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廣福鎮的結果 展開
- 四川開江縣廣福鎮
-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下轄鎮
-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下轄鎮
廣福鎮
四川開江縣廣福鎮
廣福鎮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位於開江縣城南部,東徑107°50′,北緯30°51′,距縣城50公里,東北與長嶺鎮接壤,東南與萬州區鐵爐鄉、梁平縣合興鄉交界,西南與新街鄉毗鄰,西北與任市鎮相連。常住人口13350人(2020年),境內景色秀麗,旅遊資源獨特,素有“小重慶”之美譽,土特產茶葉、豆筍聞名遐邇。
該鎮位於開江縣城南。距縣城50公里,距達萬鐵路任市站7公里,萬州機場9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4.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45公頃。鎮治德聖街131號。轄廣福社區居民委員會、3個居民小組和皇城壩、盧家溝、夏家廟、蘭草溝、冉家埡口、雙河口、蘭家磅、石板灘等8個村40個村民小組。2005年末,全鎮有6790戶、205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67人。少數民族有壯族、彝族、藏族、白族、土家族等共7人。文物古迹東漢崖墓,名稱“七十二岩洞”,墓群十分壯觀。六手觀音、雙手觀音均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點。名勝古迹——黑天池,可供人們休閑旅遊。
這個鎮是川東地下黨的大本營。1929年4月,成立廣福特支並組建了廣福游擊隊。1931年,中共川東軍委書記王維舟組建川東遊擊隊,改廣福游擊隊為川東遊擊隊第二支隊。先後培育出了贛東北省委書記、閩、浙、贛省軍區總指揮唐在剛和紅33軍97師師長蔣瓊林等全國著名革命烈士。2002年被達州市政府授予“小康鎮”。
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間平壩,四周丘陵,高山、深丘、平壩各佔1/5,淺丘佔2/5。最高峰黑天池海拔1081米。全年氣溫17℃左右。主要礦藏有煤、鐵、石灰石等。森林面積達1519公頃。
該鎮水利設施齊全,寶石橋水庫主渠、支渠穿插永紅水庫渠道,農田灌溉及人畜飲水方便。集鎮建設已具規模。至2005年末,鎮區面積2平方公里,已建成德福、德聖、龍王、興隆、鳳凰等街5條,總長3公里。全部水泥墊鋪路面,街道基本達到亮化和綠化。二級省道渝巫路橫穿境內,是重慶市到巫山縣的必經之路。道路、供水、排水、電力、電信、廣播電視、防洪、消防、管線、集貿市場等基礎設施齊備,有信號發射基站,聯通開通3150餘部,手機3150餘部,無線商業座機230餘部。有線(含光纖)電視用戶1954戶。
廣福鎮教育
廣福鎮水稻
企業和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至2005年,茶葉、煙葉、獺兔、生豬、銀杏、辣椒、板栗等主要項目均形成一定規模。境內有成片茶林20公頃,零星茶地13.33公頃。生產的“廣福春”茶葉中,高檔的有“瓜片”、“春蕊”、“白毫銀針”、“明前毛鋒”、“碧螺春”等,中檔的有“綠茶”、“三青茶”、“雨前茶”、“穀雨尖茶”等,產品不僅暢銷鎮內,且遠銷浙江省、重慶市、福建省、陝西省等省市。廣福豆筍遠近馳名,截止到2005年,全鎮有40餘戶從事豆筍生產,日產量達200公斤以上。西瓜種植4公頃以上的大戶有3戶,總面積13.33公頃,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有1戶,年出欄肥豬11000頭以上。經濟果林初具規模,銀杏種植達40公頃、6萬餘株。個體、私營企業380家,集鎮商業攤點273個。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707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4668萬元,第二產業845萬元,第三產業1566萬元。全年糧食總產值11480噸,肉類5205噸,水果420噸。農民人均收入2625元。
全鎮森林覆蓋率達37%,有千年奇觀--苦丁、黃桷連理樹。特別是天然黑天池,海拔1080米,遠看如硯似鏡,近看鯉魚穿雲;春有青松秀竹添美色,秋有楓木雜樹飄紅葉;四季山花爛漫,晝夜百鳥爭鳴。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116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00人,城鎮化率14.6%。另有流動人口5114人。總人口中,男性11030人,佔52%;女性10132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156人;有土家、白等4個少數民族,共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1‰。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5千米,總面積5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2.7平方千米,佔97.6%;水城1.3平方千米,佔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2人。
2021年6月15日,開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廣福鎮常住人口13350人。
古稱廣福場。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定名廣福鄉。1958年,改為廣福鎮;1984年,複名廣福鄉;1992年12月,改鄉建鎮。有周朝楚國男觀音及巴國六手觀音,有東漢崖墓群,清代石棺。
廣福鎮72洞
廣福紅色資源豐富。全鎮有25位革命烈士,這裡是王維舟將軍的第二故鄉,是川東遊擊隊的指揮中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堅忍不拔、矢志不渝的唐在剛,文攻武戰的蔣瓊林,百折不撓的喬典豐,黎明遇害的曾亞光,臨死不屈的曾憲章等深明大義的仁人志士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英雄豪傑。