上海東方排球俱樂部經理金強說:“如果說上海女排取得一點成功的話,我覺得教練分工明確是非常關鍵的。”
沒有秘訣也沒有魔法,在上海女排降級后,張立明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自己的老搭檔辛丕鳴請了回來,第二件事是教練組進行分工。
說起第一件事,張立明對俱樂部非常感激。他說:“我們女排比其他隊多了一名教練,這方面確實得到了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我真的非常感激。”1996年,張立明帶上海女排,辛丕鳴就是助手,他倆搭檔非常默契。汪嘉偉任中國男排主教練時,辛丕鳴調去當副手。張立明說:“辛丕鳴的到來,充實了教練組的實力。”
2007-2008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季軍
2008-2009賽季全國女排聯賽亞軍
2009-2010賽季全國女排聯賽亞軍
2010-2011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季軍
2011-2012賽季全國女排聯賽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