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廣福鎮的結果 展開

廣福鎮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下轄鎮

廣福鎮,隸屬於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位於中江縣南端,距縣城約40公里,屬丘陵地區。全鎮幅員面積65.92平方千米,轄廣福、馬安、長勝三個辦事處,有23個村,278個社,23153人(2020年常住人口)

廣徠福鎮曾是古銅山縣(唐代至元代)所在地,歷史悠久,文化遺址較多,旅遊資源豐富。

歷史沿革


唐調露元年(679年),設銅山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併入中江縣。民國屬九區廣福鄉。1950年,屬廣福區。1958年10月,鄉改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88年8月,鄉改鎮。1996年5月,馬安、長勝2鄉併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銅山街、寶峰街2個居民委員會。22個村民委員會。
紅嶺石坪
文林銅山
松樹金錢坡
李灣金光
槐埡店埡
井廟實勝
方碑金剛
斑竹建中
馬鞍創新
香山井灣
柏燕長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309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48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3969人。總人口中,男性20255人,佔47%;女性22839人,佔53%;14歲以下3017人,佔7%;15-64歲33182人,佔77%;65歲以上6895人,佔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047人,佔99.9%。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7.4%e,人口自然增長率1.7%。
轄區總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5人。
截止2017年,全鎮全鎮幅員面積65.92平方千米,轄廣福、馬安、長勝三個辦事處,有23個村,278個社,總人口41177人。
截止2020年9月,全鎮幅員面積65.5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138個村民小組,16594戶,總人口40716人。
2021年7月13日,中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廣福鎮常住人口為23153人。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境內最高點位於青岡山,海拔568米。
廣福鎮
廣福鎮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大陸季風性氣候顯著,旱、澇、洪、寒潮氣候常有發生。多年平均氣溫17.1C。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

水文

主要河流是郵江上游玉江河,發源於鎮城西白果鄉白廟寺,自西向東,人石龍鄉域。主要支流有通山河、青山河、李灣河等。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滑坡、乾旱、霜凍、雷擊、洪澇等。最嚴重的洪澇災害發生在1998年8月,連降暴雨成災,衝垮房屋300餘間。打死豬5頭,莊稼損失.1892畝。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影響,造成部.分設施損毀。受損農戶549戶,受損房屋1650間,其中土築結構1551間,磚木99間,面積40313平方米。本鎮戶口人員在外地死亡3人。

自然資源


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頁岩、地下水,地質儲量豐富。

經濟


農業

2011年,生產糧食26544噸,油料作物1740噸。

畜牧業

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出欄生豬6.2萬頭,出欄肉牛659頭,出欄肉羊19599隻,出欄家禽42萬羽。

工業

2011年,工業總產值36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4%。

商業

2011年末,商業網點118個,職工79人。
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7.5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0.3萬元。

交通


廣福鎮位於中江縣中南部,東靠通山鄉、聯合鎮(原石龍鄉),南接會龍鎮、聯合鎮,西與積金鎮繼光鎮(原民主鄉)接壤,北連繼光鎮。北距中江縣城48公里,南至倉山鎮17公里,是連接倉山鎮與主城區的樞紐鄉鎮,距達成鐵路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小時可直達成都。 
2011年,境內有省道羅桂路,縣道廣福一積金、廣福一石龍、廣福一通山及魯班水庫;公路總里程31.6千米,連通22個村。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桃花龍,歷史文化街區為銅山中街,長400米;銅山北街,長200米。

教育

2011年末,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632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6所,在校生2300人,專任教師111人;初中15個班,在校生775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99.4%,小升初人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712人,專任教師65人。

科技

2011年末,農業科技站1個,林業科技站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專業衛生人員60人,其中執業醫師35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50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801人,參合率97%。

體育

2011年末,體育場地1個。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廣播電視

1987年3月開通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600桿千米,村以下2200桿千米。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9%,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640小時。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戶,人數78人,支出14.9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59.2元,比上年增長9.5%;城市醫療救助2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55人次,共支出7.3萬元,比上年增長7.5%;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20人次,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25%。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33戶,人數1878人,支出158.7萬元,月人均70.4元,比上年增長21.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8.4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8人,支出40.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5人次,支出15.5萬元,比上年增長21.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550人,緊急轉移安置1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560畝,倒塌房屋85間,直接經濟損失125萬元,救災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6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5.5萬元,比上年增長88.2%。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8人。新增就業人員35人,有2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現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全年共幫助2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965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8440人,比上年末增加246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投遞點5個,鄉村通郵率65%。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3%,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72%;光纜線路總長達60千米,寬頻接入埠總數700個。

文化


特產美食

廣福甘蔗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種植篩選培育而成的,畝產4——5噸,株高約210厘米,直徑4——5厘米,節長6——8厘米,具有“松、脆、香、甜”四大特點,並有潤肺、止咳、祛肝火、補腎脾的功效。中醫在診治疾病時,往往叮囑病人多吃廣福甘蔗。境內年產甘蔗5000噸左右。每到甘蔗成熟時,外地赤誠購者絡繹不絕,是理想的饋贈佳品。

旅遊


廣福鎮是一處風景優美,名勝古迹眾多的旅遊勝地。
古銅山篆字縣名
廣福曾是古銅山縣城所在地。銅山縣建置於唐代調露元年(公年679),於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年1213)併入中江縣,歷時604年。從唐代到如今,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廣福湧現出了大批歷史名人,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古銅山篆字縣名
古銅山篆字縣名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五代時歷任前蜀、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司天監趙延義;
有北宋狀元、官至副宰相的蘇易簡
有北宋愛國詩人、文學家蘇舜欽、蘇舜元;
有明萬曆八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司左參議王惟賢;
徠有刑部清史司主事王錫;有廣西西林知縣王傑;
陝西秦洲知洲王所瞻等二十三位。
境內現存各類名勝古迹達68處之多。
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柑桔梁崖墓群——人稱“神仙洞”,是東漢末年的遺跡,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玉江河畔現存有大批石刻和石雕作品,被稱為“玉江石刻”,分別產生於唐宋明清各代,字體古樸蒼勁,筆劃清晰。
有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隸書《家人卦》,士大夫章馬日勁的“銅山縣”三個篆字;
有十齡童劉先捷所書的“勸人為善”高一尺二寸的四個大字有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6年)刻的“數家水石豈俱盡……夜至三更雨到明”的蟲體字;
名稱來歷因境內廣福禪院得名。
廣福鎮
廣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