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思維方式的結果 展開
- 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
- 稻盛和夫著作
思維方式
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
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們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思維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質性和物質性。這種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的交相影響,“無生有,有生無”,就能夠構成思維方式演進發展的矛盾運動。
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文化診斷學指出:科學思維、價值思維、應變思維決定著思維方式的完善性。
思考問題的根本方法,包括線性思維方式與非線性思維方式兩大類型。形式邏輯是線性思維方式,對稱邏輯屬於非線性思維方式。也可以稱為思維的方法論。具體的邏輯——形式邏輯不能成為思維方式,只有整體的邏輯——對稱邏輯才能成為思維方式。如果把具體的邏輯——形式邏輯作為思維方式,將陷於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用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看問題只能得出片面的結論。
思維方式
反過來又對文化心理諸要素產生制約作用。思維方式體現於民族文化的所有領域,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際文化,尤其體現於哲學、語言、科技、美學、文學、藝術、醫學、宗教以及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外交、軍事、生產和日常生活實踐之中。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造成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思維方式又與語言密切相關,是語言生成和發展的深層機制,語言又促使思維方式得以形成和發展。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與其情緒反應密切相關。認知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情緒並非由事件所引起,而是由個體的思維方式所決定的,即思維決定情緒。
舉個例子,一個自卑的人和一個自信的人某一次在和經理打招呼后,經理都沒有反應就過去了。這時候,自卑的人往往會變得心情不好,因為他慣性悲觀看待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他消極的解讀別人的行為,他會認為經理是因為對他有意見,覺得他不好才不搭理他的;相反,自信的人則不會過多的情緒,不會放在心上,因為他會認為也許經理有事,也許是沒看到,總之他的思維方式不會讓他立馬產生過多的消極的想法。
1、中國人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2、中國人思維方式獨特在哪裡?
3、它是怎麼形成的?
4、它對個人、他人和社會造成哪些危害?
5、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客觀性,並由之造成中國人有哪些特點?
6、改進思維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必須聯繫實際”,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從非理性走向理性的重點,尤其是運用線性思維時更應該去刻意地多想想是否符合當下的情況,這一點必須十分明確。“生命之樹常青”、“理論總是灰色的”。我們對一切理論、觀點、概念,包括那些已成定論的、那些風行於世的、那些貌似高深的以及每個人自身經歷所積累形成的,都要抱著科學的懷疑精神,都要有一股衝破桎梏的銳勁。尤其對那種自己比較信服的觀念,更要警惕被其束縛,注意經常拿當下的情況去對照檢查一下,自己的思考、說話、寫作,也應盡量避免引用其現成的觀點思想。要時時、事事、處處注意鍛煉自己從實際中抽象觀點思考,或用實際來檢驗各種思想觀點的能力,讓思維方式逐步走上實事求是更完善的軌道。
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提出改進要求可能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因此工作方法也應求新。這裡結合個人經驗,談一下“圍繞目的思維”的新方法。“圍繞目的思維”實質是一種系統性思維,它將事物各個可能的發展變化狀態(結果)預先進行評估、權衡,從中找到一條最好的發展變化狀態(結果)作為選擇標準,繼而確定主體的價值判斷和行為依據。我體會,“圍繞目的思維”可對很多(一切?)事物,包括大到國家的發展進步、小到個人的生存生活都進行高深度的理性思考,既能把那些糾纏不清的大理論問題明晰化、簡潔化,又能把流弊叢生的日常瑣事條理化、有益化,使沉重艱深的思維轉換問題變得比較輕鬆、便捷和實惠。
思維方式
在他們看來,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包含著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變化論認為世界永遠處於變化之中,沒有永恆的對與錯;矛盾論則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對立面構成的矛盾統一體,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本身;中和論則體現在中庸之道上,認為任何事物都存在著適度的合理性。對中國人來說,“中庸之道”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澱,甚至內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徵。與中國人的辯證思維不同,西方人的思維是一種邏輯思維。這種思維強調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認為事物的本質不會發生變化,一個事物永遠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對或錯;排中性強調一個事物要麼對,要麼錯,無中間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也叫分析思維,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像中國人那樣追求折衷與和諧,而是喜歡從一個整體中把事物分離出來,對事物的本質特性進行邏輯分析。
正是因為思維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況下,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對人的行為歸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國人強調個人的作用,而中國人強調環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心理學家彭凱平等人研究了美國人和中國人對兩起謀殺事件的歸因,就發現中國人傾向於把事件歸於周圍的環境,而美國人則認為是兇手本人的特徵造成的結果。
尼斯比特的“思維地緣學”為認識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提供了一個選擇,但是這種理解只是一種宏觀上的認識,他所提出的觀點也只是近代地理學派關於文化差異的翻版。我們認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異,還必須對這兩種文化系統做更深入的分析。這種分析應該考慮到歷史、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韌性等諸多因素。
首先,從社會背景上講,古希臘社會強調個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種以個人主義為主的社會;而古代中國社會卻強調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一種以集體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社會。這種不同的強調重點決定了相應的哲學信念,並導致對科學和哲學問題的不同回答。這些問題包括:連續與非連續性;場與客體;關係和相似性到分類與規則;辯證與邏輯等。
思維方式
最後,從生態背景上講,中國文化基於農業社會,這種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等級社會,強調等級與和諧;而希臘文明則不完全依賴於農業,由於生態環境的原因,他們對狩獵和捕魚的依賴較大,這些產業對個人特徵的要求更高,所以與這種生態環境相適應,西方人的思維取向是個人式的,與中國人人際式的取向不同。這兩種思維繫統的維持和社會實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種互相促進的關係:思維繫統引領社會實踐,同時社會實踐也強化著思維繫統。這一觀點在尼斯比特的“思維地緣學”中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體現,尼斯比特認為人類的認知並不是處處相同的,亞洲人的思維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維特性截然不同。
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形成與幾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國文化具兩個根本特點,一是崇聖性。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實際是專制與反專制的歷史。政治上的統治是專制的。各種內訌、動亂、戰爭,起因在於推翻一種專制,但不管成功與否,目的仍然還是建立另一種專制,以至一直延續著綿綿古國的超穩形態。政治既內涵於文化,政治又高居文化之上,它駕御著文化老車,使之循規蹈矩地沿其舊轍。專制政治須“忠君”,治下文化便少不了“一言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成必然邏輯。後來,經無數打壓、圍剿、殺戮,如火如荼如血,“異端”近乎趕盡殺絕,中國人“崇聖”的“既定路徑”思維終成了主脈。
中國人崇聖、狹私的思維方式是一種極深層次的社會現象,是一種系統性的客觀存在,它不可能在較短時期內得到大面積的改觀,認清這個特點,對正確地推進中國整體改革是有幫助的(容另文分析)。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中國人希望實現人人和諧,天下大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思維方式,這為現代學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路徑。
在古代書籍中,也有類似的概述:“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西方觀念更傾向於絕對獨立思考。而中國人的思維核心是承認對立雙方可以互相轉變。
在此傳統基礎上研究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需要從兩個層面上來進行。首先,這一研究從理論上能解決什麼問題?這一領域的研究需要解釋,文化如何從深層次上影響中國人的心理進而影響其行為;其次,這一研究從實踐上能說明什麼問題?如今很多人評論,中國人缺乏創造力,新興科學沒有出現在中國。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認識到這些問題。
關於《易經》阻礙了中國現代科技的發展,引起激烈的爭論,有人批評有人贊同。而研究表明,心理學從某種程度上支持了這種觀點。從心理研究結果看,中國人用整體的、聯繫的觀點去看問題,缺少把問題從整體背景中區分出來的意願、能力、技巧,因而無法做出進一步的分類。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遠程作用力,卻不善於對此內容進行更細緻的區分與分類,也就不可能產生電磁學、量子力學等新的學科,更別談更專註更深入地研究。
三個因素來研究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從目標上,中國人希望達到和諧;從認知和過程來看,中國人看問題從整體去把握;從行為表現上看,中國人處理問題採取折中方法。中國人的辯證思維,也應包含三個維度:矛盾觀念,中國人的思維承認矛盾觀念;認知變化,從認知取向看,中國人承認變化;行為變化,中國人認為人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化。中國人喜歡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承認變化,容納矛盾觀念,處理人際關係時追求和諧,處理問題時採取折衷方法。
1.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每種語言都能表達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特性以及文化、歷史等,都是人類珍貴的無形遺產。——周海中
2.思想家幫助人們進行思維,因為他們給別人定下了 思維方式。沒有哪一個人能閉門獨自寫作或思維——思維是無形的,但是為了創造出有形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東西,就有必要將思想表達出來。——羅恩·哈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