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8條詞條名為張海的結果 展開

張海

雕刻家

個人簡介


海派和蘇派之長,融古典和現代之美,海派玉雕大師張海汲古出新,兼收並蓄,用創新和創意讓古老的玉雕藝術煥發青春的活力。
張海生於上海,自幼便是在藝術氛圍濃郁的家庭長大,他父親是海派玉雕的設計師,他選擇玉雕作為自己的職業,既是子承父業,更多的是自己喜愛。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他對海派玉雕的包容、海涵的藝術特點有了更多的理解,玉雕之餘廣泛涉獵文學、書法、繪畫、雕塑,並借鑒民間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創意,博採眾長。張海說蘇州是他玉雕藝術道路上的轉折點,在蘇州落戶的六年時間裡,他最大的收穫便是真正讀懂和理解了“蘇州工”,他嘗試將“蘇州工”的“空、飄、細”的手法與海派玉雕巧借皮色、善用玉料、因材施藝的特點結合起來,在“工”、“巧”兩字上做文章,把最大限度地表現線條美和造型美作為創作追求,在力求線條流暢、舒展、柔美的同時,追求造型的生動、渾厚、挺秀,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高古與挺秀相合、典雅與飄逸並存的玉雕藝術風格,並漸漸在蘇浙滬的玉雕界名聲鵲起。
張海的玉雕作品以求新和求精聞名,在創作過程中,他抓住了三個要點,一是重質地,或堅縝、或溫潤、或無瑕,以細膩、緻密、純凈的和田玉為創作首選材料;二是重色彩,巧借皮色,凸顯主題,將所謂“白如截脂、綠如翠羽、黃如蒸栗、赤如雞冠、黑如純漆”之妙,妥帖自然地運用於創作構思;三是重創意,或誇張變形,或汲古出新,尋找傳統和現代的審美契合點,以清新、生動、雅逸打動人心。
張海認為,一件好的和田玉作品,既有一種溫潤度,又有一種凝重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傳統題材的觀音、彌勒、關公、財神等是我國民間普遍喜愛和供奉的善神,希冀保佑,祈福平安,成為很多民眾的普遍心理。而玉雕善神題材作品以其悠久厚重的歷史、寓意深長的象徵以及獨特的人文品格,一直以來都為藏家偏愛,成為收藏的熱點。在張海的玉雕作品中,善神題材的作品也有不少。他的金獎作品《觀音菩薩》,以特寫的形式,定格佛首,精雕細琢,飽滿的面相、端莊的五官、微睜的雙眸,挺秀的鼻樑,柔和的雙唇,將觀音慈眉善目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2011上海“神工獎”金獎作品《妙筆生花》擺件,以一顆玉質滋潤、皮色略帶黃沁的原籽料為創作材料,以十八羅漢中的沉思羅漢為原型,呈現了這樣一個畫面:沉思羅漢在畫卷面前詩興大發,奮筆疾書,一名童子笑容可掬,謙恭地手捧墨缸侍奉一旁,人物動作傳神,面部表情豐富,形象鮮活生動,既刻畫了沉思羅漢若有所思和胸有成竹的氣質,又突出了侍童天真可愛的樣子。整件作品渾然天成,格調高古,氣韻和諧,意蘊悠長,令藏家愛不釋手。
近年來,伴隨著藝術品收藏的升溫和田玉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使得和田玉的精品價格一路攀升。在不少藏家看來,和田玉除了它無可取代的獨特魅力之外,其保值增值潛力也是水漲船高,特別是有個性和有創意的玉雕大師作品。作為後起之秀的張海,他的玉雕作品越來越受到市場和藏家的喜愛,他用實力證明他的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